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安香道:“他昨日说,是六月初六。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原是没想到先帝大行如此之快。今日,乍然丧钟敲响,举国大丧。这婚事倒暂时办不得。算下来,该是六月底的事。”
大梁律,帝王之丧,持服二十七日释服。不管是嗣君,还是臣子,要守丧二十七日。
历来大梁君主皆留下话来,民间婚嫁不禁,勿惊扰百姓。
可时允有官职在身,是要为君守丧的。
梅川笑笑:“六月底,也快了。安香,真为你高兴。我得好好给你备一份嫁妆。”
安香想了想,道:“梅妮,你与将军的情分,我看在眼里。待太子顺遂登基,你同他说,要离宫嫁人,他没有不允的道理。这一路,你帮他做了那么多。”
梅川点头。
太子顺遂登基后,她是该功成身退了。
安香挽着她的手,道:“你与我,嫁到一处,日后,长相厮守。”
多好的愿望。
从前,在另一个世界,莲若亦是常常跟她说:“梅妮,日后,你我一定要嫁到一处,长长久久在一起,好一辈子。”
一辈子。可莲若的一辈子是那样短。她没有活到嫁人的时候。
在这个时空,梅川一定要看到安香嫁人。
熄了灯。
姐妹俩躺在榻上。
梅川睁着眼。
黑暗中,安香问道:“梅妮,你有心事,对不对?”
梅川叹了口气:“宫闱中的事,太复杂。我总是想把真相弄明白。可通往真相的道路,是那样曲折。”
安香劝慰道:“梅妮,我早早便发现,你与旁人不同。你不为功名利禄,也非为人胁迫。我从来没有问过你,你到这大梁,是为了什么。可我相信,你有你的道理。不管你做什么,我总是在你身边的。你需要我做什么,我便去做。”
梅妮,我总是在你身边的。
安香的话像是夜色温柔的手。
梅川紧紧地挨着她,慢慢睡去了。
在这国丧之夜,太子登基前夕,她又做了那个奇怪的梦。
祁连山顶。
送她来的那个黑衣人的声音,隔着云层,隔着皑皑的雪山,回荡着:“白梅,与你一起下凡的,不只是对你有过灌溉之恩的真龙,还有千万年前,曾飘过你身边的一片雪花。”
“到底谁是那片雪花?”梅川问道。
黑衣人笑笑:“白梅,你还了真龙十世的情分。末了,却也要还雪花一滴清泪。他再也回不到祁连山了。”
苍茫的天地间。
梅川举目四望。
雪花,雪花,我因何要还你一滴清泪?
翌日。
六月初一。
宫门口的大钟敲了三声。
太子站在先帝灵前,由公侯、太傅、皇族德高望重之人“上表劝进”。太子点头应允。众人齐刷刷三跪。
太子上前,搀起太傅与端亲王。
端亲王乃先帝的异母弟,本是封在闽地,接到丧报,连夜赶到京城,跑死了两匹千里马。
太子道:“皇叔辛劳。”
端亲王哽咽不成声。
太傅花白的胡子抖动着,有条不紊地安排礼部官员给太子着龙袍,戴皇冠。
一切安置就绪,众人往正乾门去。
朱瑁站在高处,朗声道:
“昔太祖皇帝,龙飞宋州,震荡天下,开元至今,已有二世。今,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遗命,入奉宗祧。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以主黔黎。勉循众请。告祭天地神灵,即皇帝位于正乾。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朕今继位为帝,着,减税三年,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礼乐声起。
山呼海啸。
“万岁,万岁,万万岁。”
梅川站在人群中,看着朱瑁。
他不再是那个战战兢兢,随时担心被父皇“易储”的太子了。
“宣和太子,梁成帝之皇三子,母为宫人史氏。天启二十七年,入主东宫。天启三十七年,上废之。同年,薨于宣和殿。”
这个在《青史煮酒》之上,本该“被废、薨逝”的太子,如今,成了皇帝。
梅川眼中含泪。
她切切实实地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她做到了。
梅川在叩拜的群臣中寻找苻妄钦的身影。
他在武官的行列里。
与钱总兵并排站着。
他的神情十分复杂。
梅川看着他,他恰好抬头,也看见了梅川。
两人隔着人海,对视着。
他笑了笑,想让梅川安心。
“阿季,我们会好的。一定会好的。”梅川在心里默默地念着。
登基大典上,杨宝林站在后宫诸人的最前面。小
盒子和鸿鹄在她身后。
杨宝林看着身穿龙袍的太子,满面春风。
与之一起满面春风的,还有杨家诸人。
先帝在时,因贵妃一党的打压,杨家蜷缩自保,战战兢兢。现时,终于拨云见日。
已故的太子妃杨令仪,乃太子原配,追封为皇后,自不必说。杨令佩,从东宫侍之,想来位分不会低。
原来,依附贵妃、周旦,鼓吹立嗣淮王的官员们,此时没有一个敢抬头。他们深知,末路不远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几家欢喜几家忧。
新皇继位当日,文德殿召群臣议事。
朱瑁第一桩要议的,便是合葬之事。
史氏,是他的生母。先帝在世的时候,从未给过她封诰,是而,她的所葬之处在皇陵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
如今,朱瑁登基,史氏为皇太后。陵寝的位置,该是挪一挪了。
朱瑁道:“朕为人子,当行孝道。大行皇帝入葬皇陵之时,可将圣母太后的棺椁请出,葬于大行皇帝左侧。元德太后乃朕之嫡母,嫡母为尊,棺于右侧。如此合葬,便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