第209章 离宫
自从梁王一家伏诛后,三公主仿佛被无尽的黑暗吞噬。内心被痛苦与煎熬填满,每一个夜晚都在噩梦中惊醒,恐惧如影随形,时刻在她心头盘旋。她总觉得,下一个被惩处的便是自己,死亡的阴影紧紧笼罩着她,度日如年。
就这样煎熬了数月,当听闻皇上竟让她远嫁利州,从此能开启新生活时,三公主难以置信。那一刻,积压在心底许久的情绪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泪水夺眶,她深知,这是皇上给她的一线生机,是命运的转折。
激动不已的她,顾不上整理妆容,匆匆赶到勤政殿前,双膝跪地。此时正值烈日高悬,阳光洒落在她身上,她却浑然不觉炽热。
“孩儿叩谢父皇天恩,谢父皇养育之恩,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在空旷的殿前回响,字字恳切。三公主额头紧贴地面,双手伏地,满心都是对皇上的感激。在她心中,这远嫁不是放逐,而是救赎,让她能逃离这满是痛苦回忆的京城,去未知处寻得安宁。
这时,勤政殿的门缓缓打开,太监总管刘福快步走出,脸上带着一贯的恭谨:“公主殿下请起,陛下宣您进殿。”三公主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深吸一口气,稳步走进殿内。
踏入勤政殿,三公主立刻跪地,再次行礼:“拜见陛下。”皇上正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闻声抬起头,目光落在三公主身上,神色温和了几分:“免礼,平身吧。”
三公主缓缓起身,低着头,不敢直视皇上的眼睛。皇上放下手中朱笔,靠在椅背上,开口说道:“你能明白朕的苦心就好。利州虽远,但平原侯府家世清白,家境优渥,那孩子也不错,你去了之后,好好过日子。”
三公主微微颔首,声音带着一丝哽咽:“陛下厚爱,小女铭记于心。小女定会恪守本分,不负陛下期许。”
皇上微微点头,又叮嘱道:“你自幼在宫中长大,往后远嫁他乡,诸多不易,凡事要多思量。若有难处,可传信回京。”
三公主心中一暖,眼中再次泛起泪花:“陛下如此关怀,小女无以为报。此次离京,小女定会照顾好自己,不给陛下添忧。”
皇上看着三公主,想起她这些日子的遭遇,不禁轻叹一声:“你身世坎坷,这桩婚事,也算是朕对你的补偿。到了利州,若夫家有亏待你的地方,尽管传信告诉朕。”
三公主感动不已,再次跪地:“陛下大恩,小女粉身碎骨也难报答。小女定当与驸马相敬如宾,为皇家颜面增光。”
皇上摆了摆手,示意她起身:“好了,回去准备准备吧。待一切安排妥当,便送你出嫁。”
三公主行了最后一礼,缓缓退出勤政殿。走出殿门,阳光洒在身上,她却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看着宫中熟悉的一草一木,心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期待。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将告别过去的阴霾,奔赴新的人生。
三公主离开勤政殿后,一路神思恍惚地回到自己的寝宫。踏入宫门,贴身侍女翠香立刻迎了上来,见公主双眼微红,神色却透着几分异样的欣喜,不禁关切问道:“公主,您这是怎么了?”
三公主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翠香,收拾行囊吧,我们要去利州了。皇上恩准我远嫁,从此能开始新的生活。”翠香先是一怔,随即眼中泛起泪光,既有为公主高兴,也有对未知前路的担忧:“真的吗?公主,可利州那么远……”
三公主轻轻拍了拍翠儿的手:“傻丫头,这是好事。远离皇宫,我便能重新开始新的人生,从此安心度日了。”说着,两人便开始着手收拾行装。
接下来的日子里,宫中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三公主的婚事。礼部官员频繁出入,与三公主商议婚礼的各项细节。三公主虽对这些繁文缛节有些生疏,但仍努力配合,她深知,这是她人生的新起点。
太子南宫璋也抽空前来探望。他看着忙碌的三公主,眼中满是殷切的关怀:“三姐,此番远嫁,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若有难处,千万不要逞强,写信告知我。”三公主眼眶微红,用力点头:“多谢太子,我会的。太子政务繁忙,也要保重身体。”
荣贵妃奉旨为三公主操办婚事和嫁妆,事无巨细亲自打理,同为女子她知道女人的不易。她想着三公主自幼在宫中,虽有皇家光环庇佑,可如今遭遇身世变故内心巨变,还是个不知人生艰辛和民间疾苦的女孩子,远嫁他乡,往后诸多艰难,便暗自决心要让三公主风风光光出嫁,在平原侯府也能有底气。
