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韩王回去越想越气,便开始频繁生出小动作,和楚赵等国通起信来。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大秦反倒没什么动静了,孝文王接受了扶苏的建议,决定先等白起把病养好。
孝文王还说:
“先王曾言没有白起他照样可以灭赵,如今看来显然不可行。人还是要服输的,不可太过自负。”
秦稷:可恶!他拉踩寡人!
亲爹没了之后,孝文王着实有点嘚瑟。趁着没人管,狠狠出了几口这些年被父亲欺压的恶气。
每每这时,扶苏总会很捧场,夸赞大王比先王更加英明睿智。
不过这可苦了另一个秦柱,天天被他爹堵门质问你个不孝子是不是彻底不把亲爹放在眼里了。
秦柱:拉踩你的是他!你找他去啊!关寡人什么事!还有扶苏那个臭小子!是他带头附和的!有本事你找扶苏算账!
扶苏此时正在和阿父看魏国的好戏。
反间计还是很有用的。
信陵君本就因偷虎符的事情心虚,之前强撑着不率兵回魏,已经彻底得罪了魏王。后来魏国被秦兵攻击的时候,魏王明显恼怒了,放下狠话说他再不回来就不用回来了。
但信陵君依旧没赶回去。
他已经打听到魏都大梁里都在传言他有不臣之心,恐怕准备夺取王位。
信陵君不清楚魏王信了没有,可无论对方信没信,他都不敢回去了。万一魏王当真信了,他回去岂不是要命丧当场?
历史上信陵君就没回去,派了手下将领把大军带回国,自己留在赵国猫着了。直到后来魏国被秦将蒙骜打得嗷嗷叫,魏王亲自派人请他回来帮忙,他才终于回国。
当时秦魏还在交战,赵摎尚未回国。十万魏军回程驰援,赵摎也没干看着,逮到机会给了他们一个痛击。
之后赵摎就非常迅速地带人跑路了,免得留下来被反应过来的魏军合兵围攻。
接着在回来的过程中,顺便欺负了一下韩国。
现如今秦军彻底停战休整,魏国的好戏却没有结束。魏王发现信陵君没回来,那叫一个气。
——寡人让你回来,你不回来。寡人威胁你如果不回来,以后就别回来了,你还当真准备在赵国住下了。
你信陵君是不是不把寡人放在眼里?
魏王认为,他落了这么大一个面子,所有人都听说了他的爱妾为了别的男人偷他虎符,他脸都丢尽了。
为了找回面子,信陵君就应该主动回国向他请罪。
这样他意思意思惩罚一下对方,再说两句“下次直接问寡人要虎符即可,无需如此行事”的粉饰太平之言,事情也就过去了。
毕竟信陵君私自出兵的行为,虽然违背了他的想法,可到底打了胜仗。他们魏国不仅没有损失惨重,还因战胜秦国而打出了威名,也算是件好事。
结果被信陵君这么一搞,功劳全是信陵君一个人的。他魏王就是个畏惧秦国不敢开打的缩头乌龟,还是个疑似被绿了的缩头乌龟,真是越想越气。
扶苏看着木片上的小字:
“魏王干脆把信陵君的家眷一起打包送去了赵国,还说寡人不忍见你们亲眷分离,不必谢过寡人。”
始皇:……
这是彻底不准备让信陵君回国了吧?
魏王真是个人才。
你还别说,魏王这个说辞还是非常体面的。他也没动信陵君的家小,六国众人听闻都得夸他一句大气。
信陵君本人应该会很惶恐,意识到这是撕破脸了。
其实魏王的爱妾帮信陵君并非因为什么情爱的缘故,是那女子有一个杀父仇人。除了魏王之外很多臣子都尝试过帮她报仇,但均未成功。
直到后来某次,她向信陵君哭诉此事。信陵君替她斩杀了那名仇人,自此她便发誓要为信陵君效死。
所以信陵君一开口提窃符,她就答应帮忙了。
这件事只能怪魏王自己,他要是早帮爱妾报了仇,哪有信陵君出力的机会?
信陵君能随意斩杀的人,想来对魏国也没什么要紧的,魏王如何不能处决呢?只看他愿不愿意费心罢了。
扶苏对此很是无语:
“六国果然没什么法度可言,信陵君随便杀人,随便窃符,随便以君王的名义下达指令。事发之后魏王还不打算计较,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大秦,肯定要挨个清算的。”
没有法度,国家就要乱套了。
不过目前的大秦也没有好太多,只是矮子里拔高个。比如昭襄王想杀白起,就可以不找理由随便杀。
但君王下令杀人,和信陵君派门客去行刺,这是两个概念。
怎么?他信陵君也有君王的权利?
始皇拿起其他记录了信息的木片查看:
“没有纸还是太麻烦了些,吕不韦派人造纸,造得如何了?”
扶苏回答:
“还要
几个月才能出成果。”
古代造纸周期有点长,尤其是要造出便于书写的纸张。如果只追求勉强能用的话,倒是可以加快速度。
父子俩不太着急,就没怎么催促。
如今已经到了春季,万物竞发。
始皇终于能换下儿子特意给他准备的毛绒冬衣,穿上轻便一些的衣衫。而后一起出门踏青,去咸阳四处转一转。
扶苏还特意牵了条小狗:
“李斯以前就喜欢带狗出来撵兔子。”
始皇看了一眼那狗:
“李斯如今应当在韩国做个小吏。”
李斯年轻的时候做过掌管文书小吏,后来为了抱负,辞去官职,拜荀子为师。待到学成出师之后,便决定前往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