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甄二哥就不高兴了,“自家舅舅送东西,说谢谢就太生疏了。本文免费搜索: 奖励一把 ”
“应该要谢,让孩子学会感恩不是坏事。”甄臻说。
孟华要上大学了,甄二哥比谁都高兴,他一直盼着甄家能出个大学生,孟华虽然姓孟,那也是他外甥,外甥混得好,舅舅脸上也有光。
甄家别的人就没这么高兴。
甄大哥和甄大嫂一早就听到消息,回家就告诉了甄老太,甄老太自然谈不上高兴,孟华可是外孙,不同姓就是外人,只有甄大宝能考上大学,她才会真的高兴。
“那小蹄子有什么好事也不知道想着娘家,要不是我家大宝年纪还小,我非要叫她推荐大宝。”
甄大嫂虽然疼这个孙子,却也知道孙子不是这块料。
“早知道孟华能上大学,咱们就不和小姑子闹那么僵了,听说老二一家都去了呢。”
“提那杀千刀的干嘛,我算是白生了这两人。”
不过孟家人都觉得挺光荣的,张巧红和周淑芬也都送了点实用的小东西来,价格不贵,心意到了就行。
孟大嫂送了条棉裤过来,是按照孟华的尺寸做的,她心灵手巧,裤子样式虽然不洋气,但裤筒不宽大,比普通棉裤显瘦,孟华竟然收下了。
甄臻又跟她聊起孟丽的事。
孟大嫂说:“亏得你给她出头,人家听说周长胜那种德行,又有医院的检查证明在,有不少人想给孟丽说媒。不过条件都不太好,一个死了老婆,一个是28的老光棍,一个脸上有个痦子,我都没瞧上就别提孟丽了。”
28就老光棍了吗?有痦子在后世也能做激光的,不过在这年代确实条件都不算好,甄臻听得直摇头。
“不急,头一次就是太心急,没了解清楚就结婚了,这次一定要让孟丽擦亮眼睛。”
孟大嫂直说当初该听甄臻的,迟几个月再结婚,不过现在说那些已经晚了。
周末孟丽回来,还特地上门看甄臻了,人还挺客气,给甄臻带了一包桃酥。
“那个蒋东平有没有联系你?”
孟丽红着脸说:
“联系了,我们天南海北聊了很多,不聊不知道,一聊才发现我们俩都想买个大房子。”
甄臻没想到她还有这志向,如今房子是稀缺物品,以分配为主,很多单位职工一家七八口挤在狭窄的筒子楼里,一辈子都在等单位分配一套大房子,可房子哪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分房是有指标的,有关系的人永远靠前,寻常老百姓只能能等剩下的,有些人家从爷爷结婚等到孙子结婚,也没等到一套大房子。
住房紧张,就是男人都少有买房结婚的,更别提女孩了。
毕竟时代不一样,不是后世的观念能比的。
“婶子倒是小瞧你了,县城买房容易吗?”
“不容易,不过有套小房子的话,可以加点钱跟人家换大房,通过置换的方法来买房。”
“那也行,不管什么时候,咱们中国人都看重房子。对了,那个蒋东平到底是什么意思?”甄臻问。
孟丽神色略显不自然,她跟周长胜结婚时都没这样,面对蒋东平却有面红耳赤的感觉。
“他想跟我相亲,谈对象,但我刚离婚还不想谈。”
甄臻心说真是小瞧了这年代的人,别看车马慢,做什么都还挺迅速。
你就比如生孩子这事吧,孟大嫂家的张巧红生完才多久?前几天听说都怀孕三个月了,孟大嫂的二儿媳周淑芬也怀孕五个月了。
村里最近生孩子的不是一般多,算算日子都是去年猫冬时播下的种,所以人太闲真不是好事,这年头没有手机玩,娱乐活动少,可不是上床就生孩子吗?
倒是夏收和秋收这段日子怀孕的人少。
所以孟丽这速度也算正常的,好女百家求嘛,盯着她的人还不少呢。
“确实太快了点,他有没有说看好你的原因?”
孟丽点头,“我问了,他说他娘精神不正常,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跟谁说话都害怕,经常被人欺负。婶子,你说他娘要是不软弱,能让房子被人占去?他就想找个厉害能吵架能干架的,他不在时能把家撑起来,不至于叫周母那种人给欺负了去!”
说的倒是合情合理,没有太大漏洞,不过甄臻还是劝孟丽谨慎,第二次结婚试错的机会就少了。
“再了解了解,挑男人不是看他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做。”
孟丽直点头。
一场雨下来天气又凉快了一些,还没到秋收的时候,村里暂且能喘口气,孟大国下工后就带着孟二勇和孟华去捉黄鳝了。
村里人闲下来后,地头间就多了不少捉黄鳝捉鱼的,不过孟大国只是露个面,叫老二老三顶上,自己溜去喂猪了。
甄臻注重科学养猪,猪崽子吃了不少好东西,光是那豆饼渣就没停过,平时蔬菜剩饭也没少吃,这才两个月就胖了一大圈
。
上次甄臻去都不认识了,这肥头大耳的,还是当初可爱的小猪崽吗?
甄臻给三娃和二丫冲了奶,大丫拿着个小桶就出门了。
“去哪?”
“阿奶,我去门口捉知了猴,晚上给娘炒菜吃。”
小丫头挺能干,一早就起床割猪草捉毛毛虫喂鸡,别看她年纪小,也能把母鸡喂得油光发亮。
大丫把知了猴的洞抠大些,每个洞里都放一根稻草,下傍晚这知了猴最容易捉了。
知了猴看着常见,卵要在地下至少三五年才能爬出来,有的要七八年,捉多了后续就跟不上了,后世知了猴就很少见了。
大丫一晚上就捉了一小桶,焦蕙兰把知了猴泡水,吐完脏东西都放入锅中清炒,出锅后捏点盐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