每日天还未亮,荣贵妃就起身,翻阅着内务府呈上来的清单,大到珍稀珠宝、绫罗绸缎,小到日常所用的胭脂水粉、精巧物件,都一一过目。她对那些准备当作嫁妆的金银器具尤为上心,亲自查看工艺,稍有瑕疵便要求返工。有一回,内务府送来了一套据说由名匠打造的翡翠头面,翠绿欲滴、雕工精细,旁人都觉得无可挑剔,荣贵妃却在放大镜下瞧见了一处极细微的划痕,当即命人重新雕琢,丝毫没有通融的余地。
在挑选陪嫁的丫鬟时,荣贵妃也是煞费苦心。她将宫中伶俐懂事的宫女召集起来,逐个考察。不仅考较她们的针线、厨艺、礼仪,还询问她们对远嫁生活的看法,是否愿意真心实意地跟随三公主。最终选定了几个聪慧又忠心的丫鬟,还特意安排嬷嬷对她们进行了一番集训,教授利州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规矩礼仪,只为让她们到了利州能更好地照顾三公主。
除了物质上的筹备,荣贵妃还时常把三公主叫到身边,细细叮嘱。从夫妻相处之道,到管家理事的窍门,再到如何应对婆家人的刁难,事无巨细。有一次,三公主听着听着便落下泪来:“贵妃娘娘,您这般待我,我……”荣贵妃轻轻搂住她,温柔说道:“好姑娘,别胡思乱想,往后日子还长,你不知道这世间沧桑和百姓疾苦,如今多听着记在心里,闺阁内我也曾看过外面的世界,利州虽远,但是利州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你去了好好过日子,你依旧是皇家公主尽管拿出你皇室公主的威仪……这也是为了皇室的名誉和你的人生考虑,陛下未曾泄露你的身世,你依旧是大周朝的三公主。”
荣贵妃轻轻握住她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人生在世,哪能事事顺遂?你只要秉持本心,真诚待人,日子总会过的好的。若真有难处,这京城,还有我和太子为你撑腰。”三公主听了,眼眶泛红,重重地点头。
出嫁前一晚,荣贵妃彻夜未眠。她亲自将一封装满处世箴言的信,连同自己年轻时的贴身玉佩,悄悄放进三公主的嫁妆箱底。她知道,明日过后,三公主便要开启新的人生,而自己能做的,便是将这份牵挂与祝福,都藏进这些物件里,伴她远行。字里行间都是对三公主的殷殷叮嘱。三公主读着信,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
终于,出嫁的日子来临。清晨,阳光洒在宫墙上,映出一片金黄。三公主身着华丽的嫁衣,头戴凤冠霞帔,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花轿。
在声声催促中,三公主知道自己该启程了。看着皇上、太子和荣贵妃站在一起送别自己,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翻涌的情绪,呜咽出声。
回想起过往,那些被冷落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皇后因为恨她的生母,便将所有的怨怼都发泄在她这个无辜的孩子身上。自小,三公主便在那深宫里如履薄冰,皇后对待她从来都是冷言冷语,眼神里满是嫌弃与厌恶,别说关怀教养,甚至连基本教养规矩都不曾给予,任由她在宫中自生自灭般地“放养”。那些年,她小心翼翼,看着其他皇子公主承欢膝下,有母亲照顾,而自己只能在角落里默默羡慕。
直到有一天,荣贵妃注意到了她的艰难处境。是父皇,那个高高在上却心怀慈爱的君主,轻轻拍着她的头,眼里满是心疼。也是荣贵妃,如同春日暖阳般走进她的世界,轻声细语地关心她的生活,还贴心地提醒父皇,为她换上了得力的嬷嬷和宫女。那些日子里,在嬷嬷们耐心地教她宫廷礼仪,一言一行都悉心纠正;宫女们则陪着她读书识字,在她们的陪伴下,三公主才渐渐明白了何为皇家气度,才开始在诗书礼仪中寻得慰藉,慢慢成长。
如今,即将远行,看着眼前这几位给予她温暖的至亲,三公主满心都是不舍与感激。她哽咽着说道:“父皇,贵妃娘娘,太子,此去山高水远,还望你们保重龙体凤体。孩儿定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到了利州也会好好生活。” 皇上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期许:“去吧,山高水远,莫要牵挂,若是受了委屈,来信给朕。”太子也上前一步,递上一个锦囊:“三姐,这是我为你准备的,若有难处,可凭此信物找当地官员帮忙。”荣贵妃更是忍不住落泪,拉着她的手反复叮嘱:“到了那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记得常写信回来。”
在众人的声声嘱托中,三公主转身,一步一回头地上了花轿。随着送亲队伍缓缓前行,她知道,京城的一切都将成为回忆,而新的生活,正等待着她去开启 。
随着送亲队伍缓缓前行,三公主透过轿帘的缝隙,最后看了一眼生活多年的皇宫。她知道,这一去,山高水远,京城的一切都将成为回忆。但她并不害怕,因为新的生活正在远方等待着她,充满希望与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