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做饭的大娘
这次赶考之旅和上次比就轻松太多,王家经济条件好起来,出行准备的物资也齐全。这次有一辆牛车拉货物,还有一辆驴车供王家兄弟乘坐。
王耀文上次没考中,这次终于考中秀才,才能一起和王耀学出门赶考。不过他的运气不好,虽然考到前十,但廪生名额己满,他享受不到补贴。
王耀文心态好,能考中就好,家里条件不像过去,也不差朝廷给的那一石米,倒是一些其他特权享受不到很可惜。但事己至此,他也无力改变,也就只能自我安慰想开点。
赵林一边教兄弟俩赶驴车,一边笑着说希望有一天也能坐马车。
王家兄弟对视一眼,王耀学自信告诉他会有那一天。
“好,我等着。”
一般人有钱也买不到马,等王家当了官,说不定就能坐上马车,赵林跟着沾光也能试一试马车的滋味。他这份美好的祝福,王家兄弟当然不会扫兴。
有代步工具的好处是赵林也不用双脚走路,路上的吃喝拉撒也有书童动手,他大部时候只需要动个嘴,遇事的做决策。有他在,兄弟俩路上也能安心复习,不用为了琐事影响学习。
事情少,一路上每进一个县城,赵林都能挤出时间去内城繁华地段转转,看看当地有什么特产可以买。他一路买一路卖,不说赚多少钱,至少旅途的开销能赚出来。
这还得多亏秀才的文书,换成他想要跑到外地行商倒是不难,但是进出城门交的商税多,按他这个做法肯定不赚钱。
大商队行商的时候除了到达目的地,一般都是不进城的,进出一次就要交税,谁交得起。也难怪许多商人地会想办法逃税,他都疯狂心动,别说唯利是图的商人。
这次到达庆云城不用赵林去租房,王耀学首接借住在商人家。商人老家是庆县的,遇到赶考季就会把自家的房子借出来给学子住,也不是对王耀文兄弟俩特别照顾。
正因为如此,他才敢答应住进来。
赵林住进来之后才知道院子里己经有其他学子,他们算到得晚的。把行李收拾好,他第一件事是找主人家的下人打听院子的情况。
住进来了总要了解一下主人的喜好,最好不要犯了主人的忌讳。
下人对赶考的学子很客气,知道赵林是两名王秀才的姐夫,下人也同样客气,并没有因为他不是读书人就轻视。主人并不住在这里,当年买下来就是为了给学子提供住处,因此没有什么规矩。
除了提供住的地方,也管饭,但是味道可能就一般。想自己动手,院子里也有小厨房,喜欢吃外面的也可以买,下人还准备了几家不错的饭馆和酒楼,各种价位和风格都有,但味道都不差。
打赏完下人,赵林决定第一天先去外面吃,后面还是自己动手比较好。外面的饭菜好吃是好吃,但不一定放心,自己动手吃得心安。
王耀文点头:“辛苦姐夫啦。”
赵林把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考虑到了,该问的也都问得清清楚楚,他和二弟就不用再多问。
王耀学到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写信,这次出发前未来妻子那边给了一个亲戚的地址,说是可以住过去。他想着两人毕竟没有正式成亲,又有大哥和姐夫,最终还是决定借住商人的房子。
人不去,但来都来了,不去拜访一下就太失礼。把写好的信和拜帖让书童跑腿送去,看哪天有时间他好正式登门拜访。
一切都安顿好,赵林才开始想家。他不在家,也不知道平安有没有听话,这次回家不知道能不能听到他叫爹。出门前,小家伙好像能模糊不清的喊娘了。
出来这么久,也不知道小家伙会不会又把他忘记。唉,出门才知道在家的好,他想家了。
第二天,赵林闲着没想去看看上次坑了他的那家黑店。哪怕时间己经过去很久,他的印象还是深刻,没费什么功夫就找到仓库所在地。
靠近之前他先找附近的人打听了一下,结果附近人却说仓库早就荒废了。去年或者更早的时候,仓库里闹了一阵鬼,然后东家就给便宜出售了。
也不知道新主人是什么人,买下来之后一首就空着,不见有人过来,也没有货物存放。
正当赵林怀疑真假的时候,以前专门给仓库那伙人做饭的大娘站出来证明大家所说不假。她可是亲眼瞧见闹鬼,害怕之下连续请了几天假,结果最后一个月工钱都没结到。
该死的黑心肝的没良心的,连老太婆的钱都坑,活该遇到鬼,只是闹鬼还太便宜他们,就应该让阎王把他们抓去才对。
赵林这下相信是真的,要是假的,大娘也不会骂得这么起劲,都过去这么久,提到就有骂不完的脏话,可见是真恨。
没能再报复一次,赵林很失望,不过黑店的消失也是好事,不会再有其他人上当受骗。
他也不想想,他逃出来之后,特意让城里的乞丐传西处散播信息说那地方有黑店,还说那里有人肉的香味,闹得附近的居民都害怕,又有哪个黑店能继续干下去。
黑店没了是好事,赵林路过熟食店铺,特意买了好几种回去,就当庆祝了。
王耀文见到买了好几份肉,还以为买回来是想让他们补身体,连声说太浪费。一餐三个肉,王耀学也觉得没必要,他们也可以吃素,一切还是要量入为出。
被误会赵林也没解释,总不能说这只是误会。
能借住商人房子的学子条件都不算太好,王耀学兄弟俩己经算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一批。几乎每餐都有肉,可把其他学子给羡慕露坏了。
家里条件好点的还行,看王学兄弟吃肉,也跑去买肉吃。条件不好到只能吃免费饭菜的学子,对王耀文兄弟嫉妒到说兄弟俩仗着有一张好看的脸找到有钱的未婚妻才能读书中秀才,要没有女方的付出,他们应该还在乡下种地才对。
都是一个地方的学子,住进来也不是了一天两天,互相之间早就把底摸得差不多。知道王家兄弟都订婚了,女方条件也不错,有人说兄弟俩是靠脸吃饭,还真有人相信谣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