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二十一世纪的植物工厂就有利用这个技术将产量和成熟速度做到飞跃性提升的成熟案例,据说已经投产了。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就是成本有点高,咳。
现阶段的国家当然是没那个资金搞这些的,如今大棚种植都还没彻底推广呢。
不过有些概念提前拿出来,总归能加快发展速度。知青就觉得他们三个很适合去农大给教授打辅助,多提供一些新点子。
孙秀秀尴尬一笑:
“但是……但是我估计连最低分数线都考不上……”
人家总不能破格录取她个学渣吧?
曲小梅也移开了目光:
“虽然我们考不上大学,不过我们以后有机会了可以去农学院周围定居。到时候想办法结交几个信得过的教授,把我们的点子分享给他们。”
知青叹了口气:
“你们啊,好好学的话怎么可能至于考不上?就是不爱学习!”
他恨铁不成钢。
说着还瞪了眼一言不发的扶苏。
扶苏:?
扶苏虚心求教:
“你瞪我干什么?”
知青最生气的就是他不参加考试:
“我听说你都能给家里人辅导功课了,结果你不去考,像话吗?”
他看扶苏的眼神跟看非要往火坑里跳的失足少女也没什么区别。
扶苏:……
扶苏心道又是家里哪个小兔崽子出门泄密的?真是净给他添乱。
扶苏只好扯了个借口:
“没办法,我偏科。你别看我好像有些东西学得很好,但是别的科目真不行。”
正好家里人需要他指点的都是数学这种偏理科的学科,扶苏就理直气壮地说他只擅长理科,语文政治学得特别差。
77年高考也分了文理科考试,其中政治、语文和数学是必考,文科还要考史地,理科则要考理化。
扶苏张口就是“政治语文都不行”,一下子就把人堵回去了。
文理选哪头都不成。
知青气呼呼地离开了,不想和扶苏这家伙说话,气人。
孙秀秀惊讶地看着扶苏:
“我觉得你语文应该不差吧?”
一个人有没有文学素养,看他们的言行谈吐是可以看出来的。
这年头还有很多实实在在没上过学的人,不像后世不识字的人都少见了。来自后世的孙秀秀在村里转一圈,就能很明显地区分出谁读过书谁没有。
反正她看扶苏,觉得这应该是个学霸。
扶苏冲她眨了眨眼:
“但是我不想再吃学习的苦了,我这个人奸懒馋滑的,只想舒服躺着。”
孙秀秀秒懂:
“我懂你!同道中人啊!”
虽然知道不上大学不太好,可即便她能考上大学,她确实也是真的不想考了,骂她没出息她也认了。
反正她就觉得,世界上应该挺多像她这样大学毕业之后宁愿死也不想再上一回学的人。
何况,多少知青指望着通过这次考试改变命运?她既然没那么想念书,何必再去和别人争夺这难得的机会呢?
对她来说考大学可有可无,但是对别人来说这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人生节点。
商蔓则狐疑地看着扶苏:
“你老实交代,其实你是文科生吧?”
扶苏露出一个无辜的微笑。
是的,他全家都是文科生来着。文科是他家的强项,理科才是苦手。
不过文科生的身份也不影响扶苏当初进入金融专业深造,因为经管学院的部分专业并不只招理科生。
就是管招生的老师非常怨念,不懂他为什么文科成绩那么好,非要去学金融。学金融那你当初怎么不挑理科啊,真是浪费她感情。
扶苏:可能因为我物理化学学得烂吧。
金融只要数学成绩好不就行了?
孙秀秀也没去管扶苏到底是文科大拿还是理科大拿,她只在纠结一件事。
孙秀秀叹气:
“距离经济开放还要好久。”
现在是77年末,78年改革开放,但是当时没有进行经济开放。
是五月份先解放思想的,也就是教科书上出了名的那篇讲述真理和实践关系的文章发表。
然后是十一月份小岗村村民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十二月份,会议就召开了。
次年批准了粤闽两省的经济特区试点。
也就是说,最快他们可以在79年年初就去厦门响应政策,距离现在还有一年的时间,也可能更长一些。
毕竟她也不记得厦门开放是几月份。
孙秀秀甚至都不能直接说79年就可以开放,她还得含糊其辞说是“要等好久”。
一想到还要在村里种两年田……
孙秀秀痛苦面具:
“我这辈子没吃过这种苦。”
这搞得她都有点后悔没去考大学了,当然,也只是稍微想一想。
多吃一年种地的苦,总比多吃几年学习的苦要划算。村里比学校更需要她,她愿意帮村里种粮食,种田光荣。
曲小梅:……
曲小梅提醒她:
“你也可以假装要复习考大学,少去田里少拿点工分。”
扶苏心说这不错啊。
可是孙秀秀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不了吧,反正我现在也是跟着秦同志在搞试验田,其他地方的田地本来也只是农忙的时候去帮忙搭把手。”
村里对她已经很优待了,再偷懒就不合适了。
她这话一说,扶苏顿时觉得自己的思想觉悟也太差了。果然,像他这样的利己主义者,是当不了好人的。
反正换他是孙秀秀他肯定这么干。
扶苏没事人一样地告别了觉悟很高的善良女主,溜达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