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退耕还药!

第一百八十九章 退耕还药!

“真是奇妙……”

萧若安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

“陛下,将植王朝的特使求见。”

一个太监小心翼翼地走进来,低声禀报道。

“宣。”

萧若安挥了挥手,目光依旧停留在那段花枝上,久久不舍离开。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青绿色长袍的男子走了进来,恭敬地行礼。

“池承望参见陛下。”

“特使不必多礼。”

萧若安抬起头,笑容浅淡。

“不愧是玩植物出身的,宝贝还真是不少,果然名不虚传。”

“陛下过奖了。”

池承望拱着手开口恭维。

“一点小玩意儿罢了,若是陛下喜欢,我们可以大量提供。”

“陛下最近不是在翻修皇宫?”

“如果新的花园用万花枝来构筑,或许是个不错的光景。”

萧若安呼吸一窒,眼里掠过精光,表现出了无比的渴望。

她拿捏着姿态,悠悠问道。

“这东西,数量多到能铺花园?”

池承望没有直接回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卷羊皮纸包。

纸包打开,里面有张画。

画上,一棵花开绚烂的树木屹立在旷野,枝繁叶茂,每一株花叶,都带着绚烂的色彩。

画纸旁放着一个半透明的玉盒,开始,里面的种子上有五彩流光逸散。

池承望微微一笑,毕恭毕敬道。

“陛下,此为百花树,只需三年生长,成熟期后,每一根枝桠都能够绽放出最美的花枝,一树顶万花!”

萧若安接过两件物品,眼睛在画像上看了又看。

她不由的幻想起了,由此等树枝所构筑成的整座花园将会是有多么的绚烂!

至于苏丞曾给他翻修的梅花园?

砍了!

一颗都不配留!

又怎能比得过如此奇宝!

“陛下,我有一事相求。”

“哦?什么事?”

萧若安眼睛粘在了两件宝物上,漫不经心的敷衍。

如果不是看在此物,乃是面前之人所上供,就凭这不是去打断自己的举动,早给他轰出皇宫!

“陛下,我有一些同僚,平日里,只能够困在将植王朝的那方寸之地,空有一身本事,却没有地可耕种。”

“你要封土?”

萧若安眉头皱起,带着几丝不悦。

竟然如此不知趣?

井口一郎立下那么大的功劳,如今也不过只有侯爷之名,没有封土之实!

大乾已经有很长时间不给异姓王分封疆土了。

其他的王朝如今都在对世家进行压制,对诸侯予以切割。

就算萧若安懒得去做同样的事,但也不会在此时继续分发权利给外人。

何况,还是一个从未曾相见过的人!

“陛下,您误会了。”

池承望急急忙忙解释。

“大乾国力无双,我们自然不敢有任何的觊觎!”

“我只是想,能够封个小农官,在户部讨个一官半职的,也能静心来帮陛下提高全国的粮食产量!”

“毕竟,陛下,您要那么多人来修缮皇宫,每日的消耗缺口都是很大的,我有办法帮陛下补上!”

“当真?”

萧若安的眼神在瞬间变得亮晶晶的,带着许多期待。

“在陛下面前,微臣不敢有半句虚言!”

池承望低头低的很快,改称呼也改得很顺滑。

萧若安问道:“你想在哪片地方种?”

“大乾地域广袤,南北气候不齐,北方寒冷,不太适合植物的生长南方却可一年两熟,地力肥沃,如果能够再复制于我的秘法,南方的地肥……”

“咳咳…陛下…”

老实待在一旁,默默听了半晌的赵孝儒忽然咳嗽,打断了池承望的话。

萧若安微微皱眉:“你有什么话想说?”

“陛下,南方本就土地肥沃,又何须外来人催熟,倒是北方,如今却是缺着神奇的手段。”

赵孝儒如今也算是苏丞的人,眼界什么的也都跟了上来。

他自然能够分析出,井口一郎大胜的那一场战斗所具备的猫腻。

自己先打个掩护,之后还能像苏丞,井口一郎讨两份功劳!

萧若安仔细看了看,嘴角微微上扬:“好,很好。你们想要什么?”

池承望有些恼火的看了看赵孝儒,这货当真烦人,愣是把自己架在了高处。

“我们只希望陛下能允许我们在北境土地当中,试着去种一种特殊的作物。”

萧若安好奇的问道。

“有多特殊?”

池承望认真思考,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描述。

“若是能够种成,每一份都价值千金!”

萧若安闻之而喜,淡淡地说道:“准了。”

打发池承望离开后,萧若安宝贝似的,把百花树种捧在手心,眼里满满的渴望,像是要溢出来的一样。

赵孝儒正在女帝的身后,见到此幕,不由得,幽幽一叹。

北方白送给将植王朝进行实验,西方交给了百兽王朝,让他们大肆建设兽场,培养可以宰吃的畜生,或战争野兽,而处在中间位置,则是王朝最大的几个矿脉的开采权,授予了灵傀王朝使者。

生怕有一点地盘能留给自己啊…

……

大丰,御书房。

封司礼来回踱步,满脸的烦躁。

而在他的身边,三皇子戴着一层淡淡的黑眼圈,时不时的打着哈欠,表现的十分困倦。

“父皇,那些人真是留不得了!”

三皇子强撑起精神,面色难看地禀报着大丰现状。

“其他人都还好说,做的没有过于过分,可是,将植王朝的人,却是在挖断我大丰的根基!”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迷信将植王朝的地方,开始种植起了一些特别的农作物。

龙须草,每一株二两纹银!

赤焰果,每一颗三两纹银!

南海叶……

这些都是江湖人士才能够用到的一些打磨体魄的药物,说起来,倒也都的确是颇为珍惜。

可是,过犹不及!

大丰陆陆续续征战,持续不休。

大半年下来,粮食已经到达了红线以下。

本来也就一两个月到了秋收,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然而,临到收秋之月,有许多百姓却因为为了要种植更加昂贵的药材,从而把辛苦大半年菜养起来的稻子的根儿给拔了。

这无疑触碰到了大丰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