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最好李纲把金军拦在开封不南下,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南边安安心心过好日子了。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李纲被噎了个够呛。
这还没完,风中隐约传来宋钦宗询问左右的声音,问的是之前派去城外大营的人回来没有。他们南归正需要大军护送,得从平定军里多调点精兵同行。
李纲:我有一句脏话快要忍不住了。
秦将闾看完热闹回来,正好撞见他父皇和大哥,就把缺漏的部分给他们补上了。
扶苏笑道:
“今日闹这么一出,倒是个好事。”
竟还有意外之喜,能让百姓亲眼看看赵宋皇帝是个什么货色,这对他们后头推翻宋朝非常有利。
感谢不知名的好心人,帮他们通知李纲来拦人。
等等,刘彻跑哪儿去了?
扶苏后知后觉:
“今日好像没见到武帝出来。”
始皇无奈:
“你这个时辰才起来,自然见不到。”
刘彻可没赖床,一大早就出门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大家回到客栈等了片刻,才等到对方回归。
始皇问他:
“消息是你传给李纲的?”
刘彻得意一笑:
“朕早起出门闲逛,正巧看见宫门口有车队停驻。”
为了去南边也能过上好日子,徽钦二帝让人拿了不少财帛装车。因为之前就一直闹着想走,好多东西都提前装好了,现在临时出发也不会手忙脚乱。
就是车队有点长,所以前头刚出皇宫,后头还有一大堆在宫中等待。刘彻意识到皇帝这是要逃,就起了坏心,故意去找人通知了李纲。
然后刘彻自己就溜达去了平定军大营。
他说他已经安排好了:
“有城中这出闹剧,回头平定军兵卒不肯跟随皇帝做逃兵,陆陆续续离队归来,也算合情合理。”
毕竟这些儿郎都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心,不愿意做缩头乌龟也说得通。
皇帝下令让他们跟随,他们无法抗旨不尊。可心里实在难安,最终选择潜逃回来,也是一片好心,如何能苛责他们呢?
刘彻还说:
“等软骨头皇帝被抓了,朝中肯定有愚忠的臣子认为是他们逃跑导致皇帝身边护卫不足。”
始皇秒懂:
“士兵一心保卫京城和百姓,朝中高官却因为南逃的皇帝指责他们。士兵寒了心,将领也寒了心,造反天经地义。”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愉快。
刘彻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英雄所见略同。”
扶苏冷不丁问道:
“所以武帝为什么大早上起来去皇宫门口溜达?”
刘彻:……
地府众人:
“对啊,武帝怎么恰好就溜达去了皇宫?”
刘彻若无其事地放下茶盏:
“到朕习武的时辰了,朕失陪。”
秦将闾看他走了,傻乎乎地挠挠头:
“所以到底是为什么?”
有没有人给他解答一下?
最后是他亲爹嬴政答了:
“他看热闹去的。”
别看刘彻嘴上说得多么深谋远虑,好像在看到车队的一瞬间就已经安排好了后面三四五六步。
其实一开始刘彻就是单纯地给赵宋皇帝添堵,才故意通风报信。这段时间隔三差五就会出现李纲堵住想南逃的二帝苦苦劝说,搞不好每回都是他刘彻在传消息。
扶苏无语:
“他还真不怕两人被李纲劝住了,干脆不跑了。”
刘彻:反正你有说服类的技能,大不了让你再去用一次。
不过方才出城的好像只有二帝和他们的妃嫔儿女。
这怎么能够呢?
扶苏连忙招来负责舆论的兵马俑:
“加把火,把二帝离京的消息传给京中那些宗室和权贵们。”
多跑点,最好主和派和投降派全都跑了,城里不要留任何一个拖后腿的。
接着又让另一个兵马俑去京郊大营:
“之前安排好的队伍可以行动了,堵在南逃的路上抢劫财物。别让他们带走一文钱,免得便宜了那些金人。”
扶苏特意组建了骑兵队伍,让他们打扮成马匪的样子,就等着劫掠这些皇亲国戚。
秦将闾忍不住问:
“大哥你套路怎么那么多?”
居然还有假扮劫匪的戏份。
扶苏没搭理他,只催促兵马俑们赶紧去行动。
不到午时,得到消息的软骨头们就已经匆匆收拾好行囊出发了。官家跑路居然不叫上他们,就不能提前通知一声,大家一起走吗?
因为时间太急,这群人就没来得及带走太多东西。再不出城搞不好就追不上皇帝了,而且现在要出城的人太多,
城门口有点拥堵。
刘彻对此十分上心,甚至还亲自去城门指挥兵马俑给他们疏导交通,生怕他们跑不出去。
秦将闾点评:你人还怪好嘞。
李纲已经懒得管他们了,跑吧跑吧,反正他死战不退。这群人根本指望不上,跑了也好,免得战时指手画脚,打到一半非要投降议和。
南逃的人想得都很美——金军还没到,而他们有马车可以赶路,肯定能在金军抵达之前就逃出很远。
然而谁都没想到,跑出去没几天,他们就遭遇了劫匪。
骑着高头大马的劫匪不仅抢走了他们的钱财车马,还抢走了他们的妻儿老小。徒留一群男人在风中面面相觑,被留下的不是青壮就是有官身的老者。
这年头劫匪的马都要比官府的健硕,简直没处说理去。
身无分文还没了代步工具的他们一时间迷茫起来,是继续往南走,还是调头回京?可是他们之前赶车走了几天,已经距离开封很远了,走回去万一遇到金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