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能力范围内救人他们没意见,只是如今明显超过能力范围了。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他们担心扶苏会因为救不了那些庶民心生自责,到时候思虑伤身。
秦政听完了玄景忧心忡忡的一大堆假设,半晌无言。
秦政顿了顿,问玄景:
“如今怎么这么关心你阿兄了?”
玄景坚决不认:
“我才不关心他,我也不担心他,他爱怎么样怎么样。”
秦政觉得有些好笑:
“也罢,朕会同他说的,你一点都不关心他。”
玄景:……
有一种上回听到秦梓桑跟他说“是啊,你是个坏人,绝对没有一点好心肠”的感觉。
眼见秦政要走,玄景担忧他真和梓桑这么说,到底还是放弃了嘴硬,承认自己还是有一点点担心阿兄的。
秦政就知道会这样,揉揉他脑袋,没再打趣孩子。
玄景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也摸了摸头。心想自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他不想再当个随时会被揉脑袋的小崽子了。
秦政把那对父子的担忧转达给了扶苏。
扶苏:?
扶苏不明所以:
“他们为什么会觉得我是个善良柔软会因为救不了庶民就抑郁的人?”
他就随便感慨一下,那两人是不是对他的滤镜有点太厚了?扶苏自认为自己是个能救则救,不行就算了的洒脱性子。
秦政觉得这样也挺好:
“说明他们关爱你。”
扶苏只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冷心冷肺,是个没有感情的政客。
虽然效果不佳。
玄景还是经常用担忧的小眼神打量他阿兄,发现扶苏看过来就立刻收回视线,做出若无其事的模样。
秦政也会隔三差五探问一下四公子,确认儿子心情愉快才会放心。
大秦的军队从夏国回来已经是夏末了,还把夏国的年幼君主一起带了回来。回来后赶着收了粮食,天气就又入了冬。
挨过了炎热的夏季,就到了扶苏沉迷玩雪的时节。父子二人看他这么活泼,一如既往的幼稚,不像夏天那样半死不活,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扶苏: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夏日半死不活是因为热的?
等到第三年大秦出兵攻打蛮国时,大秦有了一点意外的发现。
秦王收到了几种新型耐旱和耐热植物的情报,说是可以产出能食用的根茎。虽然味道差一点,饱腹感却比较强。
除此之外,庶民身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不少人都明显变得比往年耐热了。
变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其实早几年就有迹象。只不过当时大家都没太注意,每年变化一点点,就稀里糊涂过去了。
如今蓦然回首,发现今年的自己比之五年前不知道要耐热多少。这绝对不是什么巧合,因为身边认识的人也有一样的感触。
植物在异变,人也一样。
好在异变的方向都是对极端气候的耐受程度,有利于生存,这是好事。
玄景放心了:
“等梓桑听闻,应该就不会再为庶民的事情烦恼了。”
秦政:……你们还在担心这个呢?
秦政替儿子解释过了,但是两人不信他也没辙。起初他以为是两人过于固执,后来才发现是扶苏在后头捣鬼。
这小坏蛋在秦王关心他的时候故意装柔弱,弄得秦王越发坚信梓桑是个需要他呵护的孩子。
连带着玄景也被带进了沟里。
分明当年初次见面的时候,秦王还能慧眼如炬地一眼看穿扶苏在装模作样。几年的相处下来,再英明的人到底也抵挡不了某人的滴水石穿。
终究还是走上了其他始皇帝的老路。
没有人可以抵挡秦梓桑,没有人。
既然已经发现了新型作物,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简单了。
大秦开启了新的奖赏机制,鼓励庶民去发掘抗寒抗热的各式植物,用以换取奖励。
有官府统一管理,安排人手进行分辨是否能吃、是否有药用价值,避免民众胡乱尝试出现问题。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极端气候对蛮国打击更加巨大,因而秦军在北地和蛮人的对战也十分顺利。
近些年蛮人驯养的牲畜死伤惨重,冬日冻死夏日热死。往年食物缺乏还能南下掠夺,如今却非常困难。
毕竟夏国也受灾严重,压根没粮提供给他们掠夺。
天灾时期活命是第一要务,蛮王很快选择了投降。投降后提出的谈判条件就是让蛮人内迁,前往其他更适宜生存的区域生活。
再这么下去蛮人要灭族。
就算不会族灭,种群数量也肯定提不上去。就那么点人苟延残喘,适应了极端气候又如何?去过打猎的野人生活吗?
父子四人凑在一起汇总各国各郡人口数量的时候
,发现有些地区人口死亡率比其他地方高得多。
扶苏便说道:
“应该是生存环境太恶劣了。”
人们遇到灾荒会往安全富足的地方跑,这就是逃荒。
然而古人一般不会轻易逃荒,毕竟逃荒很难带走家当。且漂泊无定,不知道能不能寻到落脚地收容他们。一个搞不好,全家都要死在逃荒路上。
后世的天灾类作品里也有逃荒的,但那时的他们会相对从容很多。从灾害城市逃亡安全城市,不仅不用担心落地城市容不下自己,还能跑得更快更远。
所以相比起来,现代人逃荒的死亡率会低上很多,也不会和危险的家乡死磕。有苗头就会跑,小命重要。
古人跑不起,就只能硬撑着,直到发现情况实在太过恶劣,才会无可奈何地离开。但跑得晚了,结果就是家乡出现了更多原本可以避免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