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之前朝中也有新贵不懂事,以为是她挟持了皇帝,还打着拥立陛下亲政的念头。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说什么先帝既然让陛下继位,或许痴傻一说只是夸张,实则陛下能够自己理政。
痴傻确实是夸张了,但要说他能自己理政那纯属做梦。
这一回贾南风可不给别人误会的机会,叫他们亲自掌眼看看陛下是个什么模样。别总是觉得她这人对陛下多不好,散布些囚禁君上的流言。
扶苏跟随父亲入宫。
和昨天差不多,他安安静静地坐在旁边,像个乖巧的晚辈少年人。若不是昨日已经展露过锋芒了,今天待在父亲身边,必然被衬托得天真烂漫。
大抵也是因为这个,当爹的总看儿子像个小孩子一样。
秦政将手边的糕点往儿子那一侧推了推,让他慢慢吃。大人说话,小孩子吃吃喝喝就好了,不用烦心。
扶苏冲阿父笑笑,果真无忧无虑地吃起点心来。
贾南风多看了两眼。
秦政与她谈起如今朝中局势:
“若在下所料不错,汝南王和楚王今年便会被处理掉。京中虽然还剩个秦王,却已经没了威胁。”
司马炎留下的三个辖制贾南风的儿子,楚王已经入局,秦王也已半残,淮南王的势力在江淮一带暂时威胁不到皇后。
现在就是挑拨汝南王和楚王互掐,坐收渔利,最后再软禁或者直接干掉秦王。
贾南风被点破了心思也不惊慌。
她笑吟吟地说道:
“看来我的计谋已经被先生看透了,那先生可知我接下来的烦恼?”
秦政颔首:
“汝南王一死,豫州兵马还需有人替你掌控。楚王手里的荆州兵马和秦王手里的关中兵马,也是一个道理。”
贾南风叹息:
“可惜,可用的大将太少。”
朝中自然是有厉害的将领留存的,但不一定能信得过。有些人被诸侯王拉拢了,有些人暂时没有站队。
贾南风倒是想拉拢他们,可她擅长治国和权谋,并不擅长识人和培植心腹。朝臣可比宦官难拉拢得多,有些男人就是天生看不起女子,不愿意给女人做事。
不是所有人都有邓绥的人格魅力,能够得到大量臣子的爱戴。
秦政反问:
“若是实在无人可用,殿下预备选谁接手兵权?”
贾南风实话实说:
“三州兵权,我怕是很难尽数留住。先帝为开国之君,他做出了将兵权下放给宗室的事情,旁人就会按照此举引为祖制。”
所以说开国皇帝千万不要乱开坏头。
把所有朝代扒拉出来细数一下,除了朱元璋没哪个皇帝跟司马炎一样乱搞的。
——而且朱元璋这么乱搞可没什么好下场,要不是他儿子朱棣争气,大明也就二世而亡了。
前头汉朝是没办法才弄的分封,一有机会就削藩了。后头唐朝的封王大部分属于荣誉称号,也没什么实打实的封国兵权。
他个晋朝夹在中间,虽然没给封国的行政权吧,但是司马炎还不如只给行政权呢。毕竟这样一来,八王顶多祸害一下封国,想要积蓄力量造反都得等封国慢慢征兵。
司马炎倒好,他给兵权。
这个兵权可不是封国的兵权,是一州级别的兵权。
相当于东汉末年各州刺史拥兵自重不搭理皇帝,晋朝不仅不吸取教训,还主动把各州兵权分猪肉一样分给宗亲,还各个都是亲近的宗室。
什么叫亲近的宗室?
就是勉强有资格抢皇位的。
这下好了,宗室随随便便就能带领一州兵马出去打仗。只要不搭理朝廷,那是想打哪里打哪里,根本不愁兵不够。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
司马炎他还给了宗亲辅政的大权,宗室是可以随便跑来都城搅风搅雨的。所以汝南王这么有恃无恐地架空皇帝,后头的赵王也有样学样,打着杀了皇后囚禁皇帝、自己当家做主的主意。
有兵马、有资格当皇帝、还被允许可以掌握监国权利的宗亲,你说没人压着的情况下他们会干什么?
不造反拼一把简直对不起晋武帝给自己提供的优渥条件啊!
贾南风真的很想骂人。
她可以理解司马家为了篡位几乎全家总动员,团结一致对付曹魏。篡位成功后不好直接卸磨杀驴,只能怀柔拉拢。
毕竟司马炎这家伙足足拖到十年前才把吴国灭掉的,那时距离晋朝建立都过去了十多年了。灭吴的时候宗亲也出了力,自然不能用完就丢。
但是灭完吴这家伙干什么了?
他什么都没干,沉迷享乐去了。也不说打起精神来再想法子削削藩,不然留着这么多辈分高的叔伯兄弟,大晋焉能有好下场?
司马炎就不,他就要享乐。他已经完成了一统天下的终极目标,他才不管后代皇帝会不会头疼他留下的藩
王烂摊子。
贾南风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收拾不掉藩王,干脆不收拾了,眼不见为净。
而且司马炎不仅在灭吴后摆烂了,他还在这个时候把匈奴贵族刘渊拎出来重用了。在他准备摆烂不管事的时候,他把匈奴人放出来掌权了。
贾南风:先帝别是匈奴派来的奸细吧?
当然,说司马炎完全不管事,那也是夸张了。毕竟他最后这十多年一直在忙一件事呢,就是纠结要不要废太子。
废不了太子就开始纠结要不要对付太子妃。
不对付吧,怕太子妃弄死他心爱的宝贝大孙子;对付吧,没有太子妃他儿子没办法坐稳皇位。
那叫一个愁。
但是无论他纠结哪一条,归根结底都是在和贾南风玩博弈,毕竟太子也是贾南风保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