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盼兮 作品

085 空间的正确用法

赵林会做豆腐都是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学的,每到过年两位老人家就要做很多豆腐。本文搜:零点看书 免费阅读做好的豆腐除了少部分吃新鲜豆腐和油炸豆腐之外,剩下的都会做成熏干。

灶台上面吊个竹篮,豆腐放在里面,借着做饭的火把豆腐慢慢烘干水份。时间久了,豆腐颜色也会熏成褐色,放半年都不会坏。

赵林首接在老宅教兄弟俩,也省去石磨搬来搬去的麻烦。刚开始先做一锅自家吃,等赵大麦俩人学会再谈对外卖的事。

第一次做,重活苦活都归赵大麦干完了。赵大石除了一张嘴会说,大部分时候都在喊累。他也不是赵累,只是习惯性躲懒,有人主动抢着干活,他就乐得轻松。

三兄弟从早上忙到中午才把豆腐做成,赵大石嚷着又累又饿,不想学做豆腐了。他吃不了这个苦,这钱不赚也罢。

赵大麦劝他不要偷懒,不赚钱闲在家里想要干什么。反正他是决定要卖豆腐,只是按照现在这个速度,早上开始肯定是不行,像今天都到中午才好,挑出去卖天都黑了。

赵林点头,要不说磨豆腐苦,想要做这门生意必须半夜就爬起来干活。等天亮豆腐做好,挑去卖正好赶上上早晨那一波生意。

赵大麦听到半夜就要爬起来干活也有些意外,不过他连犹豫都没有就点头应下。他不怕苦,只怕手里没钱,他还想送大毛去读几年书,没钱可不行。

赵大石和赵大麦不同,他是一点都不想半夜爬起来干活,可惜他说了不算。

赵有德让他必须去,李桂花也劝他去,还有一个李氏在一旁盯着,连二毛小小年纪都知道催他干活。

他只能苦着脸答应,不过他是个心眼多的,前脚答应下来,后脚就转着眼珠子提建议,说赵大麦负责做豆腐,他专门卖,俩人分工合作。

赵大麦想也没想就点头,一方面是想照顾兄弟,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自己不善言词,让他出去卖东西,还真是张不开口。

王氏气得暗骂他傻子,让赵大石负责卖,谁知道他会不会从中落下钱。她想劝自家男人,当着公婆的面又不好开口。

正为难之际,赵有德发话了,“老三,你别想着偷懒。”整天就想着干轻松的活,一天两天还好,天长日久谁乐意。

老大是乐意,可王氏明显不乐意,还有大房的孩子也会长大,他可不想两兄弟为了钱财的事失和。最好能想个办法从根源上杜绝,只是让他想,是想破头也想不出来。

他把希望寄托在赵林身上,希望他能想个好办法。

赵林是真不想管,这个主意出得还好,出得不好,以后闹出矛盾还要怪到他头上。合伙生意不好做,哪怕是亲兄弟也一样,最好的办法就是模仿前店后工的经营方式。

赵大麦负责做豆腐,赵大石负责卖豆腐,兄弟俩各有分工,利润一分为二。

“这和老三卖豆腐也没有什么区别啊。”李桂花听不懂。

区别就是赵大石卖多少钱都不用回来交账,只需要拿豆腐的时候和赵大麦把账结清就好。相当于赵大麦以批发价出货,这个批发价己经包含一部分利润。

王氏听得连连点头,这个办法好。老三留在家里也不会多干活,还不如让他专门负责卖,自家男人也不用一个人干两份活。

赵大石对此没有意见,只要不让他半夜爬起来做豆腐就行。李氏还有一点担心亏本,但看自家男人都不担心,她也就不想了。

真要亏本也还有公婆在,让自家男人去找公婆哭诉。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第一锅做出来的豆腐给亲戚朋友分一分,顺便也是打个广告,让大家知道自家开始做豆腐生意。

马上就要过年,送豆腐的活必须全家出动,早点送出去才好抢生意。村里的亲戚族人就交给赵有德夫妻负责,赵林负责俩个姐姐送,还有王家也不能少。

王氏和李氏自然也要回娘家,能光明正大回娘家,俩人都很高兴。

族人没想到赵林转眼就给自己想出门路,不过有红砖的技术,也没谁站出来说酸话。连村长都没说什么,总不能族里全指望赵林一个人奉献,薅羊毛也不是这个薅法。

大家吃了豆腐都夸好,听得李桂花心花怒放,催着俩儿子赶紧去订制大石磨,晚了就来不及了。在石磨送到之前,就先用家里的石磨做,能做多少是多少。

赵大麦赞同,他也是这个意思。有多少卖多少,闲着也是闲着,不能傻等。他们这边刚商量好,村里就有人上门打听豆腐的价格,要是能比镇上便宜,大家还是很乐意照顾生意。

赵大石眼珠子一转,主动揽过接待客户的活。用他的话说是大家都是一个村里,那肯定不能卖贵,不管镇上多少钱,他们都比镇上便宜一文钱,只是这个价格不能对外说,只限本村人才能享受的优惠。

“真的,赵大石,不管买多少都便宜一文钱?”问价的人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只有本村人能享受优惠也没关系,她可以帮自家亲戚买。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豆腐拿到手,赵家还能管豆腐进谁肚子不

成,被发现也可以说是自家买来送亲戚。

赵大石早就想到这一点,在他看来这是好事,只要有人买,有钱赚,他是乐得大家找上门,最好是坐在家里就把钱赚了。

卖什么价就不归赵林管了,降价抢生意是常见办法,只限村里影响也不大,被镇上同行知道也不怕。

他忙着把大河和大禄俩个徒弟带出去,好早点把族里的窑场交给他们俩,最好早点撒手不管,他还有自己的事要做,可没时间天天在窑场守着。

王秀英看他闲着没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写画画,好奇他画什么,凑近看一眼却发现字都认识,但是凑在一起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其实赵林在纸上画的是池塘草图,家里有一块地靠近河边,收成也不好,拿来改池塘正好。只是他还没想好是养鱼还是种藕,又或者两样都可以试试。

养鱼他不懂,但可以先挖个小池塘做试验,能养好再扩大面积。种藕就简单多了,种下去只要能活就不用担心收成问题,唯一麻烦的是挖藕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苦活累活。

大冬天在寒冷的泥水里干活,还没有防水衣,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赵林想想就害怕,让他下田干这个活是干不来,真要种到时候只能花钱请人干。

莲藕的价格不算高,但胜在产量稳定,操心的事少。他有空间在,冬天多挖一些藏起来,等到第二天再拿出来卖,应该能卖个好价格。

他为自己默默点个赞,总算找到空间的正确用法。只要不是把全部身家放进空间,哪天空间突然消失也不怕。

嗯,先把计划做好,等开春再正式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