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6
两日内回来军营,再带不回开路的消息,大军就要另寻出路了。
这边,傅子笙刚走,庞寒云就下令众人拔营,整整二十万人不是两日里说走就能走的,少不得要分批北进。
两日后,傅子笙肉眼可见的疲惫,她抽出胸襟里放着的三王联合按下的手印书信,翻身下马进了营帐,对庞寒云道:“三王允了。交换条件是将来霸权天下,私兵她们要求各留五万护封地,保留王爵世袭,享新朝王权同等的厚禄。”
庞寒云扯唇,“这也没比之前好多少啊。”傅子笙和三王谈的条件她不满意。
傅子笙不气馁,拿起矮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说道:“她们答应北伐路上,各自匀出两万精兵助我们。”
庞寒云眼前一亮,她们现在虽说有二十万人,但很多都是延鄯从前的旧部将和老兵,其余一些就是临时召集的迫于生计的农户,或是牢狱逃犯、江湖好汉,鱼龙混杂,来混军功的,都算不得是好兵。
真正拉到战场上估计不逃的也只有六七成。
三王各点两万人入军,加起来二十六万人,不说强弱与否,但底气是有了。
再说了,养兵养战,她们的目标可不只金昌国,将来苍戎国也要收入囊中,时日更加久远了。时间一长,养在手底下的兵又怎么可能再还回去?
庞寒云回过神来,看了傅子笙的神情,心知她打的也是这个长久战将六万精兵都吞了的主意。
她眼里发光,哈哈大笑对傅子笙的诡计有一致的想法,“酒阑,干得不错!”
“还未问你,三王没有为难你吧?你这两日辛苦了,等会儿先去歇歇,两个时辰后就拔营启程。”
傅子笙累得不想说话,闻言点点头,转身往外走。
又被庞寒云叫住,“我手底下还有一支军,足足两万人,都是江湖来的,个顶个的彪悍性子,争强好胜谁也不服谁,操练也不参与,一到饭点吃得比谁都多。我那些个老将惯用的手段都拿不下她们。”
“都说御人者,用能人。我也舍不得白白将她们又散去,这好不容易召集来的,光放着也不行。酒阑你若是得空,不妨替我带带这群人?”
傅子笙怔了怔,大军里还有江湖人。她转念一想也是,太平盛世最难出王侯,落草为寇,封王将相的时机就在眼前,谁心里还没有一个将军梦?
她犹豫了一会儿,心知这是她为数不多手揽自己人的机会,于是答应了。
“好。”
“这些人交给我。”
“庞姐可有给她们挂军旗?”
“尚无。以酒阑的文采,可自拟旗号,界时我让人缝制出来。”
傅子笙想到本地地名暮山镇,沉吟便道:“幕远军。帷幕为营,远征北伐,取高瞻远战之意。”
“好好,就叫幕远军。”
很快,大军便闯过陡峭的暮山谷,来到开阔的大平原,庞寒云要攻打的第一城就是云州的安南城。
因为精兵新入军,后方粮草充足,不出几日很快就拿下了这座联通北三州运河的重要都城。
傅子笙一开始也因毫无纪律的幕远军众人伤坏了头脑,其他军营的将领都在看她的笑话。可当她在一次烦躁地出营散心时,遇见一些江湖人爬山遛水,擒飞禽走兽如同探囊取物的潇洒姿态时,她获得了灵感。
人人各有所长,约束在一处本就难免磕磕碰碰,与其压制她们,不若放开了去。
自此幕远军采取分营式,分骑兵队、步兵队、甲胃和火头营队。每队又各自划分出持长枪、矛盾、弓箭等多种兵器的使用,每个队伍只有三百人,报名后经过挑选才能拿到真正的身分令牌。
那些选拔条件极为苛刻,像什么轻功必须一刻钟不能落地;不管你射箭也好、射石子也罢,必须十兔八中;跑步持续两个时辰不累倒等等。
要多难有多难,跑得快,跳的远,飞得高,耐力强,堪比折磨人的地狱。
庞寒云听到的时候就觉傅子笙是故意的,这样的话她手底下就没人了,到时候她就有借口再来找自己要兵。
其他人也是这么想,再怎么想,这不是为难人吗?
可傅子笙做这些有她的理由,两万人虽多,但庞寒云都觉得这是个烫手山芋,可见用兵在精不在多的道理。
她要做的正是要挑选出一支真正的幕远军。
谁也没有料到,五日的选拔,劝退的江湖人仅仅有不足一千人,尚且有一万八千余人正式纳入幕远军。离开的人也没有怨言,毕竟她们就是喜欢用拳头和实力说话,能力达不到就是达不到,这没什么好丢人的,走的也干脆。
不走的人,傅子笙也给她们想好了去处,留在军备营里,养马、买粮、驾车均不落下。幕远军定期举行新营选拔,她们仍然有机会再参与。
在攻下安南城一战中,傅子笙手下幕远军中的前锋营就充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