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
,正高兴的往自己座位上去,然后就听到了傅子笙嘴里说的话,她下意识就面露诧异,张嘴接道:“晏栖你看十五年前的江匪案做什么?”
傅子笙一蹬腿站了起来,眼神之深邃,直逼毫无准备的裴回。
她抬手轻松翻越两人中间的茶水桌,站到裴回面前,拿起桌上的一个汤包塞进嘴里,歪着身子站着,笑眯眯地道:“裴少卿,谢谢你的包子。什么江匪案,十五年前?能说说吗?”
裴回被她的动作吓了一下,脚步原地一哆嗦,然后再定眼就见她偷吃了自己的包子,当即鼓着腮帮子把剩下的三个包子护在怀里,眼神戒备道:“你不是说“刘富甲,壮四五”吗?这是十五年前的一出弥天大案,至今没有被侦破。”
傅子笙懂她话说一半的意思,转身倒了一杯茶茗,乖巧的递给她。
裴回喝了茶,面色好转,坐了下来又接着道:“江洲位滨三江,盗匪猖獗,屡禁不止。十五年前江洲有个叫刘富甲的富商,一夜之间全家九口人被屠尽,现场只有血浆满地,官府掘地三尺都找不到尸骨,凶手至今都逃亡在外。”
“那一年,江洲知府将此血案上报京都大理寺后,没过多久也被革职贬黜。案件经手多个刑部官员,刺史查了又查,后来在另外一个地方又有屠杀案发生,与江匪案的凶手作案手段相同,据说是同一伙江洋大盗所为。”裴回说着,深深喘了一口气。
她知道这些,也是因为几年前初来大理寺,不经意翻到迷案卷宗。
她当时年轻气盛,被奇案吸引了注意力,不务正业的偷偷看了半个多月的这些案子,也就顺便记住了这六个字。
傅子笙点点头,说自己不会告诉梁大人,请她放心。
裴回警告的看她一眼。
傅子笙当即并起三指发誓,完毕后,又不知不觉的伸手拿了一个她面前的包子,放在嘴里咀嚼。
裴回很享受她两眼放光盯着她的这种“崇拜”目光,包子也忘了吃,一个劲儿的往下讲。
“虽然两个案子的凶手是找到了,但是当时的女皇,咳咳你懂的,也就是先帝。当时的官员并不重视地州驻扎的兵力,所以导致了这群作恶多端的江洋大盗往北逃窜,最后在京洲边境失去了线索,至今已有十五年。”
“而那些案子,时间长了没破案,梁大人上位后就吩咐让上一批的少卿抄写后收到卷宗阁放着了。”
傅子笙用帕子擦了擦油乎的手指,沉思片刻,抬眸问裴回道:“那你知道江匪案的卷宗放在哪个柜子吗?”
裴回说出卷宗阁内卷阁的编号,“我记性好,这是当然!”
“谢了,裴姐,你真是最厉害的大理寺少卿!”
傅子笙恭维她,豁然开朗,又一次不走正道,抬手撑桌翻越到门口。
“哦对了裴姐,如果梁大人找我,你跟大人说让她别出大理寺,我一会儿去政务堂见她!我有要紧的事情!”
裴回自觉自己上了年纪要做个成熟稳重的女人,每次见到傅子笙这种轻浮的样子,心里都十分埋汰嫌弃。
她摆手让傅子笙滚蛋,一边道:“我才不帮你呢!我实话实话你去找以前的卷宗了。”
裴回说完打算享用自己的包子,低头一看,包子只有她咬过的半个和一个最小的在,怒而掀桌,咆哮出声:“晏栖你个螟蛉子!没吃早饭不会去门口买吗?!你又偷吃我的!”
第50章 星罗棋布(捉虫)
“梁大人, 晏栖有事禀告。”
“进来。”
傅子笙手里拿着三四筒卷宗和一个名册,进了政务堂就见大理寺卿梁惕守坐在高高的楠木案桌后面,头顶高悬“执法清政”的牌匾。
“你有何事?”
傅子笙站到长长的案桌边, 将手里的谜案卷宗摊开放到她面前。
接着又把那个从梦烟寺得到的名单和金银进贡的财两记录打开。
最后是从怀里取出那片颤巍巍的金叶子。
梁惕守果不其然也看过那个江匪弥天大案, 她看见金叶子上的“刘富甲, 壮四五”六字,脸色猛地一变。
突然攥住了金叶子, 问傅子笙道:“这个你从哪里得来的?”
傅子笙将她赶考借宿梦烟寺的事情说了出来,以及夜里救了枯井中的女子。
将女子送出梦烟后, 她觉得寺庙有古怪,于是就带着书童连夜下山的事也如实告知。
说到后面, 傅子笙虚构了她在前几日偶遇那天那位女子, 知道她是京城人氏, 并且女子因为遇歹事不敢报官,恰好见她后见她穿着官服,就把逃跑时意外得来的名册和金叶子交给了傅子笙,希望傅子笙能为她翻案平冤。
梁惕守听完,先是仔细的看了那名册,见上首银两数目之大令人咂舌,她瞳孔骤缩,又见好友之妇涉嫌其中。
梁惕守沉默片刻, 又翻开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