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伏完便想着自己可以借汉帝的手打压吕布,届时不仅自己得了实惠,还能卖司徒一个好,一举两得。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结果吕布仿佛根本不把秦司徒放在眼里的样子,也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还居功自傲,认为皇帝能得到解救多亏了他。

让吕布演别的不行,演恃功而骄可太擅长了,毕竟他本来就是这样的性子。

吕布得意地踢了伏完一脚:

“连秦司徒都要笼络我,你说这件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再有下次,本将军扒了你的皮!”

这件事过后,伏完消停了一阵。

可也只是表面消停,私下里到底记恨上了吕布。且伏完看见了吕布的威胁,意识到不除掉此人,陛下的皇权永远受人掣肘。

不过伏完心里也生出一个疑影来,吕布这么嚣张,真的不是秦司徒纵容的吗?

伏完上门试探了始皇一二。

当时始皇正拿着奏章蹙眉沉思,看起来很是烦恼的样子。

伏完没瞧出演的痕迹,过来搭话时又偷觑了一下奏章内容。发现里头说的是吕布的副将蒙英独自领兵在外,支持了乌程侯之子孙策夺取扬州。

如今扬州明面上在孙策手里,私底下恐怕掌握在吕布手中。难怪秦司徒会皱眉,想来是在为吕布手伸得太长而头疼。

始皇:不,朕在思索太子今日跑出去玩了那么久,怎么还不回来。都快到晚膳的点了,他不该早点回家陪阿父用膳吗?

伏完看到了自己想看的,扯了一堆废话就告辞了。

离开之后便联络起朝中臣子来,密谋想要把吕布干掉。他还去劝说刘协,对刘协危言耸听,扩大吕布的威胁。

刘协左右为难:

“吕将军多次救朕于水火,哪里就有不臣之心了?”

伏完便举例韩信:

“昔年淮阴侯恃功自傲,因高祖不曾满足他的贪欲,他便干脆起兵造反了。”

刘协:?

刘协怀疑伏完把他当傻子糊弄。

他虽然因为以前都是傀儡天子的缘故,读书不是很多。但有些历史记载他还是看过的,并不是别人胡诌他就会信。

恰巧,韩信这一段他听梓桑分析过。

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此事并无定论。

虽然太史公的《史记》中写了他谋反,但整个过程记录得漏洞百出、十分儿戏,有数个非常明显的bug,实在难以服众,更像是统治者编纂出来安抚众人的说辞被记录了下来。

何况就算韩信真的谋反了,也不是一句“韩信太过贪婪”就能盖棺定论的,说得好像刘邦清清白白一样。

伏完为了强行给吕布安一个功高震主会造反的罪名,把他往韩信的故事上套。显然打的是以韩信这个被诛杀的典型作为例子、震慑刘协的主意,告诉他吕布有像韩信那般造反的资本。

说白了,就是伏完觉得不管韩信和吕布是否清白,刘协站在皇帝的立场上肯定都会忌惮这样的将领。

那么说辞是否有漏洞就不重要了,合格的政治生物并不会管真相如何,只会意识到这个说法对自己有利,而后选择赞同。

奈何刘协并非政治生物。

好在刘协到底跟着太傅学会了一些成年人的社交方式。

他没有直接驳斥伏完,勉强点头赞同了伏完的说辞。扭头就叫了扶苏过来,和他亲爱的梓桑吐槽伏完此人莫名其妙。

刘协忍不住怀疑:

“伏完是不是没有当上执金吾,这才记恨吕布,刻意中伤?”

扶苏点头赞同,心里则想着这个皇帝已经彻底被自己忽悠瘸了。那么接下来,他和阿父的动作就可以大一些了。

第79章 始皇:一切尽在掌握

伏完以替皇帝做事的名义,招揽人手,想要干掉“挟持陛下”的吕布,同样嫁女给了刘协的董承积极响应。

不过现在的董承除了有个已故的汉灵帝母亲董太后做姑姑、勉强在刘协面前有点脸面之外,其他就没什么特别的了。

历史上,他好歹还护送过刘协东归,又以军功拜为将军。如今,却只能跟在伏完身后做事。

赫赫有名的“衣带诏”事件便是刘协对曹操不满,将血书秘密交于董承。董承藏于衣带间,出宫联络众人反曹。

可惜事情败露——毕竟大汉有个密谋必定泄密的debuff存在,无人幸免——曹操得知此事将董承一干人等诛杀,包括已经怀孕的董贵人。

这件事引起了伏皇后的畏惧,生怕自己也步了董贵人后尘。

所以她吸取教训之后,不仅没有选择乖顺下去,还悄悄给父亲伏完写信,希望伏完能诛杀曹操。

伏完并不敢轻举妄动,拒绝了女儿。

然后果不其然,这件事也暴露了。

当时伏完已经去世,而且伏完也没有行动。然而没用,曹操依然把伏皇后和她的兄弟宗族、所生的两名皇子一并处死,伏

氏遭到灭族。

伏完泉下有知,估计得怄死。他都拒绝了还要遭受女儿牵连,实在惨得不行。

这次换成伏完主导,董承辅助了。不过换谁也没用,刘协并不打算诛杀吕将军,压根没有配合他们下诏书。

他们这点小动作又瞒不过始皇的耳目,于是不多时,始皇就把他们的党羽摸了个七七八八。

始皇思索片刻:

“人还是太少了。”

他不信朝中有二心的臣子就这些。

伏完的党羽里,有单纯对吕布不满的,有真心忠于皇帝、为陛下分忧的,也有想要借此谋夺利益的。

但无论是这三种的哪一个,都是始皇一党的敌人。哪怕一网打尽,也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