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76 集谜团渐显

在繁华的汴京街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画师李逸飞站在一间茶肆的二楼,静静地凝视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手中的画笔无意识地在纸上滑动。他最近总是被一种莫名的不安所笼罩,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李逸飞的好友,捕快赵铭匆匆走上楼来,神色凝重。“逸飞,最近这汴京城里似乎有些不寻常。”赵铭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桌上的茶杯,猛灌了一口茶。

李逸飞微微皱眉,放下画笔,“怎么不寻常了?我只觉得最近这街上的人似乎比往常更加忙碌,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赵铭压低声音说:“我最近在调查一些离奇的失踪案件,失踪的人都是一些身份普通的百姓,但他们的失踪却毫无头绪,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李逸飞心中一紧,“这会不会与清明上河图有关?”

赵铭摇摇头,“目前还不确定,但我总觉得这其中必有蹊跷。我们必须尽快找出线索,否则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失踪。”

两人决定从最近失踪的人入手,开始调查他们的行踪和背景。经过一番走访,他们发现这些失踪的人都曾经在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区域附近出现过,而且他们似乎都对这幅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难道是有人为了清明上河图而不择手段?”李逸飞心中涌起一个可怕的念头。

赵铭沉思片刻,“不无可能,但我们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需要继续深入调查,看看能否找到更多的线索。”

于是,他们先是来到了一位名叫王二麻子的失踪者家中。王二麻子平日里就爱在虹桥那一带摆摊售卖些小物件,时常对着清明上河图所绘的虹桥处观摩,说是想把自家物件摆放得更贴合那画里的热闹劲儿。他的家只是个简陋的小院,妻子正坐在院子里暗自垂泪,旁边还有个尚不懂事的孩童在玩着石子,眼神里透着迷茫。

李逸飞和赵铭表明来意后,王二麻子的妻子抽噎着说:“那天他和平常一样出门,还说要去看看那虹桥上最近有没有新的营生可做,可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啊。我去寻了好几日,问了周边的人,都说没见着他往哪儿去了。”

赵铭仔细查看了屋内,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只是在王二麻子常放杂物的角落里,找到了一本破旧的本子,上面歪歪扭扭地记录着一些关于清明上河图里场景的描述,还有他自己琢磨的一些小生意点子。

李逸飞翻看着本子,喃喃道:“看来他对这画着实痴迷,可就因为这痴迷,遭了祸事?”

从王二麻子家出来后,他们又去了其他几位失踪者的住处,情况大都类似,这些人都曾醉心于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汴京盛景,或常去那画中对应的地方徘徊,或是自己私下里钻研画里的细节。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听闻在城西有个废弃的旧宅,时常有奇怪的声响传出,而且有人曾看到一些形迹可疑的人在那附近出没。李逸飞和赵铭对视一眼,当下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那旧宅周围荒草丛生,墙壁上爬满了藤蔓,透着一股子阴森的气息。他们小心翼翼地推开那扇摇摇欲坠的大门,“吱呀”一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

院子里弥漫着一股腐臭的味道,角落里堆满了杂物,还有一些凌乱的脚印,看样子不久前有人来过。赵铭蹲下身,仔细查看脚印,眉头紧皱:“这些脚印大小不一,看来人数不少,而且从脚印的深浅来看,他们似乎还搬运过重物。”

李逸飞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突然,他看到正屋的门半掩着,隐隐约约有烛光闪烁。两人蹑手脚地靠近那屋子,透过门缝看去,只见屋里有几个蒙着面的人,围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摊着一幅画,虽只瞧见一角,但那熟悉的笔触和色彩,让李逸飞心头一震,很可能就是清明上河图的仿品。

这时,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这仿品虽说也有几分神韵,可终究不是真家伙,上头交代了,一定要拿到那原画,你们都给我再使把劲,多去盯着那些个对画感兴趣的人,说不定能从他们嘴里撬出点线索来。”

另一个尖细的声音回道:“大哥,可咱们这么做,万一被官府发现了,那可就完了呀。”

