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 半扇猪肉
进入腊月就要为过年做准备,今年赵林没有养猪,打算首接找村里人买半扇猪肉。本文搜:断青丝小说 免费阅读他都想好用途,一半用来了熏腊肉,一半用来制作香肠。
他并不喜欢吃腊肉,但是住在交通不便的村里,腊肉是最方便的肉食来源。想吃的时候随时可以割一块,挂在屋檐下存放大半年都没有问题。
他提前打听谁家要杀猪,猪肉价格相同的情况下,肯定要选头肥猪才划算。穿越不到一年,他就被身边人同化了,早就没只吃瘦肉的毛病。
肥肉炼油香,猪油放着吃粉吃面也方便,日常生活中还真少不了。
李桂花知道他要买半扇猪肉,一边骂他贪吃,一边替他打探消息,看谁家的猪更肥。最后打听来打听去,还是卢氏养的猪最好。
她不想和卢氏打交道,没想到卢氏知道赵林要买猪肉,主动送上门降价。说是一家人,哪能和外人一个价,说出去让人看笑话。
赵林就怕遇到这种情况,他实在不会拒绝,收下又觉得省下的钱以后要用人情还,还不如明码标价好。
卢氏是真心想给赵林便宜一点,可不是为了以后的人情。她家大河己经学会烧砖,和村长家的大禄一起在负责烧砖的活。
俩人虽然没有管事的名,但事实上就是俩人各带一班人马负责,一个白班,一个夜班。村长都说了,等赚钱就给族人开工钱。
第二批烧出来的砖除了一小部分留着给族里修建祠堂,剩下的都卖出去了。也不知道村长哪找的买家,价格和镇上一个价,还不用送货上门。
族人想要用内部价购砖,都被村长骂,说外面的订单都接不完,哪有砖便宜处理,等卖不出去的时候再说吧。
卢氏可是悄悄找村长夫打听过,村长定的工资不低,管事就更高一等,要不怎么管人。她家大河也算有了出息,就是这出息来得太迟点。
卢氏真心想要讨好一个人的时候,比李桂花会说话多了。前脚劝服赵林,后脚就回去安排杀猪的事。都过了腊八,不抓紧时间,腊肉都不来熏。
卢氏原本没打算杀年猪,临时去屠夫都差点请不到,还好她运气不错,又舍得加钱,有屠夫愿意接她这单生意,只是时间只能排到晚上。
晚上就晚上,冬天又没有什么事,大不了收拾完晚一点睡。
有了猪肉打底,其他物资不买,这个年也不差了。
赵林想了想,还是决定去城里看看有什么可买的。临近年关,早买还能便宜点,等到最后几天肯定会涨价。其他人还担心买早了会放坏,他却没有这个烦恼。
王秀英想陪着一起去城里都被他拒绝,有人在身边他还怎么用空间,还是在家里等着,都不用找借口,天气冷出门不方便,没事谁乐意往外跑。
有空间在,他连毛驴都不用骑,买好也往空间一放,再多也不怕。知道他要去城里,关系亲近一点都上门托他带东西,村里人现在都知道他认识城里的掌柜,比其他人买东西更便宜。
赵林也不是谁的请求都答应,能帮的就帮,不能帮的忙也会首接拒绝。又不是刚回来的时候,他现在当面拒绝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反倒是大家都站在他这边说话。
这都是窑场的功能,以前大家哪会主动帮他说话,不阴阳怪气就不错了。
外人的要求可以拒绝,自家人,特别是李桂花的要求是肯定不能拒绝。好在自家人要买的东西也不多,无非是想着他去杂货店能便宜点,有什么针头线脑的带一点回来。
赵林点头,这个不用家里说,他看到都会带回来。一些消耗快的日用品他都是大批量采购后放在空间,只是自家人不知道罢了。
快过年了,城里也比平时更热闹,多了很多卖年货的人。除了一些应景的吃食,就数春联和灯笼最多,喜庆的红色铺天盖地都是,看得人心情都跟着变得喜气洋洋。
他这次也还是老样子,把县城几条繁华街道都转完才去买东西,最后一站是杂货店。掌柜见到就很高兴,还没买东西就非要拉着他发糖,说多谢他上次卖的那批葡萄酒。
亲戚争了面子,他没首接好处,却拉近亲戚之间的有关系,无形中的好处可不少。
赵林可不居功,钱收了,只不过是一场普通交易罢了。
掌柜就喜欢他这个通透劲,大手一挥表示今天要给他一个九折,看中什么赶紧挑。
赵林听得十分无语,才九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免费送。不过他也只是开玩笑,真要免费送,他也不敢要,怕掌柜又盯上他的酒,或者打其他主意。
目前的他身板还太小,可受不住太大压力。
东西买完,都走到半路,他又想起来年后就是王秀英的生日,他是不是该提前买一份生日礼物。嗯,不过生日似乎也可以买,辛苦一年给媳妇买件首饰还是很必要。
上次卖酒赚了一笔钱,银票是交给王秀英管,但他手里零碎的银子还是有好几两。这次就不买银了,首接买金,哪怕轻一点的金也行。
银楼里就有金器卖,他进门就被金光晃花眼,他不是
女人都想买一件戴身上,难怪大家都喜欢黄金,可惜他年轻的时候不懂这个道理,还嫌弃黄金俗气。
银楼的伙计也是会做生意的,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是给家里媳妇买,介绍的都是年轻好看的款式。好看是好看,但是他手里的银子不够,只能越过这些新款,把重点放在老旧的普通款上。
伙计是精明的,马上夸赵林眼光好,看中几款都是店里经典,卖了这么多年还在卖,买回去一代代传下去都保证不过时。
一般人都没这个眼光,也就他懂行,有品位。
就冲着伙计嘴里一套又一套的词,他不买点什么都有些不好意思。挑来挑去,最后想想还是挑了一枚戒指,其他首饰以后再慢慢添置。
给媳妇买了,李桂花那里不送点什么好像也说不过去,只是让他买金既没钱也舍不得,银的又会被拿来和王秀英的比较,倒不如送鎏金首饰。
村里人也不懂,到时就说王秀英的戒指也是鎏金首饰。
如此一碗水也算端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