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2章

阅卷的老师才不管你的这些借口呢,问你将相的意思就是不要回答帝王。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李世民厚着脸皮当没听见。

争宠这么无聊的行为,大部分正经朝堂是不会进行的。比如刘邦一朝,没有一个人关心刘邦最欣赏谁。

刘邦还故意问呢:

“你们不想知道朕会答哪个?”

臣子们脸上都写着“不想”。

唯有萧何配合了一下:

“那请问陛下最欣赏哪位?”

刘邦:啧,没意思。

反倒是刘秀的臣子们都眼巴巴看着陛下,希望陛下选一个出来。

刘秀试图糊弄:

“卫霍!卫霍吧!”

群臣:这也太作弊了!

刘备这里就没人问他了,他疑惑地看向群臣,微笑着询问他们难道对这道题不好奇吗。

马超耿直地说:

“反正不是丞相,就是关将军或者张将军。”

又没他们的份,争什么?

要是张将军在此地,还会争执一二。但去年张将军被部下所杀,关将军前年也死于东吴之手,仅剩的丞相并不会争执这个。

刘备也想到死去的两位心腹爱将,伤感地叹了口气。

他与关张二人虽未像演绎中写的那般结义为了兄弟,却也感情甚笃。如今只剩他一人,幸而其他位面的二人还在世,可以看看天幕聊表慰藉。

只盼望其他位面的他们能够吸取教训,不要步上本界的后尘。

扶苏已经做到了最后一道题。

这道题问的对古人来说比较超纲:

【如果要了解更多的古代经济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资料?(3分)】

正确答案是:上网查询;去图书馆;去遗址实地考察等。

然而,古人不知道网络,古代也没有图书馆。去遗址考察就更扯了,毕竟古人也不发掘和保护遗址。

所以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询问先贤”,或者“查阅藏书”。

第一次做大题的人,并不知道这类题目有一个原则——几分就是要回答几个途径。

这道题值3分,所以无论你回答的内容有多扯,你都得编出三个途径来。不然老师想给你送分,都送不了。

扶苏飞快写完卷子,检查完就交卷了。这次他要先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自己一个人复习语文。

有了上次的经验,而且这次语文很有可能加考别的题型。扶苏这次不拿书复习了,而是用试卷复习。

考虑到会有信号屏蔽,秦政提前通过聊天框给儿子发了一些试卷的照片。已经发送下载的照片,离线没网也能查看。

稳妥起见,秦政用红包群、帝王群和班级群三个群的群聊,都给儿子私发了一遍。

扶苏点开一看,班级群根本打不开。考试系统可能也担心考生利用群聊当打小抄的工具,就给他屏蔽了。

但红包群和帝王群还是能打开的,只是没有信号而已。

扶苏立刻get到,这是个作弊工具。

然而学霸崽崽根本用不着作弊,所以也只能拿来当复习资料的载体了。

扶苏躲在树丛后头,坐在草地上安安静静地看自己的,后续提前交卷出来的人根本找不到他在哪里。

不过大部分人也不会特意来找扶苏,唯一想找到扶苏盯着他的长公子则没有提前交卷。

不少性格沉稳踏实的学霸是不会提前交卷的,他们可以耐得下性子反复检查试卷。也有的人嫌弃出去没事干,干脆留在考场里睡觉。

王华无语地看着天幕上的儿子。

他没忍住问身边的妻子:

“咱家这个臭小子,真的是未来的圣人?不会是误传吧?后人对他的误解也太多了。”

郑氏掩嘴一笑:

“如他这般活泼岂不是更好?”

总比历史记载中,因为十三岁母亲去世幼年失恃,大受挫折要好。

如今孩子才十二岁,刚上书塾,还是个天真的小孩。前不久还对她说自己会学诸葛丞相,努力赚积分给娘亲治病,实在是太懂事了。

虽然他亲娘现在还健康得很,没有生病的迹象,也不知道一年后是怎么突然去世的。

郑氏决定好好休养身体,也免得儿子花那冤枉钱了。

王华听罢微微点头:

“云儿有心了。”

本名王云、以后会改名王守仁、未来还要号乐山居士的王阳明,这会儿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题目都写完了,昨夜看书看到很晚,他真的困了。考场是个睡觉的好地方,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催眠。

对了,他打算干什么来着?

王阳明一边睡一边迷迷糊糊地回忆,终于在打铃之后猛地惊醒,想起来了。

王阳明唰地站起来:

“秦梓桑!

监考老师被吓了一跳:

“王阳明同学,虽然现在已经考完了,但是老师还在收卷,请不要喧哗。”

王阳明赶紧把卷子塞给老师:

“我交完了,可以出去吗?”

老师:“……可以。”

王阳明跑出去,找了一圈没找到秦梓桑。只好随便逮住一个头顶秦人名字的,问他们太子在哪儿。

他运气好,抓住的正好是知道的。

但是之前长公子问他太子在哪儿,他没回答,说了自己也不太清楚。既然之前选择了两边不得罪,现在也不好改口说自己知道。

所以对方只是暗示:

“别的地方都找过了,没找到,你可以去树丛那边看看。”

王阳明谢过他,果真跑去了树丛。

然后他就盯着树丛上的叶子不动了,开始习惯性观察这株没见过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