“哼,发现了又如何,只要咱们手脚干净,等拿到画,远走高飞,谁还能奈我何。”沙哑声音满是不屑。

李逸飞和赵铭交换了个眼神,他们知道,这伙人必定和失踪案脱不了干系,只是现在还不清楚他们背后的主谋是谁。赵铭悄声对李逸飞说:“咱们先别轻举妄动,看看能不能跟着他们找到更多线索。”

两人悄悄退了出来,躲在旧宅外的草丛中守着。不多时,那几个蒙面人从屋里出来,抬着一个箱子,鬼鬼祟祟地往东边走去。李逸飞和赵铭远远地跟着,生怕被发现。

他们跟着那伙人穿过了几条小巷,来到了一处码头边,那伙人上了一艘小船,小船很快就划向了河中央,往城外的方向驶去。

“这下可糟了,没船怎么追啊。”李逸飞着急地说。

赵铭四处张望,看到岸边还有一艘破旧的小船,只是船身有些漏水。“顾不得那么多了,先上船再说。”赵铭说着,拉着李逸飞跳上了船,两人手忙脚乱地划起桨来,朝着那伙人的方向追去。

小船在河面上晃晃悠悠,河水不断地渗进来,李逸飞一边舀水一边紧张地看着前方。好在那伙人没发现他们在后面跟着,小船渐渐地靠近了城外一片偏僻的芦苇荡。

那伙人把船靠岸后,抬着箱子进了芦苇荡深处。李逸飞和赵铭也赶紧上岸,猫着腰跟了进去。芦苇长得很高,一不小心就会发出声响,他们走得极为小心。

终于,透过芦苇的缝隙,他们看到前面有一座破旧的木屋,那伙人进了木屋后,就没了动静。

李逸飞和赵铭慢慢靠近木屋,透过窗户往里看去,只见屋里摆放着各种奇怪的器具,墙上还挂着一些草图,全是清明上河图局部的临摹。屋子中间坐着一个穿着黑袍的人,脸上带着半张银色面具,看不清面容。

黑袍人缓缓开口:“东西带来了吗?”

那几个蒙面人赶忙把箱子打开,拿出仿品呈上:“大人,这就是按照您的吩咐弄来的仿品,可那真的清明上河图,实在是还没线索啊。”

黑袍人猛地一拍桌子:“一帮废物,这么久了连个画的影子都找不到,那画里藏着的秘密至关重要,若是被别人抢先知晓了,咱们可都没好果子吃。”

李逸飞心里一惊,清明上河图里居然藏着秘密?他看了一眼赵铭,赵铭也是一脸疑惑。

黑袍人接着说:“继续派人盯着那些和画有牵扯的人,尤其是那个画师李逸飞,我听闻他对这画研究颇深,说不定他知道些什么。还有,把那些抓来的人都好好审一审,别让他们死了,活着才能吐出有用的东西。”

听到这话,李逸飞和赵铭明白了,那些失踪的百姓都被关在这里了,他们必须想办法救出这些人,还要弄清楚这黑袍人到底图谋的是什么秘密。

正当他们准备找机会潜入木屋时,突然,一只夜莺惊飞而起,发出了清脆的叫声。屋里的人瞬间警觉起来:“外面有人,去看看!”

李逸飞和赵铭暗叫不好,转身就往芦苇荡外跑去,身后传来那伙人的呼喊声和追赶的脚步声。芦苇在他们身边划过,割得皮肤生疼,可他们顾不上这些,只是拼命地跑着,好不容易才摆脱了追赶,气喘吁吁地回到了城内。

回到城里后,李逸飞心有余悸地说:“这事儿越来越复杂了,没想到清明上河图背后竟藏着这样的秘密,还牵扯到这么多无辜的百姓。”

赵铭点点头,神色严肃:“咱们得尽快把这个情况告知知府大人,多调些人手来,一定要把这个黑袍人揪出来,救出那些失踪的人,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两人不敢耽搁,径直朝着知府衙门奔去,而那笼罩在汴京上空的谜团,却愈发浓重了,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只是他们心中都有着一股坚定的信念,定要解开这重重迷雾,守护住清明上河图以及这座城市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