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第262章 当着天幕的面完成了一轮融资放贷

今天的考试依然是历史和语文。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扶苏崽被剥夺了乱跑乱说话的权利,只能乖巧坐在座位上等开考。他眼珠子一转,决定等下考完立刻开溜,不给长公子抓住他的机会。

正好因为上回历史考试的分数差距没拉开,本次座位排序按照语文考试成绩来算。而长公子,和他不在一个考场。

第三轮的历史,终于出了简答题。

比如论述题。

第一题就给了所有人一个下马威——

【谈一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识】

众人:?

题目要求,写一篇小短文,字数不限。

小短文,字数不限。

习惯性长篇大论的科举大佬们一下子就麻爪了,他们印象里的短文和这个考试要求的短文,是一样的短文吗?

一般来说,他们科举写个几百上千字也是短文呢。

保险起见众人决定先写几百字。

扶苏练习过这类题,很快写了一小段内容。一般来说这种题目,一百字左右也就够了,字写大点把空占满,还能少写点字。

淳朴的古人们压根不懂字大字小的潜规则,他们只是单纯觉得这道题留的空太小了,要写下几百个字可能得挤一挤。

没关系,微型字他们也写得来。

当然,也有人谨慎评估之后,认为既然空留得那么小,肯定就不是要写很多字的样子。

所以他们控制了一下长度,模仿着题目的字体大小,把空写满了。

只是题目的文字因为是印刷体的关系,一般都会比较小。要是照着它的大小写,写出的字数也会很可观。

论述题还好,至少确实要写不少字。

旁边的材料分析就不同了。

试卷上罗列出了好几段有关秦汉时期的材料,材料一说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执政期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治世。

第一题问:

【材料一,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然后给出了很大一个空,足够考生照着标题字体的大小写两行字了。然而答案只有几个字,根本不用写那么多。

少年刘彻不明所以,这题要怎么答?

他想写“文景之治”,但是这才四个字。这么大一个空,就写四个字吗?要不要再写点内容吹捧一下祖父和父亲?

再往后看,最后一题问:

【请选择秦汉时期你最欣赏的一位帝国将相,并说明你欣赏他的理由。】

刘彻顿时来劲了,二话不说填上“卫青”,填完发现还有霍去病呢,不能厚此薄彼。犹豫了一下,又加上霍去病。

但是题目上说是“一位”,考过好几次试的刘彻深刻地意识到,有的时候答题必须得抠字眼,只能举棋不定,在卫霍之中纠结把谁划掉。

啊,好难抉择!

最终,刘彻决定把霍去病划了。

没别的原因,去病出生太晚了。他一时半会儿拉拢不到,先哄现成的卫将军再说。

汉武群臣:啊,一点都不意外呢!

同样面临抉择的还有其他秦汉君主。

扶苏崽冷酷无情地随手填了蒙恬,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答案好写。想都不用想就可以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写上去,不用动脑子,很省事。

他填完,天幕外的臣子们都露出了哀怨的表情。

好酸,为什么是蒙将军?我等哪里比不上蒙将军?

李斯最酸。

蒙将军的功绩很好填,他李斯的难道就很难填吗?太子殿下就是偏心眼。

不过太子到底只是太子,对群臣来说最要紧的还是陛下。所以他们很快把视线投向了始皇帝陛下,期待陛下给出他心中“最欣赏”(重读)的臣子是谁。

秦政:……

秦政心说又不是朕考试,为什么朕还要回答问题?

但是情商很高的陛下应付这个问题毫无难度,所以他还是回答了。

只见陛下为难地蹙起眉:

“幸而是太子在作答,若是叫朕上去答题,要选一个最欣赏的实在困难。诸卿都是大秦肱股之臣,缺一不可,如何能做出取舍?”

嘴甜秦皇上线。

陛下虽然会说情话,却并不经常说。只有要紧的时候,才能逼出来一句。

所以群臣对这样的回答已经非常满意了,气氛一时间其乐融融。

与之相反的则是大唐贞观年间。

虽然天幕上的题目和唐朝没有任何关系,可这也不妨碍群臣借机争宠。

尉迟敬德第一个没忍住:

“陛下,若是陛下上去答题,会选谁?”

李世民:……

李世民糊弄道:

“秦汉的将相啊,自然是卫霍了。”

程知节并不接受这个答案:

“陛下分明知道我们想问的是,如果让您选一个大唐的将相您选谁,而不是秦汉。”

李世民叹气。

就非得为难他这一次吗?

李世民试图端水:

“爱卿们都是朕的心腹爱臣——”

听惯了甜言蜜语的群臣不为所动。

连一向稳重的长孙无忌都微笑着打断了他们陛下的话,示意陛下不要糊弄过去,认真回答,只能选一个。

就是说,情话说多了就不值钱了。

李世民:头秃.jpg

最后李世民灵光一闪:

“朕自然是最喜欢朕自己了。”

群臣:???

李世民理直气壮地表示:

“朕也是将军,属于将相之一。”

群臣:…………

只有魏征慢悠悠地说:

“若是陛下上去答题填这个答案,只怕拿不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