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免费的魅力

“二弟,豆腐降价了,你说我们要不要也降价卖。”

赵大麦此时十分后悔没有听赵林的话,赵大石不好意思来,就让他来求助。

赵林没想到自己还有乌鸦嘴潜质,对方还真要打价格战。豆腐也不是很赚钱,本来就是薄利多销,再降又能降到哪去。

他早就给过意见,对方要降价就把生意暂停一段时间。

赵大麦跑过来问,他还是一样的答案。

赵大麦带着失望离开,他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过来。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只能先暂停做豆腐。

赵大石不同意,赚钱的事怎么能停,大不了想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赵大麦不相信他有办法。家里最聪明的人是二弟,他都没办法,其他人更别想了。

赵大石翻白眼,谁说最聪明的人是老二,他也不差好不好。

“他们降价,我们也降价,豆腐里多留点水就是。”赵大石的意思是挤压水份的时候少挤点水出来,水多同样的原料同来的豆腐更多。

赵大麦有些犹豫,这样做不就成奸商,被人发现以后谁还敢买他们的豆腐。

“我的好大哥,谁会发现。你做的时候注意下分寸,不要一下子有太大变化,一点点变,谁能吃出来。”真有人能吃出来,事情估计也过去很久,谁还能找麻烦不成。

他们又没强买强卖,价钱下降,豆腐品质下降也正常。

赵大麦拿不定主意,想去问赵林。

赵大石赶紧拉住他:“不能让二哥知道,他肯定会反对。”

“那事后老二要是怪我们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豆腐生意是我们俩做,和他又没关系。是赚是亏都是我们两家的钱,他说话也没用。”

赵大麦想一夜,第二天还是决定听赵大石的劝,把豆腐做差点。

第一次偷工减料,他还有些心虚,也没敢有太大变化。

赵大石挑出去卖,没有人发现不对,他的胆子才渐渐大起来。

赵林事后知道俩人也在打价格战,也没有说什么。都是成年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撑不起那天不要找他就行。

人工孵化的小鸡全都破壳,他每天忙着照顾这批小鸡就很忙,哪有空关注别人的事。

孵化的小鸡不算少,但是有部分看着不太健康的样子。他把这些病弱的小鸡挑出来,分开隔离养。能养大最好,养不大身上的病菌也不会感染其他正常的小鸡。

才出生几天的小鸡毛绒绒,看起来很可爱,看到有些体弱的小鸡死去,王秀英还有些不忍,让赵林想办法救一救。

赵林哪有什么办法,别说乡下地方找不到兽医,就算能找到,也是很难治好。

这些瘦弱的小鸡精心照顾还可能存活,可一次孵化的小鸡太多,他再注意也有照顾不周到的地方。

王秀英也明白这个道理,可还是希望他能想个办法。

女人就是麻烦,太心软,他能有什么办法,除非死马当活马医。

“那快试试。”

“急什么,天色都不早,有什么事也得明天再说。”赵林觉得这方法要能行,不仅能给小鸡活命的机会,还能赚些钱。

他想的办法就是挑着这些小鸡去城里免费送人,三个月之后鸡崽还活着就需要付鸡苗钱。死了,他一分不收。这个办法也就是现在大家搬家不易才可行。

在家里留着还要费粮食,粗粮也是粮,村里人要知道他拿粮食喂小鸡崽,肯定得骂他。他拿去免费送也能节约一些成本,能赚钱就是意外之喜。

当然他也考虑到肯定会有人说谎,但只要有一半的人老实按约定付钱,他都赚了。这些瘦弱的小鸡留在家里也是难逃一死,不如拿去试试。

他养活之后才收钱,价钱肯定也能比行情高一点。这可不算奸商,他又不强买强卖,全凭自愿选择。

第二天一大早赵林就挑着小鸡出发,为了让小鸡多活几天,路上他还特意把小鸡放在空间里。也就是颜料贵,要是便宜,他肯定给小鸡染个色再拿去送。

毛绒绒的小鸡,还五颜六色的,多可爱,城里的孩子肯定会喜欢吧。

孩子喜欢,又不要钱,大部分家庭都会要吧,不要白不要。不能占便宜就等于吃亏,赵林是信心满满出发。

他进城后特意挑了地方,不去富人区,也不去贫民区,就去城里小富之家的居住区。这片区域的百姓不会为了几文钱的鸡崽钱连名声都不顾,特别是那些家里有孩子读书的小富家庭。

得知赵林是免费送鸡崽,一个个的根本没听清楚他后面的半句话,不仅用看傻子的表情看着他,还纷纷把邻居叫出来。

这样的大好事,不叫邻居,事后肯定要被埋怨。

等他被一群人团团围着,才感受到免费的魅力。

很多人抢着要,他大声维持秩序都没用,最后还是说不排队就不送,一群人才不情不愿的排队。可别以为他们是老实排队,中间经历争吵和磨蹭,又浪费小半时辰才排好队。

明明天气还不是很热,赵林都忙出一身汗。

干活都没这累,维持秩序反倒累了,果然不管到哪里大爷大妈都是最厉害的人群。

等大家排好队,安静之后,他再次重申不是免费送,养活之后要给钱的。一群大爷大妈用看傻子的眼睛看他,不用他反复说,大家都懂。

真要能把鸡养活,谁也不会少他几文钱的鸡崽钱,赶紧发鸡吧。

一个个的答应得这么爽快,不会打着三个月后赖账的主意吧。

赵林突然有些后悔做这个决定,可是他也和王秀英商量过,她这个纯正古人也赞同他的意见。事到临头也不容许他反悔,不行也就上这一次当。

出发前也算过账,病弱的小鸡占比不算多,还在能承受的损失范围内。

其实送给村里人更近,可他和王秀英都担心村里人事后不认账,以村里人的德性,这完全是他们能做出来的事。村里家家户户都养鸡,他送的小鸡崽和村民自家孵化的小鸡混养后根本无法区分。

城里小门小户百姓养鸡的不多,和邻居的屋子又只有一墙之隔,有点风吹草动也瞒不过周围邻居。除了他送的鸡崽,谁家要是再买鸡崽回来,肯定有邻居知道。

他到时候只要拿出少许钱物奖励举报的邻居,就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