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小腕骨吖 作品

第29章 爷不爷,先看鞋!

老头儿不想搭理张飞扬,奈何此人看起来赖上自己了,又怕他身强力壮的犯浑打自己一顿。本文搜:当看书 免费阅读

再一琢磨,这破石头就是捡来的,给就给了。

思及此处,他看向张飞扬:“那边有纸笔,你来。”

这就是同意了,张飞扬没有废话,接过来奋笔疾书。

很快,写满了一页纸。

老头儿接过那张纸,瞅瞅,吧唧一下嘴,对他的狗爬字报以无声的嫌弃。

张飞扬只当没看到,催着老头儿赶紧试试。

这年头撂地摊儿的都有一副好嗓子,清亮而又极富有穿透力。

老头儿摆了一辈子地摊,对怎么喊,更是了如指掌,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那张纸,喊道:“老鼠药,药老鼠,大的小的都k住。不药鸡,不药羊,专药老鼠这一行。

你不买我不卖,你家老鼠谈恋爱,谈的多,生的多,你家变成老鼠窝……

五分钱,给两包,人家掏,你不掏,你比人家尿类高,”

与众不同的唱词立刻吸引来众多百姓围观,一时间,老头儿的摊位人满为患。

张飞扬也不催,掏出一支烟瞅着。

待到老头儿送走一波客户,扭头看过来,他正好把抽完的烟头撂在地上,还挺有素质的用脚拧了拧。

……

张飞扬拎着那块巴掌大的碑石离开天桥,瞅瞅没人注意自己,假装把那个物件儿放在口袋,实际上是扔进了口袋里。

这可是个好东西,张飞扬确信自己如果没有丢掉上辈子爷爷教的八思巴文知识的话,他刚才一定在这块碑石上面看到了“宝藏”二字。

他前世最爱研究古董,跟着爷爷没少琢磨这些,虽然上辈子因为古董热,囊中羞涩,没能成为收藏大拿,但还是有一部分专业知识的。

收下这块碑石,倒不是为宝藏而来,只是单纯的想将其当做收藏的物件儿。

从卖老鼠药的这里,张飞扬得到了启发。

这年代还没有开始古董热,很多物件儿堪称物美价廉。

这不是捡漏的最好时机吗?要是白菜价收到什么东西,留着以后,不就发了吗?

张飞扬循着原身的记忆,坐公交首奔琉璃厂,这是西九城最著名的古董一条街。号称有着八十八家古玩店,

到了琉璃厂,张飞扬一连逛了茹古斋、萃文阁、一得阁等好几家店,却发现失算了。

便宜的看不上,看上的不便宜。

也是,不管什么年代,便宜都只是相对的。

只要东西足够好,什么时候人也不能当大白菜不是?毕竟卖的也不是二傻子。

揣着兜里的二十块钱,张飞扬决定去附近的地摊儿看看。

他顺着文化街一路往外围走,越走越荒芜。继续向前走,一大片空地上出现不少摊贩。

这里的摊贩跟别的摊贩差不多,但又有着些微差别,因为他们的摊位上,摆放的都是“古董”。

这里满地宝贝,不论真假琳琅满目,一眼望去,霎是好看和唬人。

物件儿多,人也不少,但在这里卖东西跟在前头那些店铺还不一样。

店铺有名号,卖的东西不说多珍贵,最起码得保真,有传承,有出处。

要是偷摸地卖赝品,以假乱真,被发现后能被人一人一口唾沫淹死。

但地摊儿不一样,这里最大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卖的东西出处不知,买主儿也不能问打哪儿来的。

货物更是有珍珠,有鱼眼睛,真假不论。

在这里买东西需要一双慧眼,眼光毒到的可以以白菜价淘换到巨宝,小发一笔横财。

可要是打了眼儿,买了假货或者是高价买了不值这个价格的。

抱歉,正所谓摊儿上捡漏全凭本事。

自个儿看走了眼,只能认栽。哪怕再次见面,也没有翻旧账的道理。

风险大,回报也大,正所谓风浪越大,鱼越贵。

有些人,不去正规店铺专门往这里钻。

玩的就是个心跳,玩儿的就是个刺激!!

张飞扬一开始还纳闷这些人这么明目张胆的吗?

转念一想,现在还是市场经济,允许私人做买卖。

得再过个几年,古玩行彻底被收编,所有文物都归“文物商店”管辖,不允许私人买卖后,这些人才会彻底转入地下。

“五更点灯,至晓即散”,成为人们口中的鬼市。

张飞扬一路看来看去,金石玉器,瓷瓶碑石,包罗万象什么都有。

他甚至还看到一个卖西洋物件的,那个摊子上摆着一个天马八音盒。

盒子整体透明塑料材质,很是新奇。

摊主轻轻摇动几圈摇把,“金钩白,金钩白的”音乐响起,引来无数人围观。

精美的八音盒立刻引起不少人围观,张飞扬却见怪不怪

什么玩意儿?这东西在他眼里,连一枚铜钱都比不上。

“什么玩意儿?上不得台面的东

西!!”张飞扬诧异是谁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一扭头,就看到一老头儿。

老头身材瘦骨嶙峋堪称排骨架子一个,打眼一看,最起码从娘胎里开始,就没吃过饱饭。

张飞扬觉得自己要是在路上遇到这样的,即便是囊中羞涩,也得挤出来两分钱给他,让其买个窝头儿吃。

老头儿虽然长得韩酸,身上的穿戴却很是考究。马聚源的帽子,瑞蚨祥的苏州绸缎夹棉长褂,内联升的鞋子簇新。

手里的旱烟袋锅子一尺多长,黄铜身子,汉白玉嘴,一看也是个好物件儿。

西九城有句老话,“爷不爷,先看鞋。”老头儿这穿戴,一看祖上就有铁杆儿庄稼。

这样的八旗子弟祖上正儿八经的阔绰过,旧社会时候个顶个儿的会玩,养鸽子,养鹩哥,斗蛐蛐儿,收集古董。

每天一睁眼就是提笼架鸟,日崩西九城。

到了后来,时代变迁,家族落魄,铁杆儿庄稼也没了。

这些人的辉煌不再,甭说提笼驾鸟,连吃喝都成问题。

人不能不吃饭,但这些人早就被惯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只能把目光落在祖上留下的东西上。

这样的人,在这古玩市场总是格外引人注目的。

就好比现在,除了张飞扬,也有另一个人将目光落在老头儿,确切的说,是落在他眼前那张垫着旧报纸的阔口双耳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