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现在陛下和公子组队,一下子两位金疙瘩凑在一块儿。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这要是出了什么事,简直堪称一网打尽。
冯去疾很不赞同,但他不敢提出异议。
要他说,就该陛下和公子各自组个武将,公子身边不是正好有蒙将军吗?
组队报名的倒计时只有十分钟,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系统雷厉风行地抽选了活动参与者,根本没给大家叽叽歪歪的时间。
天幕很快出现名单——
【今日副本:校园规则怪谈】
【一号副本参与者:秦·嬴渠梁、公孙鞅,韩·韩武(韩昭侯)、申不害……】
【二号副本参与者:秦·张仪、司马错,齐·田文(孟尝君)、田忌……】
【三号副本参与者:秦·嬴稷、范雎,赵·赵胜(平原君)、蔺相如……】
【四号副本参与者:秦·嬴子楚、吕不韦,楚·熊元(楚考烈王)、黄歇……】
【五号副本参与者:秦·秦政、王翦,燕·燕丹、荆轲……】
【六号副本参与者:秦朝·嬴政、扶苏、蒙恬、蒙毅、李斯、冯去疾,六国·项梁、项伯、张耳、申阳、张良、仓海君。】
【七号副本参与者:秦朝·章邯、韩信、王离、涉间……起义军·刘季、萧何、项羽、范增……】
往后的扶苏没仔细看,就扫了一眼。
扶苏发现系统说的“大势力”好像是按照每个时期互相对峙的最大势力进行区分的,比如战国时期的大势力就是七国,其他小国不算在内。
所以系统抽取的时候,每个大势力国家至少有一队人被抽中,小国就随缘了。有的小国中了一两人,有的小国没中。
秦朝这边,大势力被分成了两股,秦朝和六国余孽,以及秦朝和起义军。匈奴可能是因为已经被蒙恬击退不敢南下的缘故,没有被算在内。
但是往后到了汉朝位面就不同了。
前期大势力是汉朝和匈奴对峙,后期是和地方军阀对峙。比如东汉末年,恨不得分出十八股势力来。
扶苏怀疑秦末的各位起义军估计也挺不爽的,他们又不是一国的,凭什么把他们归到一起去?
扶苏的目光定在阿父的名字上。
系统怎么回事?就他阿父一个用氏代姓,显得很格格不入啊,不能把他秦扶苏的大名写全吗?
算了,这也不重要。
扶苏扭头对蒙恬微微一笑:
“校园规则怪谈孤略懂一二,将军进去之后记得听孤指挥。”
规则怪谈一个搞不好就会淘汰,武将进去会稍微有点吃亏。不过能打的有时候也能大力出奇迹,所以有一两个武将傍身还是很有用的。
同一时间,秦政也皱起了眉。
这次的活动居然不是各界齐聚了吗?看样子是搞出了十二个平行副本,所以即便他和太子同时中选,也无法碰面。
看来只能各自为战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父子俩好歹去现代生活了十来年。无论是校园还是规则怪谈,都略有涉猎,这是他们的优势。
副本开启,所有玩家就绪。
一号副本。
公孙鞅与孝公一同刷新在教室中,不远处就是熟悉的魏国同僚们。双方尴尬地露出了商业微笑,魏人在心里疯狂思索公孙鞅怎么去秦国了。
自从秦人大出风头以后,各国都开始防备秦国。还没变法的秦国有苦难言,好在这个时期的秦国本来也在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一般不和外头来往。
倒是公孙鞅的到来让人惊喜。
也幸亏秦魏离得近,不然这么点时间还不够他赶到秦地的。
公孙鞅虽然之前游戏失败了,没拿到奖励。但好歹在天幕上露了脸,孝公便主动接见了他。
这次倒是没有经过屡次相邀的波折,公孙鞅结合着他见识过的秦王风采,直接精准地给出了霸道路线,令孝公惊喜不已。
所以第二天,孝公就和他组队,打包进入了游戏之中。
系统在抽取人选时,以智商型人才为首要目标。但很多势力选择了一文一武的搭配,导致玩家里也掺杂了些许脑子其实没那么好使的大老粗。
好在一直到汉朝时期,权贵间推崇的都是文武双全。所以只有汉末的大老粗多了点,前头都还好。
秦政带上王翦就很有心机。
王翦虽然是武将,实则老狐狸一只。比起其他尚且年轻还没那么稳重可靠的晚辈,老将军定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反观燕国……
燕丹和荆轲,打也不算很能打,聪明也不是特别聪明。中不溜丢、不上不下,秦政觉得燕国要完。
燕丹到底怎么想的,带荆轲组队?
六号副本。
扶苏和父亲成为了同桌,因为身材高大坐在班级靠后的座位上。他撑着下巴饶有兴致地观察前头的张良和旁边几桌的项家人,心里在
猜测献出第一血的会是哪个。
明知道上天幕会暴露自己反贼的身份,这几人还是报名了,可见不肯死心。
这几个似乎都是逃犯,还有更多的反贼暂时伪装成顺民和秦吏,堂而皇之地在秦人眼皮子底下晃悠。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估计是没胆子报名的。
嬴政的目光也扫过了这些人。
群臣会记住他们的长相,各地的秦吏也会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去捉拿他们。
进入天幕后身体会陷入沉睡,正是最好的时机。一旦他们藏得不够隐蔽,只怕等游戏结束苏醒过来时,已经身处大牢了。
倒是够有胆色的。
扶苏微笑着扭头对父亲说道:
“规则怪谈最重要的就是规则,父亲若看到任何记录了一条条文字信息的纸张,都要警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