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因有了共同的敌人袁术,曹操和袁绍、荀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暂且引而不发,先把袁术打了再说。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袁绍打不到袁术,干脆把目标放到了豫州上面。
豫州如今正乱着,刘备这个曾经被表为豫州刺史的人趁机跑去了豫州,试图收复此地。袁绍当然不愿意给他这个机会,干脆借道直隶,绕开兖州去进攻豫州了。
刘备没能捞到徐州,但他到了豫州还是挺受欢迎的。豫州前几年遭受袁术的横征暴敛,大家日子难过,听闻刘使君仁德,想来他当州牧一定比旁人更合适。
眨眼间,各地就又换了目标开战。
中兴元年也是一个不太平的年。
刘协被这波谲云诡的局势弄懵了,不明白他的爱卿们怎么又打起来了。
尤其是袁绍,为什么莫名其妙隔着兖州也要跑去打汉室宗亲刘备?
扶苏叹着气解释:
“袁本初有吞并一方的野心,只青州和冀州并不能叫他满足,自然会打上豫州的主意。”
刘协有些迟疑:
“可那刘备身上的豫州刺史,也是诸侯自封啊。”
自己这个皇帝还没说要让谁当豫州刺史呢,这群人倒是抢得欢。刘协回过味来了,袁绍是不是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扶苏说这样也好:
“袁绍野心勃勃,正可消耗他的兵力。等到他们两败俱伤,陛下就可重新任命一个刺史过去了。”
刘协恍然:
“也对,那就这样吧!”
言语间完全没觉得让刘备也成为两败俱伤之一有什么问题,汉室宗亲怎么了?汉室宗亲也不一定是向着他的,伤了就伤了。
东边的热闹,西边是凑不上了。
刘表心里有点不高兴,这一天天的怎么都是事?袁术什么时候闹腾不行非要这个时候闹,他的兵力还牵制在益州出不来,都不能分一杯羹。
扬州这块肥肉谁不想要呢?
不过想想益州也是块大肥肉,刘表又舒坦了一些。
他是舒坦了,益州的刘璋不舒坦。
刘璋本来是想消耗掉直隶兵力,才提出让直隶派兵支援的。结果小皇帝倒好,自己不派人,让刘表替他出征。
这下好了,直隶那边毫发无伤,自己这头却要提防兵强马壮的荆州兵。偏偏人家是拿着朝堂诏令入益州的,刘璋还不能不管不顾地把人轰出去。
刘璋忍了又忍,才没和来者不善的刘表打起来。
他在部下的建议下,引着荆州兵当马前卒,替他们应对各地叛乱,妄图借此消耗掉双方的有生力量。
可惜刘表也不傻,故意和他推脱。两边互相拉扯,谁也没能讨到好。
等到打完仗一算,荆州和益州都耗费了不少钱粮。没人吃亏,也没人占便宜。
但益州毕竟生的是内乱,这就代表刘璋手下的兵力本身就是不充足的。若非荆州兵远道而来,两边就要形成巨大的差距了。
如今差距不多,可架不住荆州可以不断提供支援啊。
刘表一看时机到了:
“调转马头!给我去打刘璋!”
辛辛苦苦这么久,为的就是这一天。
外头的袁术也太不经打了,先被曹操打了一波抱头鼠窜,又被已经当上扬州刺史的孙策打了一波丢盔弃甲。
短短一年不到,袁术就快无了。
眼看着袁术这里已经没有了油水可捞,刘表也没办法。他本来还想留点兵力看能不能去扬州蹭点好处,现在只能一股脑投入到益州的战局之中。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屯兵在入蜀要道的直隶军队早就悄无声息地拿下了益州北部。趁着两个刘氏宗亲互殴的时机,正要大军压境包抄过来。
面对刘协,扶苏的说辞是:
“益州战乱已经平定,但荆州刺史有兼并益州的野心。刘璋不能敌,我等须得出兵支援他。”
刘协疲惫地叹气:
“朕就知道,朕就知道外头这些诸侯没几个是好的。之前刘表那么听话,就像起初的袁绍一样听话,朕便怀疑他是不是也和袁绍那般,其实另有打算。”
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扶苏微微颔首:
“所以这在外头拥兵自重的诸侯,还是得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撤换了。换成朝中派去的人,必然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刘协想起这些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的老臣们,深以为然。比起外头那些诸侯,确实是这些臣子更加忠心。
比如之前惨死的马日磾,听闻就是因不肯投靠袁术,一心向朝廷,才呕血而亡的。
刘协越是长大,越觉得朝堂水深。就自己这点能耐,什么都管不好,他现在一看到奏章就觉得头晕目眩。
只好抓着扶苏的手托付道:
“这些事情都得你们费心了,新的刺史人选朕没有头绪。”
扶苏做出于心不忍的模样:
“陛下还年幼,才会学得吃力,等日后就好了。”
刘协摇头:
“你不要哄朕了,朕自己知道自己的能耐。等过两年朕有了太子,好好培养还靠谱一些。”
别看刘协才十五岁,其实早在数年前他就已经有后妃了。当时还是董卓当政,不过那会儿他还是个孩童,也就是走个流程。
总之刘协如今年纪还小,太子估计得再等等。
扶苏告别刘协后,回去和父亲商议:
“如今凉州的马腾韩遂、并州的公孙瓒、扬州的孙策,都已经被我等收服。益州即将归顺,交州那边不必烦忧,只剩中原几州了。”
别看荆州被益州消耗了不少兵力,实则不会影响刘表在荆州的地位。所以要拿下荆州,还得再布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