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虽然自汉武帝起,中尉的职权开始被多个校尉瓜分,执金吾早没有当初的中尉那么显赫了。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但再不显赫,它也掌管了都城卫兵。这个职位非帝王心腹不能担任,因为一旦它与旁人里应外合,迅速就能让都城易主。
伏完并非始皇一脉的人,倘若他当上了执金吾,他就可以抢占先机。如果伏完想和始皇对着干,便能借用手中卫兵先发制人。
始皇闻言眸光一冷:
“伏完的胃口倒是很大。”
扶苏颔首:
“刘协年纪还小,又是情窦初开的岁数。他刚识得情爱滋味,身边姬妾不多。伏寿之母又是桓帝的女儿阳安长公主,他与伏寿有些亲戚关系,自然格外亲厚一些。”
又是表姐又是宠妃,刘协身边没几个亲近之人,难免对伏家亲厚不少。好在扶苏这两年和刘协打下的交情也不是假的,并不担忧这个。
扶苏先以外戚之祸劝说刘协三思,前一个掌控都城禁卫的还是大将军何进。
何进是何太后的兄弟,一时脑抽引了董卓进京,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陛下得引以为戒。
而东汉历史上外戚引起的祸端,远不止于此。刘协如今是看着觉得伏家乖顺,焉知他们得势之后不会是下一个何家?
再说句难听的,东汉皇帝大都短命,反反复复上演太后垂帘听政倚重外戚的戏码。刘协又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伏完还有个公主娘。
当然,不好直接和刘协说你不一定能活多久,而是委婉暗示。
刘协大概也是被祖上先帝们的早逝搞怕了,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况且伏完的母亲是桓帝的女儿、他爹灵帝的堂姐妹,他和伏寿严格来说不算特别亲厚的亲戚。
桓帝一脉到底因为无嗣,不得不把皇位拱手让给了旁支。阳安长公主心里自然不会高兴,说不准打着等女儿生下儿子之后扫除障碍的主意。
说真的,东汉皇帝大都死的早这种事,在有心人看来真不一定是巧合。
刘协最近不知道跟太傅学了什么,被灌输了一脑门子的阴谋论。他私下和扶苏讨论会不会是那些太后都想自己执政,所以才暗害了丈夫。
扶苏哪里知道他们汉朝的隐秘,扶苏还觉得说不准就是他们老刘家的刘秀这一支天生基因不好呢。
不过刘协在这方面多疑对扶苏来说总归是件好事。
于是扶苏就着重渲染这一部分,提醒他防备一点伏家,免得阳安长公主也让她女儿来这一套。
扶苏见刘协还是很喜爱伏贵人的,便只把矛头指向伏完和长公主。说贵人自己未必清楚情况,但她的父母不得不防。
一个是外戚,一个是公主,都有掌权的可能性。汉朝往前数,公主掌控朝堂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随后扶苏又提出另一个解决方案:
“执金吾不可随意册封,不如换成其他校尉。”
他说直接让伏完一步登天当上最高的执金吾不太合适,空降也容易遭人嫉恨。
执金吾下属有八校尉,分管皇都中不同区域范围的兵权。随便挑一个给伏完,等伏完干得不错,忠心也得到检验以后,比可以顺理成章地升职。
扶苏还提醒刘协:
“现任执金吾乃是吕布。”
吕大将军功勋卓著,又忠心不二。你把人家的官职抢了换给自己爱妾的父亲,说不过去吧?
刘协被这么连消带打的,哪里还能说出拒绝的话。他想着等以后有更高的官职空出来给吕布了,再把伏完扶上去也不迟。
始皇听完皱眉:
“刘协什么都不懂,就敢随意插手官职任免。”
很多时候,皇帝任免官员都要考虑多方情况。不仅是这个人是否能胜任,还要看他的身份、势力等其他条件,是否合适。
当初始皇让吕布担任执金吾,就是留个后手作为防备。
一来吕布知道始皇的真实身份,是汉朝这些武将里唯一一个绝不可能背叛始皇的。
二来吕布威望足够,比大秦来的武将们更能坐稳这个位置。
三来吕布脾气暴躁,正常情况下没有人敢抢他的位置,惧怕引来吕布的报复。
四来吕布有多次背主的先例,倘若有心之人想要做点什么,就很有可能会私下拉拢吕布,到时候吕布能反手把消息报给始皇。
如今,第三个后手就用上了。
扶苏以吕布的脾性吓住了刘协,让刘协打消了抢吕布职位的念头。就是不知道伏完为何如此大胆,敢和吕布争锋。
莫非是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有恃无恐?
扶苏眸光微转:
“吕将军到底是不肯吃亏的性子,让他去试探一下好了。”
当天下午,吕布就在太子殿下的授意下来到伏家,直接闯进宅中,把伏完拖出来打了一顿。
吕布冷笑:
“就是你想抢本侯的官位
?就凭你?”
伏完都被打懵了,万万想不到如今陛下都掌握了实权,他吕布还敢这么嚣张,直接上门打人。
吕布不屑地看着他:
“陛下确实掌握了实权,但你也不看看他的实权是哪里来的。要不是本将军带兵攻回直隶,他还是郭李手里的傀儡呢!”
伏完气得发抖:
“即便如此,那也是秦司徒的功劳,与你吕布有多少关系?!”
如果是秦司徒要动他,那他无话可说。可这吕布之前还囚禁过秦司徒之子,伏完不信他和司徒关系如此亲密。
正因这一点,伏完才猜测秦司徒是不是也在暗中提防吕布。只是他不好和手握重兵的吕布撕破脸,才一直拉拢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