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楚王很是震惊:
“他们怎么都造反了?”
楚王突然发现,他的叔伯兄弟们好像都很有野心。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只有他像个傻白甜,单纯想当个受朝廷重用的普通王爷。
他这搞得贾南风都舍不得杀他了。
本来杀楚王也是防止楚王势大威胁到自己,现在楚王根本没那个心思,还在尽心尽力帮她做事,她也就改变了主意。
贾南风郑重地任命他为大将军,让他带兵配合其他将军一起镇压叛乱。
楚王重新获得掌兵权,十分高兴:
“必不负皇后所托!”
然后像个快乐的大狗狗,出门撒欢干活去了。还不忘让人去给他王妃传消息,说自己很快就能重新获封封国,可以继续带他们娘俩过上逍遥自在的好日子。
楚王妃:……
说真的,楚王妃都做好楚王会身败名裂被处死的准备了。结果楚王真是傻人有傻福,一直活到现在还没死。
他身边那些搅屎棍倒是死了,没了搅屎棍带着他往歪路上走,他看着倒也稍微靠谱了点。
不过楚王妃还是觉得楚王想拿回封国的盘算是在做梦。
扶苏陪着阿父看沙盘。
秦政将几个代表将领的棋子放在不同的位置,和几路反叛势力正面对上。
扶苏说道:
“接连两年的大灾,去年是地震,今年是水患。这些人估计真以为朝廷拿不出军粮了,这才如此嚣张。”
没有粮食,军队能打又如何?
秦政微微颔首:
“成都王的封地在去年地震时受损并不严重,毕竟只是最初蜀郡山崩了而已,后续地震都发生在其他州。”
所以成都王不缺粮饷。
“水患也没有波及成都国,只稍稍波及了荆州。但今岁的粮食本来就还不到收成的时候,不影响长沙王往年存粮。”
北境的匈奴也是这个道理,风灾的危害还要等今年秋收才能看到。
扶苏回过味来了:
“朝廷为了赈灾,府库消耗严重。这几家虽然也受到灾害波及,却多是今年收不上来太多新粮。”
所以他们坐不住了。
要么坐等秋季时朝廷赈灾支援长沙国和匈奴五部,但那个时候不知道朝廷还能拿出多少粮食出来。
要么就一不做二不休,把朝廷干掉。虽然朝廷国库没有余粮,可好歹秋季会有其他州府送来税粮。
届时他们就可以率先供给自己,把其他州郡放在后头考虑。不像现在的朝廷,肯定是优先考虑辖下的正经地盘,再去考虑封国和外族部落。
刘渊与长沙王决定趁着自己现在还不缺粮食赶紧打仗,免得秋收后治下挨饿。所以他们确实也拖不得了,不成功便成仁。
扶苏轻笑一声:
“说得好像当真活不下去了似的,还不是为了自己的野心寻找的借口?”
这种说辞只要能说服跟着他们起兵的将士就行,否则突然说要打仗,将士肯定不乐意陪他们做掉脑袋的事。
劝人还是得落实到利益上面。
扶苏帮着父亲摆放棋子:
“赵王等人伏诛后,不少将领都归降了。晋初的名将大多都在我等手中,此战胜算极大。”
实际上晋朝压根不缺粮,贾南风在处理赈灾方面很有一手。她知道怎么精打细算地节省粮食,不然八年灾害下来,多丰厚的国库都撑不住。
而且别的王朝赈灾消耗大,多多少少有贪墨的缘故。
秦政和扶苏着重防备这一点,导致每每赈灾消耗的粮食都是实打实的。不至于一开始发下去的不够,后续还得再送一大堆。
这就省下来了很多粮草。
粮草充足,又有名将领兵。朝中的统治者不拖后腿,焉能不胜?
打仗这种事,名将的作用很大。好的将领本身也会降低兵力和军备的耗损,哪怕跟你打持久战也是不怕的。
扶苏数了数:
“我们想对付的藩王都蹦出来了,倒是省不少事。”
本来还想徐徐图之的,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些人着急往火坑里跳,实在是太配合了,没办法。
贾南风也觉得他们真是太配合了。
这种心想事成的感觉实在美妙。
她本来都在想还剩一个长沙王要怎么对付,结果长沙王看大家起兵他也起兵了。老天爷都站在她这一边,可见大晋气数已尽。
不过打仗的事情她不太懂,所以就不胡乱插手了。秦太傅说这些交给他,还表示会尽快结束战斗。
贾南风问为何。
秦政答:
“氐人首领最近不太安分。”
他预计最迟明年氐族就会挑衅西晋,所以先把这群内乱的家伙收拾了。
到时候氐族一看他们这么凶悍,战乱平息得如此之快,说不得就不敢发兵了。如
此一来,国内也可以继续积蓄力量,为后续征战塞外部族做准备。
贾南风立刻调度粮草军备:
“太傅缺什么直说便是,我一定全力配合。”
贾南风也知道,西晋面临的外敌和内患同样十分严重。如果她想成功篡位,少不得要把外敌也一并解决掉。
如此一来,她功勋卓著,哪怕篡位别人也只会说是她应得的。晋朝皇室解决不了的隐患她能解决,活该她当开国女帝。
秦政很快安排好了作战之事。
打仗他不在行,但他知道该派谁去打谁。为君者擅长用人就已经赢了一大半,多少皇帝都是栽在用人不当上的。
扶苏则跟在阿父身边充当狗头军师。
“我派人去联络鲜卑了,昭帝那边应该会协助我等抵御匈奴。”
八王之乱白热化的时候中原王朝一看就没前途了,鲜卑还乐意帮忙打匈奴。现在朝廷安稳,就更没有拒绝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