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
笔是按压尾部弹簧才能弹出笔头的,这可难为他们了,不少人甚至都没认出来这是个笔。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扶苏隔壁那个叫诸葛亮的已经飞快地把笔给拆了,正在研究它的零件。
老师:……
李信耿直地问道:
“我们没有笔怎么作答?”
老师沉默了片刻,下一秒,桌上刷新出了大家熟悉的毛笔和砚台。唯一和现实中不同的是,这里的砚台不需要自己研墨,墨汁永远是那么多。
——指望古人短时间内掌握用签字笔写字确实有些难为人,就算学会了,写出来的字估计也很别扭。
只有扶苏崽拿起了签字笔。
这个笔他很熟悉,反而是毛笔他因为人小骨头软,还没开始练习写。所以扶苏用签字笔更顺手些,就是写出来的字迹不一定美观。
幸好今天考的全是选择题,而选择题扶苏可以照着选项描画。
写字他不在行,模仿字他却很擅长。
考试铃声终于响起:
【叮铃铃!现在开始作答!】
众人看向第一道题——
1、著作《帝国的终结》深刻探究了我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B、灭亡了六国
C、修筑长城和驰道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人纷纷皱起眉头。
上来就是大秦灭亡的题目,让他们感到十分不适。
不过因为题目上并没有说大秦什么时候灭亡,还说秦国亡了之后它留下的影响十分深远,所以秦人们又迅速振奋起来。
天下没有不亡的国,这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的事情了,无需为它烦恼。
众人很快分析起选项来。
虽死犹存,肯定说的是大秦灭亡后,它的某些政策遗留了下来。所以首先排除B选项灭亡六国,这个不是能遗留的政策。
剩下三个,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修筑长城和驰道、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些都比较符合题意。
要在三个里头挑一个,没做过后世历史题目的许多人都有些烦恼。
这要怎么选?他们怎么知道后头的朝代把哪些制度遗留了下来?
扶苏崽悄悄给阿父发消息:
「这题选什么呀?」
因为可怜崽崽不怎么会写字,所以他每次发消息都是语音输入的。哪怕他超小声地嘀咕,也被监考老师听见了。
老师看向扶苏:
“考试期间请保持安静,禁止喧哗。”
扶苏无辜地看着老师:
“自言自语也不可以吗?”
老师冷酷地告诉他:
“不可以,你会打扰到其他考生。”
扶苏崽只好遗憾叹气。
不过他的消息已经发出去了,所以问题不大。让他来看看阿父给他提供的答案是哪个——没有回复。
扶苏崽不可置信地看着空荡荡的聊天框,发现自己发出的消息前面有个红色的感叹号图标,发送失败。
显然,没有哪个考场是不屏蔽信号的,天幕考场也一样。
没有信号,崽崽只能自力更生。
下头的秦政也很无奈,他早就尝试过给儿子透露题目答案了。这类题他在学习系统里写过很多,然而消息根本就发不出去。
不知道考试考砸了会不会有什么惩罚,有些系统会惩罚考生。他家阿苏才一岁大,怎么承受得住?
扶苏崽崽不怕困难。
虽然没有了父亲帮忙作弊,但他还是认真地读了一遍题目和选项。思考过后,他发现只有d选项中央集权是他看不懂的,于是选择了这个。
扶苏:连我都能看懂的,肯定不是正确选项。
再看第二题。
2、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府库充盈,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措施有()
1轻徭薄赋2以德化民3奖励军功4勤俭治国
A、124B、234 C、134d、123
扶苏崽崽看都没看题目,很自信地先把3给勾选了。
不可能没有王朝不奖励军功的,他们大秦可是靠军功起家的,不奖励军功的国家岂不是要被敌人打趴下?
然后再去看题目,说经济恢复。
别人不知道什么叫经济,扶苏可是知道的,他的传承记忆里存在很多后世的词汇。
其他人还在纠结“经济”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他已经飞快确定了1轻徭薄赋和4勤俭治国肯定是对的。
这两项都和钱有关系,经济就是和钱相关的。至于2选项以德化民,都选了其他三个了,这个肯定要排除。
扶苏崽自信地选择了C。
隔壁考场少年刘彻也在做这道题,他很清楚文帝景帝都是谁,又都颁布了什么政策。
但是——西汉是什么鬼?
怀揣着满腔不爽,刘彻开始往后翻,看看还能不能找到类似的题目。看看西汉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大汉怎么分裂了。
10、“汉武帝统治时期不仅表现为史无前例的军事扩张,也是一个内部巩固的时代。”下列政策措施起到了“内部巩固”作用的是()
1实行推恩令2推行盐铁官营3通过卖爵增加财政收入4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A、12B、34C、134d、124
刘彻看到这里,脸色一黑。
前两个选项也就算了,推恩令是什么他不太清楚,盐铁官营显然是个不错的政策。
那个卖爵和外戚宦官专权是什么鬼?这个汉武帝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