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有着赵美兰男人在其中担保,大家也不怕她有问题,给她的价格也不错,只收了不到五十块钱。本文免费搜索: 打开它

对农村人来说,这也算一笔大钱了,可这五十块钱能让全家人一冬天没那么冷,幸福感大大增加,甄臻觉得挺值的,再说这种碎煤比矸石好,烟小不呛人,想想都舒服。

去年盖房子时在她屋里留了一个壁炉,大家都说不实用,农村人哪有搞这个的,入秋后甄臻用木柴烧着试了一下,效果竟然不错。

烧木柴总比烧煤省钱,农村人缺什么都不缺木头,山上那不要钱的木头多着呢,劈好晒干就行了。

虽说要花费劳动力上山砍柴,可她别的不多就儿子多,指挥儿子去干就行。

这半年多,她空间的蔬菜消耗了不少,过冬前就叫孟大国去拉了一车大白菜放在地窖里,为的是防止家里那五只鸡把白菜叶给啄漏风了。

奶粉囤了十五包,足足叫赵美兰周旋了一个月,又从空间里拿了不少东西出来交换,才把这事给搞定。

三娃也开始吃辅食了,奶粉供应不上,断掉也没太大问题。

但甄臻还是备一些,打算等开春暖和天,再让俩娃娃断奶粉,不然天寒地冻的,孩子要是生病可就得不偿失了。

米面她不缺,大队里又分了小一百斤,但也做做样子,拿了几百斤出来。

土豆、萝卜、粉条、大葱、红薯,也都是过冬必备,能买就多买点,总不能天寒地冻再去街上买菜吧?

红豆、绿豆、红糖、冰糖、盐、油也不可或缺。

甄臻空间里的红豆和绿豆吃得差不多了,她就叫孟大国去供销社买了一点,留着冬天煮粥,做豆沙馒头吃。

大丫爱吃的桃酥、糖、炸果子、馓子之类的也都买了点,不能叫孩子馋着不是?

至于最重要的猪肉,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过年前孟家正好杀猪,预计这猪能长到三百来斤。分给村民后,剩下的猪肉、大骨、猪血、猪下水,孟家想怎么吃怎么吃。

焦蕙兰今年是越发自信了,身上卑怯懦弱的气质散去,渐渐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女人。

她端了两百多斤白菜和两百多斤雪里红芥菜出来,打算腌菜。

“娘,雪里红和芥菜我都会做,这大白菜怎么做呀?”

这个甄臻会做的,她学过做延吉辣白菜,做出来的辣白菜不说一顶一,至少味道是过得去的。

冬天能吃的东西实在少,她想备一点。

“我要的辣椒面、大蒜生姜、苹果梨备好了吗?”

“都给您备着呢。”焦蕙兰就笑,婆婆真是点子多,什么都会做。

甄臻笑着坐下,拿木桶有条不紊地做辣白菜,可别说她做出来的辣白菜味道十足,焦蕙兰尝了一口就觉得很下饭,冬天吃这个真是相当不错的。

白菜和酸菜腌好了,焦蕙兰想灌香肠。

甄臻没让,开春时有一批香肠叫老鼠给啃了。

老鼠忒可恶,这啃一口那啃一口的,把好好的香肠给糟蹋了。

她打算等过年前再灌,这还没到腊月呢,急什么,有的是时间准备呢。

但过冬的衣服得准备好了,去年给大丫做的棉袄还能穿,今年又给大丫做了两件棉袄,两件棉裤,两双棉鞋,又织了一顶帽子一条毛线裤。

二丫还不会走路,也给做了两身。

三娃两身,空间里不用的毯子拿了一个出来,剪剪切切,做了两个盖毯,天冷时包在衣服外面抱着,比什么都保暖。

给焦蕙兰和陶爱红各做了一身衣服,别看陶爱红平常嘀嘀咕咕的样子,一到有好处占时,那是比谁都高兴,穿着新衣服站在镜子前美了好几天呢。

去年结婚时甄臻给她做的三身衣服,娘家都给她扣下了,说是要给她哥娶老婆用,平时她不如焦蕙兰勤快,人又作,一件新衣服没混到,要不是甄臻给她做件新的,只怕要穿旧衣服过年呢。

甄臻又给孟二勇织了一件毛衣,孟二勇盼了一年可算给等到了,喜滋滋地摸着胸口对孟大国炫耀,说这新衣服穿起来就是舒坦,可把孟大国气的不轻。

她没给自己准备,倒不是舍己为人,主要是不想被这年代的审美给同化,这是她最后的底线了。

她穿来前才25岁,忽然要她穿三四十岁的衣服,她怎么高兴的起来?

谁知焦蕙兰当晚就给她拿了件红色的大花棉袄出来,还非要甄臻给套上,又一脸得意地拿了一双大红色的毛线棉鞋出来。

“娘,这是我给您做的,可比苟子娘和翠花婶那棉袄好多了,保管您出去时把她们给压下去。”孟大国说。

俩人强行帮甄臻给套上了。

甄臻望着镜子中的自己,简直无语凝噎。

苍天啊!大地啊!一下子从回村前变成回村后了。

她不得不穿着带儿媳出去显摆了一圈,还得装出满意的模样,谁问起这衣服都要夸两句儿子儿媳

孝顺。

这衣服可叫张翠花和苟子娘羡慕坏了,一个说时尚,一个说潮流,夸得焦蕙兰彻底迷失自我,扬言要再给婆婆做几件,被甄臻给拦下了。

显摆完,回家后甄臻就把衣服脱下来,整整齐齐叠好放入柜子里。

孟大国问:“娘,新衣服您怎么不穿呀?”

甄臻笑容满满:

“你和蕙兰给娘做这么好的衣服,娘一时间觉得不真实,这衣服真好啊!又保暖又好看,娘怕把新衣服给穿坏了,还是脱下来留过年走亲戚再穿。”

孟大国就给焦蕙兰使了眼色,回房后就夸上了:

“还是你了解娘,做的衣服真好看,那老棉鞋也不错,看把娘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