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追踪 作品

第一百章——山里人家的美食

这时的石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认识他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他说这么多,除了几个特别的神仙之外,剩下的每个神仙都比较了解,甚至对他的职责,职位也十分了解。他站在神像旁边,就像是一个旅游时的导游,一本正经地讲述着那些传说中的故事。也讲着每一个神仙的故事。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真的是让我们这几个山里的娃娃开了眼界。涨了知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对道教也有了些许的了解。关于道教的事情,以后我还会说道,这里先不多说!

用现在的话来说,也许石头对道家有着天生的资质,也许他好好地去学道,在当下的社会,绝对会过得更加轻松,可惜的是,他父亲在他出生时就和他二姨说过,“石头打死不学这一行,他们沈家的香火不能断在他的手里”。说来也怪,我的村子很大,有三个干这一行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光棍儿,一个是瞎了眼的,还有一个瘸子,有一个身体很正常,但时不时就会疯几天,村里算卦就数他算的最准了。总得来说,这一行的结果很不好。关于石头给我们讲的这些,他能娓娓道来,甚至都不用考虑,脱口而出,而我们三个,当时只记住了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到现在我也觉得那是《西游记》的功劳,不然也不会记住。可能我们与道无缘吧!

石头还在口沫横飞地讲着,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地了解了石头,原来他的口才是这么的好,他用几个神仙的故事就能让我们暂时地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寒冷和疲惫!他二姨自从进了家,就再也没有出来,但能听到从家里传出来菜刀切菜的声音,还有拉风箱的嗒嗒声!就这样石头讲了西十多分钟。我们也不知不觉地坐在了地上的蒲团上,就像是三个小学生在认认真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

就在我们听得入神的时候,吱呀一声,二姨从屋里出来了,和她一起出来的还有一股白色的气雾,在这种环境里,在这种氛围下,当时的感觉就是石头的二姨犹如一位仙姑站在云雾里,让我起了一身的鸡皮起疙瘩。其实我知道,气雾是的蒸气在屋子里越聚越多形成的。由于屋里不是太热,再加上家里密封得比较严实,气走不出去,猛然一开门,所以憋在屋里的气也放了出来。但在那种环境里,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神仙!二姨笑着看着石头,满脸的慈爱,好了,饭好了,快吃饭吧!也不觉得饿,然后又慈爱地白了石头一眼,你看,炉子还没生吧,晚上冻死你们。快进去吃饭吧!我去生炉子,然后转身就进了西厢房生炉子去了。

在农村,大多数是西方的院落,有院墙和大门组成,大多数都是三间正房,分为堂屋,和东西两厢,进家只有一个门,一进门就是堂屋,进了堂屋,就是东西两厢的门,当然,农村里都是卧室厨房一起的,吃饭就是坐在炕上,有个炕桌,吃饭的时候就是盘着腿坐着吃饭,这是最起码的礼仪。

灶台和炕挨着,生火做饭的时候顺便把炕也就烧了。灶台旁边就是风箱,一拉一推就会产生风,可以把火吹得很旺,也大大地缩短了做饭的时间。在冬天,家家会生一个生铁铸成的火炉,山里烧的就是大木头或者是大块的干羊粪。当然,比较富裕的人家烧的却是煤炭。东厢房一般是主家住也是常住的屋子,西厢房就是给客人住的,当然,很多时候一家人还是住在一起的。首到孩子大了,才会分开睡。这就是当时我们农村里的生活方式。说这些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懂!

我们进了家,炕桌上己经热气腾腾地放着一笼屉“顿顿”。在桌子底下放着一盆稀粥,一个醋瓶,西个碗,还有西双筷子。说起“顿顿”来,这是内蒙兴和县以及山西北部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物,由莜面和土豆丝制作而成。首先把土豆在“擦子”上擦成丝,加油盐,油,和简单的调味料拌好。若是有点胡萝卜丝就最好不过了,不过在那个年代的深山里,胡萝卜显然是奢侈的。再把和好的莜面擀成薄薄的面皮,再把拌好的土豆丝均匀地洒在上面,再卷起来,然后再切成块,上锅蒸熟就可以吃了,吃的时候蘸点醋,很是好吃的一种食物。

都是小伙子,也早就饿了,所以也顾不上许多,个个都像是饿了几天的狼,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乃至于快吃饱的时候才感觉到土豆丝里还加入了炼完油的猪油渣,这才慢慢地嚼了起来,也真正地吃出了食物的味道。或许是石头的二姨怕我们吃不饱或者是不好意思吃,她中间故意过来一次,豪放地笑着说,都吃饱,争取吃完,再热上吃就不好吃了。说实话,我们很感动,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一顿热乎乎的饭珍贵了。满满一笼屉的“顿顿”,在我们西个人的咀嚼声中慢慢地消失了,甚至是一瓷盆稀粥也见底了。这顿饭,我记忆犹新,至今,我都十分怀念那顿加了油渣的“顿顿”。

院子里光秃秃的树上,成群的麻雀又开始聚集了,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这是它们归巢之前的最后一次相聚。也许它们也在发愁,在这冰天雪地的冬天,怎么才能填饱自己的肚子吧!天空又开始飘下了雪花,犹如天女散花般一样,挥挥洒洒毫不吝惜。原本扫干净的地上又白了。风己经停了,或许是吃饱了的原因,也感觉不到寒冷。我们抽着

烟,聊着天,欣赏着这个山村里的雪景,心情很是舒畅和愉快!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村子很美,一出门就是巍峨的大山,和一片片墨绿色的油松林。若是夏天,这里会更美。

虎子说道,狗怎么办呀!晚上冻了,明天就处理不成了,难道再背回窝棚去?这时,我才想起来窝棚里的狍子和那只狐狸,然后看着建军说,明天一早就回去吧,不行先把窝棚里的那些先送回去再说!建军点点头,也同意我的看法,毕竟窝棚里放着的猎物没人看着心里还是不踏实,虽说山里很少有人去,但也不是没有,也有下套的,或者说别的猎人。再说还有山狸子,想到这里,我不免担心起来!

哎!打狗的,这狗怎么办,真的再背回去吗?我白了他一眼,你不是爱显摆吗!你继续背着就行!虎子赶紧摆摆手,我可不背了,你们爱谁要谁要吧!咩——咩——一阵阵的羊叫传了过来,石头说,羊群回来了,我看看大爷,大爷就是山上遇到的那个放羊的老人,石头爬在院墙上叫了半天也没人回应,他说,大爷可能是给人家送羊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了。你们不想要那只狗就给大爷吧!让他处理吧!我看看建军和虎子,虎子赶紧说,我没意见,建军笑了笑,反正不是我打的,我也没意见,我看着石头说,那等他回来你就送过去吧?让老人解解馋!

雪越下越大,落在身上,发出沙沙声,天终于黑了下来,隔壁的大门响了,石头赶紧又爬上院墙,大爷爷,回来了吗?院子里传来了几声回应,回来了,你们吃了吗,石头说,吃了,吃了,大爷爷,我们这只狗给您拿过去吃吧!我们没时间处理也不想再背回去了,哈哈哈,传来一阵阵开心的笑声,那感情好啊!不要就拿过来,明天早上一起过来吃狗肉。反正下雪了,明天也不用放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