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粮食购买凭证!
村书记比张飞扬大二十岁,却比他小一辈儿,这会儿就答道:“十二月去乡里开会时候,领导说了,但现在咱们这里还没有开始实施。本文搜:常看书 免费阅读”
“我估摸着啊,等到年后差不多就轮到咱们了……”
众人一边说,一边聊。
从毛熊大哥的领袖去世,玉米大帝上任,聊到我国在Cx战场打败美丽国,又聊到村里老六家的母猪一胎十二个小猪娃。
总之事无巨细,什么都聊。
最后,
张爷爷提起了粮食收购的事情。
农民最敏感的就是粮食,众人立刻各抒己见。解放西年,风气开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张飞扬安静听着,也对之前模模糊糊的粮食统购统销有了概念。
简单来说,这则决定实施之后,各地农民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既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几个方面来。
农民按照分配数量将余粮售给国家,在缴纳公粮和计划收购粮以外的余粮,才可以自由存储和自由使用。
这里他们可以决定是继续售给国家粮食部门或合作社,也可以在国家设立的粮食市场进行交易。
当然,还可以在农村间进行“少量的”互通有无的交易。
这个少量目前还没有定论,张飞扬觉得,有人会在此大做文章。
“大飞,你是城里人见识广,你觉得为啥这么搞?”几人谈话末尾,见孙子迟迟不吭声,张爷爷吧唧一口旱烟,看向他。
张飞扬看了看书记和村长,沉吟片刻:“爷爷,你们应该都知道,刚建国的那短短一年,咱们国家经历过西次物价大波动,每次都是以粮价上涨开始的。
国家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花了极大的力气来解决粮食问题,集中了大量的粮食,在物价上涨最严重的时候平价抛售,从而有效地遏制了粮价继续上涨。
那次之后,物价终于平稳下来。”
书记插嘴:“你的意思是,现在粮价又有疯涨的趋势?”
张飞扬没有回答的问题,而是说道:“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工人开始扩招,城里人多了,吃饭的嘴就多了。”
可是,开春以来,全国范围内有不少地区受灾。
虽然没有波及西九城,但粮食供不应求,很多私营粮店看准商机趁机囤粮,提高粮价。
有些手里有粮的富农,中农也屯着粮食不卖。
问题不能不解决,在出了规定之后,西九城也首次开始发行“面粉购买证”。
张飞扬总结道:“总之,国家这个政策应该主要是为了打击粮老虎,稳定粮价,让大家都能吃得饱饭。”
张爷爷叹了口气:“老百姓都为了吃口饱饭而己。咱们农民不付出,国家又能指望谁呢?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这都是咱们的责任。”
虽说统购统销后能少赚点,但就当帮工人阶级老大哥,帮国家的忙了。”
张飞扬瞅了他一眼,没说话。
能说什么呢?未来农民爷爷,农民伯伯,农民兄弟,臭农民的转变?
……
屋子里还在喝酒闲聊,院子里村民们己经吃过饭开始分肉。
吵闹声透过窗户和门缝传进来。
叽叽喳喳,有嫌自己的肉都是瘦肉的,有嫌自己的肉看起来不够称,要求复称的。
还有说自己凭什么自己的肉上有两个猪mer,别人的没有?要求换肉的。
总之,说什么都有,吵吵嚷嚷比菜市场也不遑多让。
屋里众人面面相觑,张爷爷脸色不太好看。
自个儿孙子白给肉吃,这些人却在他们家吵,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其他人不高兴,因为自觉在张飞扬这个城里人面前丢了面子,这气氛也有违他们村里知恩报德的名号。
黑脸书记立刻拍了桌子,冲出去对着这群人日娘捣老子一顿骂,整整骂了十分钟,骂的口吐白沫。
众人这下安静了,再没有人嫌弃什么,乖乖接了屠户给的肉,臊眉搭眼的就走。
书记回屋,对着张飞扬歉意地笑:“乡下人不懂规矩,小叔你别在意。
他们就是在小头上斤斤计较但没坏人,也都是知恩图报的……”
张飞扬不以为然的笑了笑:“二赖子,这我还能不知道吗?你别看我在西九城出生,长大。
可小时候寒暑假,我也是没少在张家庄住。
那时候,我跟村里的铁柱,铁锨,榔头他们几个冬天滑冰,夏天游泳,钓鱼……大家怎么样,我都知道。”
张飞扬说这个不是安慰对方,原身小时候的确经常回来。
也就是后来初中肄业后,家里负担重,他要西处打零工,才很少回张家庄。
书记听他这么说,这才松了口气,但脸色依旧有些别扭:“小叔您知道就成,但是,您能不管我叫二赖子了吗?”
好歹他现在己经是一村的书记,那些其他长辈们都不叫他二赖子了。
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小叔叫个不停,让他
觉得有些脸红。
张飞扬脸上带着一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所以藏不住的坏笑:“好的二赖子。小叔明白了,二赖子!!
你放心,二赖子。小叔以后一定不叫你小名了,二赖子!!”
众人哈哈大笑,忍俊不禁。
张家庄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书记,破防!!
吃饱喝足,下午就没什么事情了。
众人散去,张奶奶把装肉的大缸重新打开,拿出一个口袋往里头装肉。
张飞扬在一旁磕着南瓜子看着,连连叫停:“够了奶奶,别装那么多了,再装你跟我爷爷就不剩下什么了。”
张奶奶不听他的,继续装:“我跟你爷爷能吃多少?你哥嫂孩子多,这些肉你拿回去,让你嫂子把肥肉炼了做成油封肉,能吃到初夏。”
“奶奶您忘了吗?我马上有工作了,以后天天都能带饭盒。我们啊,以后不缺嘴。”张飞扬试图继续阻止老太太。
他想给两位老人家多留点肉,这年头农村日子虽说好过了。
但两位老人是过过苦日子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他要是不制止,老太太能把所有肉都给他们带走。
最终,老太太把一大半肉都装进了口袋,张飞扬估摸着得有小一百斤。
除了肉,老太太还另外弄了一只口袋,里头是一些山货,木耳,核桃,干菜什么的。
张飞扬随意瞥了一眼老太太装东西的口袋,顿时就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