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扶苏微微颔首:

“是。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

先把汝南王收拾掉,关着不杀。查抄了他的封国,粮食这不就来了?如此一来,国库也不用出太多血。

何况之前抄了一波杨氏,本来就赚了不少,只不过大半好处让汝南王捞去他封地了而已。

扶苏匆匆进宫:

“皇后陛下,我们要快些行动了,不能慢慢制衣。”

贾南风听他说完,点了点头:

“先帝有一套冕服,可以拿去改一改,很快就能改成齐王的身量。回头翻案时也能拿它当物证,证明这不是齐王命人所制的新衣,是有人蓄意拿旧衣改制后栽赃他的。”

至于谁能拿到先帝的旧衣,作为先帝小叔的赵王就很可疑。他是长辈,年龄却和先帝相仿,关系说不定不错呢。

反正比起其他宗室,他更有可能出入宫闱,趁着先帝发丧偷盗过先帝旧衣。

贾南风会处理好里面的漏洞的。

扶苏点了点头:

“汝南王先囚着不用杀,这样才能做出朝中乱局一直不曾停歇的假象,借此麻痹地方。”

放任楚王和汝南王的人马对峙,叫楚王先关押汝南王为人质、令汝南王的其余下属不敢轻举妄动,看起来确实很像模像样。

等到朝廷翻脸诛杀汝南王时,就说是已经暗中布局结束,一举歼灭了剩余势力,所以不用再留他一条命了。

贾南风派人去动用了暗桩。

很快,楚王的心腹就得知有人向太保卫瓘打小报告,想劝卫瓘尽快处决他们。

岐盛和公孙宏大惊,决定提前动手。

既然卫瓘可能要撕破脸皮了,那他们定然要先下手为强。

于是找到了积弩将军李肇,告诉他楚王想要对汝南王和太保动手。但是楚王直接动手会遭人诟病,需要先拿到陛下的准许。

李肇知道他们是楚王心腹,不疑有他,答应了入宫求见陛下,替楚王弄到他需要的诏书。

见到贾南风和司马衷后。

李肇实话实说:

“汝南王与太保勾结,祸乱朝纲。楚王觉得如今是个好时机,请求发兵捉拿此二贼,还请陛下下旨!”

贾南风假惺惺地犹豫了一下:

“汝南王确实有不臣之心,可太保似乎并无大逆不道的想法?”

李肇不懂这些,还当楚王是想趁机排除异己,把和他不对付的太保一起收拾掉。于是他坚称太保内里藏奸,只是平日里伪装得好而已。

贾南风叹息一声:

“也罢,那便请陛下下旨吧!”

话虽如此,她却在司马衷写圣旨时玩了点小心眼。特意没有用真正的空白圣旨,拿了高仿的过来。

毕竟她未来是要栽赃楚王伪造诏书的。

李肇不知道如何分辨真假,何况他亲眼所见陛下书写,自然不会怀疑诏书有问题。拿到之后就匆匆离开了,不敢耽误楚王的大事。

出宫后,他将东西交给岐盛二人。

岐盛赶紧跑去找楚王:

“殿下!宫中传来密旨!”

夹在中间的岐盛和公孙宏堪称是两头骗,对两边都说是对方的主意,就这么瞒天过海,开启了针对汝南王司马亮的攻伐。

扶苏持着剪子将被太阳炙烤得枯败的枝叶减掉,遗憾地感叹了一句不知这花树秋季还能不能开花,别是被酷暑晒死了。

秦政喝下一盏加了冰片的果汁:

“怕晒死就让人搭个棚子遮阳好了。”

扶苏扭头冲他笑笑:

“还是算了,浪费布料。有那好东西还不如给流民搭个棚子呢,过段时间应该就有流民逃难到京都附近了。”

他轻哼了一声,心想汝南王的封国里还有个王府。这东西留着干什么?白浪费钱,可惜不能卖了换成粮食赈灾。

没关系,可以把王府里的财物拿去换粮。

扶苏眸光一转:

“王府遭逢大难,府中仆从惊惶,情急之下不管不顾抢夺财物后逃跑,也是常有的事情。”

到时候卖东西给富户贵族的时候就说不是官府查抄走的那些,是仆从窃走的,所以才会流落民间。

不然朝廷卖东西换粮很掉价的,这得是私人行为。

可是这些财宝不当吃不当喝的,只能拿去赏赐给臣下。臣下可不会拿粮食换,想要从世家手里扣点粮真不容易。

以后多的是仗要打,不节省点真不行。

秦政提醒儿子:

“悠着点,东西卖得太多,他们会察觉到不对劲的。”

仆从总不能把王府抢空大半吧?就算流落在外,也流落不了多少东西。

扶苏理直气壮:

“没关系,我会安排好的。”

谁说抢不了大半了?他多安排点人假装流民进去抢不就完了?仆从抢不走太多,流民可以啊!

至于流民为什么这么不要命,都是流民了,你以为呢?本来就有今天没明天的,一时受刺激发狂很正常。

第172章 司马家的血脉有毒

岐盛将圣旨递交给楚王。

楚王展开看了一眼,还想细细辨别真伪。岐盛以为他心中还有犹豫,连忙劝说大王赶紧行动,不要耽误了时间。

岐盛晓之以理:

“皇后殿下身边也没什么能用的人,汝南王势大,不知收买了多少人。要是再这么拖下去,难免走漏风声,到时候就不好处理了!”

楚王心知有道理,又听他说宫中派来的黄门郎在府内等候。既然圣旨是有黄门郎一起送来的,那就必然不会有假。

何况密诏密诏,就得秘密进行。验证真假少不得要叫几个人来协助,这样便失去了保密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