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启民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启民智!

百姓无智,盲从于上,奴性深重!

愚民的行为,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整个王朝都将是上层人手中的玩物。

指哪儿打哪儿,不敢有任何的违背!

但,这上层人,可不仅仅止于皇帝。

世家百官,全部都有能力去给百姓洗脑。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他们的下限只会更低。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不外如是。

之前没有进行洗脑,光是靠着钱财,各大世家加起来都堆了一只几十万的私兵。

尽管最终也没惹出来太大麻烦,但那也是因为炎皇的底牌繁多,而不是因为他们不强。

但如果人人皆是可以被洗脑的狂热傀儡,当初的一战,胜负可就未可知了。

房间内沉香袅袅。

炎皇坐在紫檀木案后,咂了咂嘴,颇感烦躁。

商量大事的时候,竟然连口酒都喝不上,实在是晦气!

他取下了腰间的和田玉饰,烦躁道。

“还是说第二条路吧。”

“开民智!”

"陛下,"苏丞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这是臣拟定的开民智方案。"

炎皇微微一愣,伸手接过文书的同时,却也忍不住瞪了苏丞一眼。

“你早有腹稿,非得把朕骗过来?”

“此举一旦成功,将会影响大炎千年国运,我一个人总归不好做决定的。”

苏丞耸了耸肩膀,无奈道。

“比之商业、建城、科举都要重要?”

炎皇目光微凝。

哪怕是前三者,苏丞都能够自己做出决定,事后告诉炎皇办了点啥事儿。

这一次,苏丞竟然都不敢私自作出决定。

这所谓的开民智,当真有如此重要性?

苏丞沉沉点头。

炎皇直起腰身,打开进行扫阅。

在各地学堂增设邸报,每旬一期,内容由朝廷审定……

“这似乎和你之前说的,没什么差别。”

炎皇放下镇纸,轻轻敲击案面。

苏丞之前在搞学生说书时,就已经说过了,关于报纸的可能性。

只不过当时嫌成本太高,没钱去搞罢了。

苏丞摇了摇头,表情严肃道。

“绝非如此!”

“之前书生讲书,不外乎于杂技闲谈,都为娱乐,笑之而过。”

“出了学堂的门儿,学生说的那些话,不会被人放在心上,更不会让所有人奉为圭臬!”

“但是,邸报可以。”

苏丞上前一步,声音沉重的介绍。

“邸报的分发对象,原本是各方官庭,具有着极大的权威性,上面不会述说无用之事,而是会如实记述当前国势,以及深度的剖析。”

“让每个百姓都能够明白,这段政令的目的是什么,能够达到什么好处,百姓又应该怎么去向着这个好处去进发。”

百姓与普通官员,唯一所差的,不过是眼界。

眼界打开,耳濡目染,一个个的日后都能够分析朝官的利弊。

以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七个大字,只有在,出现五几两银子半个馒头,民不得不反的时候才会出现。

可是,一旦开启民智,若是地方官员做的不让人顺遂,矛盾恐怕会激化得非常快。

而且如今是乱世,这矛盾很有可能会在短期之内,变成星星之火燎原,让的朝廷苦于奔波。

“你的主要问题是…贪官?”

炎皇听出了话外之意,声音淡淡。

“的确。”

苏丞点点头。

“在此之前,除了一些伸手太狠的贪官,其他在规则范围内,我并没有太过于打压。”

“拨下去十分的款,只要能有九分用在正途,我便毫无意见。”

“哪有人驴跑,不给驴吃草的?”

炎皇对于此事也同样心知肚明。

一些事情是止不住的,哪怕给他们开的俸禄再多,也无法填满人的欲 望。

只要别耽误正事儿,哪怕是皇帝,其实也是默认了这些贪官的存在。

原先,这种事情传到外面,百姓根本没有什么认知。

无非是认为,大官儿用银筷子吃馍馍,皇帝用金筷子吃芋头。

在他们的认知里,再奢侈又能奢侈到哪里去?

因此哪怕偶尔有贪污的消息流露,也不会引起什么波澜。

但是,一旦苏丞真正打算打通上下的信息茧房,开启民智。

那么,极端的生活资源比较恐怕会让一些人心态失衡,做出逆反,甚至是叛乱!

我上我也行。

普通人没什么自我认知的能力,尤其是在民智将开未开,思想演变的过程当中被人提前引爆,那必然是一桩天大的麻烦!

开民智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用不好,还不等其他王朝打来,自己先自斩一刀,那就成了笑话了。

而且,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想要再关上,恐怕要废掉两代人!

两代人以后,王朝还是否能存续下去都是个问题。

炎皇表情也变得凝重,总算明白,苏丞为何要做出如此姿态。

“可有缓解的方法?”

“有倒是有…”

苏丞长长的吐了口气,苦笑道。

“但,都未必能够治根。”

第一,哪怕开民智,亦要限制百姓消息获取渠道。

第二,大量刊登周边王朝国民与自家的生活近况对比,让人产生优越感。

第三……

这些方法都有在奏折后面写到,然而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

苏丞相信,只要出现了类似的苗头,周边王朝,必然会开始怂恿,把民间怨气朝叛乱做推进。

不患寡而患不均!

百姓在真正意识到,一些人生来就在人的头上时,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死亡。

而这两种结局,都是苏丞所无法接受的。

炎皇陷入了深思,无意识的盘着手中的玉饰,房间寂静良久。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炎皇干涩的声音方才响起。

“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总不可能变得比大乾要乱!”

……

大乾,泰安皇宫。

女帝萧若安正坐在御书房里,手中把玩着一株奇异的树干。

看起来明明只是最为普通的枯枝。

然而,随着萧若安的晃动,枯枝忽然抽出新芽。

枝干上,五彩斑斓的花朵,此起彼伏。

瞬息绽放,凋谢,周而复始。

花种不同,芬芳不同,于萧若安鼻尖划过,转眼消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