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章

扶苏有想过,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区域的庶民提前迁去更适宜生存的地区,但这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解决的事情。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慎重考虑。

玄景就没那么多顾虑,他直接说道:

“把这些区域的庶民迁走好了。”

以前是需要人口分散在全国各地,占领住每一片土地。除了实在不宜居的地方,其他地方都得有人住才好。

不然算什么领土?敌人跑去占领了他们都不知道。

尤其是边塞区域。

可现在,外头怕是没什么敌人能生存了。这几年人口锐减,方才统计出的数量居然只剩一千八百万左右。

玄景觉得,把人口聚集起来,加强抗风险的能力才是正事。就这么点人,人口居住得密集一些的话,光一个秦国旧地都能塞得下。

人口聚集不再分散,也方便政令传达和集中救灾。

秦王瞥了他一眼:

“胡闹。”

气候这么差,迁移人口哪有说着简单?什么季节迁?高温的时候还是严寒的时候?怎么保证迁移的过程中不会死太多人?

这些都得顾虑。

玄景辩解:

“我只是打个比方,没说要把人都迁到秦地来。”

秦政则提议:

“无论如何,先将死亡率高的地区人口迁到附近相对好些的区域。给他们置换田地,再给一笔安置费,叫他们重新建起房屋田舍。”

那些区域比其他地区更容易遭遇灾情,这是天灾,人控制不了。但凡是野兽肆虐什么的,他们都能去处理掉,也就不至于非得搬迁了。

好在秦国手里田产充足,还能换得起。

扶苏想起屯田之事:

“将家无余产的庶民迁来秦地附近,离得近也方便都城管辖和粮草调配。”

有家产的不好迁,没有的则大概率愿意跟着军队撤离。只要跟他们说去个灾害少的地方,大部分淳朴的庶民还是愿意追随的。

也不知道以后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变得不宜居,还是大家渐渐习惯后觉得全国各地其实条件都还好。

扶苏感觉可能是后者。

毕竟人在适应环境。

玄景发愁地看着数量骤降的生育率和飙升的幼儿死亡率,感觉再这么下去真的要完。

扶苏却说:

“等安顿下来生活太平了,新生儿会变多的。”

到那时出生的孩子,估计天生就无惧冷热,也就没那么容易夭折了。现在死亡的幼儿多是之前就出生的,身体的适应能力不够,被天灾淘汰。

不过年纪更小一些的婴儿反倒存活率比四五岁的幼童高,可能是因为婴儿的自愈力强。他们正是快速生长发育的年纪,也能快速完成身体改造。

反而是孕妇身体比较脆弱,难以迅速适应气候。生育率降低的原因和这一点有关,流产的比例太高了。

秦王翻了翻统计数据的最后:

“不错,各地汇报说近期有孕的妇人比往年那些身体强健了许多,轻易不会落胎。”

统计数据来自扶苏联合起来遍布全国的商业人手,搜罗统计各类数值也是扶苏指点他们去做的。

他以前就会为父亲搜集这些东西,都是做惯了的事情。因而数据给得很详细,划分了许多类别,看起来一目了然。

玄景好奇地拿过去翻了翻:

“这个好,比以往大略的计数要细致得多,想要什么数值都有。”

又学会了一招。

看着看着,他发现一个之前父亲没分享的内容。有些诧异地拉了拉阿兄的袖子,指给他看。

扶苏偏头看了一眼:

“有妇人不愿生产,便奇异落胎了?”

写这封奏报的人最后迟疑着在里头补充了他发现的这个诡异现象。

最初是某家妇人离奇小产,小产前曾经发表过不想生孩子的言论,和婆家人产生了矛盾。

家中丈夫怀疑是她偷偷喝了堕胎药,然而询问过后发现并没有人售卖药品给妻子,可能只是单纯的意外。

比如妻子身体不好,胎像不稳,所以自行小产了。

因为问到了做药材买卖的商会头上,商会知道了这件事。起初没太在意,后来发现了好几起类似的事情,都是莫名其妙停胎小产的。

近些年小产的人多,大家都没往心里去。但商人嗅觉敏锐,总觉得里头有问题,就去走访调查了一下。

最后发现有些人是不想怀孕生子,之后很快就流产了。

不想生的原因很多,什么觉得世道不好孩子出来会吃苦,还有什么家里孩子太多实在养不起了等等。

总之,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流产了。

玄景诧异:

“每一个说不想生的都流了吗?”

扶苏合上了奏报:

“看样子是的。”

玄景疑惑:

“这又是什么新型灾祸?气候变化还会导致这种事情出现?”

扶苏挑眉看他:

“这算什么灾祸?”

玄景提醒他哥:

“若是以后妇人不想产子便可不生,人口恐怕难以增加了。”

扶苏对此嗤之以鼻。

当前时代民众还是讲究多子多福的,条件允许就会多生。所以只要生存环境变好了,孕妇也不会想着流产或者避孕,玄景的担心纯属多余。

秦王听出了点什么:

“梓桑,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扶苏回答:

“略有猜测罢了。我曾听人说过,许多兽类受孕后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倘若母体判断生存环境不适宜,便会主动停胎流产,放弃继续孕育子嗣。”

人却没有这个能力,怀孕后不借助其他手段无法主动小产。如今人类适应环境后,好像进化出了这个能力,其实也算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