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这笔买卖简直不要太划算。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桥松感慨:

“他们也太急切了,一个两个赶着过来,这不是把我暴露了吗?”

他才去和他们聊过,他们就一个个都去自首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他撺掇的,那几人的长官肯定要记恨他的。

虽然确实是他撺掇的。

桥松凑到祖父身边求安慰:

“我要被记恨了,祖父,怎么办?”

扶苏对父亲说:

“阿父你别理他,他就是戏多。”

桥松伸手扯了扯祖父的衣袖,学他爹撒娇。上回学他爹装无辜翻车了,但是撒娇应该不会翻车。

秦政果然吃这套,便道:

“你可以再去找他们的上官聊一聊。”

给上官们通风报信,这样就知道那些下属进宫是来干什么的,不至于降职的时候才恍然惊觉。

这样一来,对于报信的桥松,他们也就没法记恨了。还得自我说服,说桥松也不是故意的,他又不知道自己的心声会泄露。

桥松哪里想不到这个解决办法?他就是故意想找机会让祖父心疼他,扶苏早就看透了自己儿子。

桥松高高兴兴地答应下来:

“还是祖父英明。”

于是得了圣旨的太孙殿下又出去挑拨离间了,这次是跑去上官们跟前啧啧两声,在心里说几句【你们要大难临头了,谁谁谁已经为了立功赎罪跑去宫里告发你们了】。

听得几人瞬间警觉。

不能坐以待毙!他们也得进宫去自首!

既然已经被人揭发,那继续苟着也没用了。还不如断尾求生,顺便也试着立个功减个刑。

就这样,在桥松的挑拨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前途或者自保跑去自首。而自首,就得给出点诚意来。

所以贪墨不多的,回家东拼西凑把钱补上了,一并送归国库。

归还时嘴里说着“前些年日子艰难,问国库预支了一些俸银”,如今周转开来了,自然得补上。

本朝也开放过自国库借钱的福利,是为了造福那些一时缺钱急用的官吏。后来自然成为了官员们捞钱的手段,不过被前头某位皇帝清理过后,大家就乖乖还钱了。

后来再也没人闲得没事去国库借钱,把好好一个优惠政策弄得面目全非。

如今跑去借钱的人不多,因为经过之前的事情,现在已经规定了借钱的上限。根本借不出来多少,确实只能应急。

这群人归还赃款时找的这个借口实在太烂了,还的钱数远远超过可借额度的上限,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说是还的借款,其实就是遮羞布。

总不能直接跑去跟人说,这是我贪污的,现在还给国库吧?当官的人还是要点脸面的,能粉饰太平的时候自然要粉饰太平。

就是有一点不好。

一人干笑着:

“张卿今日也来还钱啊?”

另一人也挤出个笑:

“好巧,最近还钱的人有点多。”

“是呢是呢。”

“……”

尴尬的气氛在人群中蔓延,所有人都知道彼此是干什么来的。

负责收钱的人是扶苏特意指派的。

他笑眯眯地问:

“您几位今日还钱,可算上利息了?最近银庄的利息是……您只要给这么多利息就成。”

众人:……

众人只好再去咬紧牙关,把利息也筹集出来补上。

等到忙忙碌碌两个多月下来。

他们回神一算,好像朝中上下无一幸免。贪多贪少的都把钱还了,还不上的就拿物品宅院抵押。

原本最初是某几个人想趁机往上爬,其他人努力自救。可惜越牵扯越多,越多的人想要自救。

到最后少有漏网之鱼,哪怕底层小吏没被牵扯到,他们也怕大佬都还了钱自己不还会被抓出去收拾掉。

总之,谁也没捞到好,但谁也没太吃亏。除了钱没了、把柄落在了皇帝手里,好像一切如常。

群臣忍不住开始回忆——我们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回忆起来了。

是长沙王殿下引导的!

自长沙王心声泄露以来,快四个月了。群臣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这家伙真的不知道他的心声会泄露吗?

他别不是故意的吧?!

桥松得意地嘲讽:

【不会吧不会吧?你们不会现在才发现我知道心声泄露的秘密吧?你们真以为自己装得很好吗?这都哪里来的自信?】

群臣自闭了。

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脑子可能不太够。

以前都听说朝中人精多,如今看来,当君上过于精明的时候,再人精的臣子也不够看。

他们还是太嫩了。

实岁八十多的桥松完全不觉

得自己是老狐狸在欺负小年轻。

朝中大部分臣子其实都不老,顶多四五十。仅剩的老臣不是年纪大了生理退化、思维变僵硬了,就是年轻的时候其实也不怎么聪明、纯靠熬资历熬上来的。

总之在祖孙三个面前都像是小绵羊。

原本还想挣扎的臣子决定躺平。

不需要靠什么女声的吃瓜,他们也能轻而易举地把臣子的老底全部揭掉,这种才是最可怕的。

只知道利用金手指的人没那么恐怖,没有金手指还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才是真正的狠人,叫人敬畏。

群臣有点相信长沙王口中【我祖父前世可是千古一帝!】了,寻常皇帝确实没这个本事。

可能是这次布局把他们吓狠了。

隔了几天有人主动来自首,交代了其他的罪名。

这方面的事情秦政还没开始查呢,也腾不出手来,准备以后慢慢查的。但是有人自首总比负隅顽抗强,秦政记下此事,让他回去当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