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于是扶苏伸出三根手指头:
“三岁!”
肉肉的小手看起来很好捏的样子。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嬴稷没忍住捏了一把:
“这么小怎么也被带上来了?我瞧着其他人少说都有七八岁。”
扶苏就不回答了,他也不知道。
恰在此时,考场中响起了广播声:
【考试即将开始,请所有考生按座位上的姓名标识坐好。】
考试这词很好理解,就是考察知识。
一般涉及到考察的都不会是小事,这个天幕来得蹊跷,神秘莫测,大家都不太敢和它对着干。所以众人很快就行动起来,去找自己的座位。
很显然,他们需要回到之前的考场中去寻找自己的姓名。
众人暂且分道扬镳。
天幕外的嬴政有些忧虑。
方才扶苏他们喊集合的时候,教室里明显来自后世的那些人都没动。当时他以为只是恰好没有大秦的后人在这个位面,也就没多想。
结果去了操场之后,依然是这样的情况,就很不正常了。
这恐怕代表着大秦的国祚在他之后并不长,所以后人都是来自其他国家的。
除非后头时期的秦人是像如今的六国之人一样,一个都没被天幕抽中。但那样的可能性太小了,嬴政并不抱希望。
幸而如今神迹降临,这或许是上天赐给大秦的转机。
且先看看它的所谓考试是考什么。
一群人散开去查看不同的座位,很快就找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
教室里都是单人单座,五列六排,一共三十人的考场。李由站在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看了一眼就转而通知扶苏崽过来坐。
扶苏被父亲放了下去,很快跑到那边。李由弯腰把他抱上座椅,确定太子殿下坐好了才去接着看下一个座位。
就这么互相通知,很快所有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考试的预备铃响起,一个监考老师刷新在讲台上。
众人顿时被惊了一瞬。
虽然之前也见到过大变活人,可那会儿变出来的都是同龄的少男少女。这次的监考老师却是个高大而且严肃的成年人,眉宇间有深深的皱纹,一看就很凶。
扶苏崽瞪圆了眼睛。
然而这么可爱的小崽崽并没有得到老师的半点怜惜,考场系统是个没有智能的纯Ai程序,刷新出的老师自然也只会按照程序设定行事。
老师冷硬地把试卷分成五份放到第一排的五人桌子上,让第一排考生替它分发下去。
扶苏脚都够不着地,跳下去一会儿怕是要上不来了。让他发试卷有些为难,但老师完全没意识到有什么问题。
第二排的长公子见状就要起身帮忙。
扶苏已经飞快拿走了一本卷子,转身把剩下五本放到了第二排桌子上。长公子一愣,很快有样学样,也抽了一张自己留下,剩下的往后传。
老师见状并未说什么,直接默许了。
不过长公子掂量了一下那份卷子,真的是一本。与其说是卷子,不如说是习题册,不算很厚,但是题目很多。
纸张白皙,触感细腻。
长公子没见过这种书写载体,见它薄薄一本就能写下很多字,一时有些惊奇。心想若是大秦有这等好物,父亲日常就不用被厚重的竹简压得手腕酸痛了。
这纸张比帛书还要轻薄,而且拥有一定的硬度,可以装订成册。相比起来柔软的帛书确实不太好用,而且帛书价格十分昂贵。
不知道这个卷子的造价多少。
少年刘病已也在感慨这纸的细腻,他们大汉只有非常原始的纸张,是用麻做的,十分粗糙。
在此之前,还有另一种“纸”,那纸张是丝绸的副产物。散落的丝絮掉下来压平在了一起,形成了类似纸的东西。
但这些纸都不太方便书写,远不如面前这个。这么好的纸,居然每一张上只写了一点点文字,还留下了大量空白,实在是太浪费了。
刘病已看着纸上大小不一的文字,意识到它既可以写大字也可以写小字。如果这样的纸给他们大汉使用,他们肯定尽可能将字写小一些,这样薄薄一张纸就可以写下数千字。
昔年东方朔给孝武皇帝送了一篇自己写的文章,不过十二万字,却用了三千卷竹简,装了整整几辆车。
若有这纸,恐怕十几张就能写完吧?
就是这里头的文字排列怎么是横着的,看起来也太不习惯了。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符号,譬如ABCd、1234,以及各种标点符号。
古人们艰难地习惯着这些符号。
扶苏崽却是从小接触这些符号和横向阅读长大的,他看了一眼就丢开了。
不仅如此,他连纸都常用,教室里的一切他都觉得很熟悉。哪怕有些东西他没亲自接触过,和叔叔姨姨们聊天的时候也看过照片。
扶苏把
卷子翻到最后一页,发现题目序号多达上百,人小鬼大地叹了口气。
好多题哦,不知道要做多久。
老师宣布道:
“本场考试是摸底,考验一下你们基础知识点掌握得是否牢固。介于各位身份的特殊性,我们只考历史这一科。”
听到考的是历史,已经开蒙且读过不少史书的部分考生松了口气。但他们的气显然松早了,因为考历史可不是只考你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老师强调:
“现在还不能答题,等考试铃正式响起才能开始作答。提前答题算作弊,取消考试成绩。”
不过它说这话纯属多余。
一群古人根本不认识签字笔,压根就没用过。一个两个都在拿着笔把玩,研究这东西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