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抱孙不抱子
赵林和王秀英在王家住了足足七天才回家,还是王秀英受不了周围邻居的嫌闲碎语才回。张氏是疼闺女的,王耀辉还没成亲,和姐姐也亲近,乐得她一首不回。
在周围人眼里却不是这样,出嫁女哪有长住娘家的道理,就算归宁也不行。王秀英要嫁得远也无人挑刺,就嫁在附近,想回随时都能回,还要长住,成何体统。
王氏宗族倒不敢明着上门赶王秀英,暗里却没说闲话。王耀学中秀才后,族里也知道压不住王家兄弟,两边经过一番掰扯达微妙的平衡。
王耀学不会要求单独分宗,也不会做对宗族不好的事,但宗族也不能拖他的后腿,否则别怪他为官后大义灭亲。他不会给族里任何好处,但是他能当官对族里来说就是无形的好处,走到哪都没人敢欺负。
王家族人当然不满意,但是不满意也没用,他们除了拿宗族压迫王耀学,再无其他手段。可王耀学不仅有秀才功名,还认识很多读书人,进县衙比他们也容易。
这些都是王秀英从张氏那里听来的,按她的说法族里子弟都没有出息,读书不成也就罢了,品性还不好。
赵林也不发表意见,他从多嘴评论王家的事,评论得好就好,不好就要得罪人了。王秀英可以骂娘家族人,他可不会傻乎乎跟着骂。
王秀英也只是路上发泄几句,等回到自家就很快把娘家的事抛到脑后。几天不在家,家里还是老样子,但她却不放心,什么都要检查一遍才能安心坐下休息。
赵林也不管她,他只负责抱着平安玩。紫云说赵大麦找他,也没说什么事,他就当不知道。真要是急事,肯定早就去王家叫他,没叫他证明就是小事,不是非他不可。
赵大麦得知赵林回来,也没有再上门,院墙都建得差不多,再找老二也没用。事后赵林还是从赵大河嘴里得知赵大麦上门所为何事。
赵大河倒不是特意上门说这件事,而是为了别的事。他希望赵林能去看看赵大河买回来的那个下人,他总感觉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不对劲。
“什么时候的事?”赵林没想到赵大石真把人买回来,他还以为这笔钱进了他的口袋,多半是打水漂。
“己经带回来有两三天,二婶天天在我娘面前显摆,说大石买的人不仅听话长得还好看,力气也不小。”赵大河问过赵大石花了多少钱,他觉得这个价钱买不到这么好的下人,别是这人有什么问题。
赵林听完价格也觉得不正常,赵大石不会以为捡到大便宜吧。看样子上次上当受骗的事还是没能让他吸取教训,只是弄个有问题的人在村里,和受骗损失一笔小钱可不同,前者的危险性更大。
赵林答应去看,等平安睡着就去。
赵大河看得摇头,抱孙不抱子,哪有赵林这样的,整天抱着孩子在村里走来走去,一点都不嫌丢脸。
赵林可不管赵大河怎么看,他说是等平安睡着,就真等到下午才过去老宅一探究竟。赵大石也在家,见到他上门,还显摆了几句。
赵林听他自吹完,说他买的人多好用多便宜,冷不丁突然提问:“这么便宜,那剩下的钱在哪?你给爹娘啦?”
提到钱赵大石就不说话,赵林见他不说话,首接问赵有德有没有收钱。
“没有。”赵有德说完下意识朝李桂花看,他没收,那多半是老太婆收了。
李桂花也不帮赵大石背锅:“看我干什么,我也没收老三的钱。”再疼小儿子,涉及到钱的事,她可不能胡乱承认。
当面不说清楚,死老头子背后找她要钱,她上哪变出来。
赵大石眼看躲不过去,不知道嘟嚷一句什么,然后跑了。他跑了,赵林才算放过。
“娘,买回来的下人在哪?”赵林可没忘记正事。
提到买回来的下人,李桂花可有话说,可惜只起了个头就被赵林打断。他不想听这些,把人叫出来,眼见为实。赵大河说的也不一定,他只相信自己。
赵有德难得站在李桂花一边,也夸买回来的那人干活很不错。
赵林越发好奇,能让老俩口都夸,干活有多好他不知道,但是肯定会做人才能让俩人都满意。对了,他听说还是个女人,李桂花也没生气赵有德夸别的女人,这让他更好奇了。
等李桂花把人叫过来一看,赵林就知道她为什么不生气了。长得这么丑的女人,也难怪赵有德当面夸奖她都一脸平静。
赵大河说这女人不对劲,他也能理解。一双三角眼,长得丑也就算了,气质还很猥琐,正常人买人看到这样的都会避开才对吧。
赵大石居然给买回来,李桂花也不嫌弃,难道是他的问题。
“叫什么名字。”
“她叫巧婆。”
“娘,我没问你,让她自己说。”
赵林又不是真想知道她的名字,他是想听对方说话的声音。
三角眼的女人低下头慢慢吐出两个字:“巧婆。”
声音嘶哑难听,还有些粗糙,难听到不像女人的声音。赵林心中有个大胆的猜测,再看一眼对方穿的高领衣裳,当下天气不算特别冷,没必要早早穿
高领衣服吧。
他挥手让巧婆下去,真要是他猜测的那样,就不能在老宅动手,得想个办法保证不伤害到其他人才行。这事和赵有德说没用,还是去找村长。
他找村长也只是提前报备一声,万一是他猜错,村长出面才能证明他的清白。下人也是人,他还是没有养成把人当牲口使唤的坏习惯。
村长听完村长的话也惊讶,这样的事他只在话本上听说过,怎么可能在村里发生。
赵林也不希望猜测成中,但是不是总要试一试才知道。不是最好,是的话也算提前排除一个危险因素。赵大福也赞成赵林的做法,还主动要求一起行动。
赵大禄也要求加入,这种新鲜事他可不愿意错过,以后说出去也是谈资。
村长瞪了两个儿子一眼,老大都赞成,让他们试过才会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