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山行者 作品

第一百零九章 考察团的思州行(五)

萧河带着考察团穿过一片开阔的厂区,空气中弥漫着棉絮的清香和机器的轰鸣声。本文搜:求书帮 免费阅读远远望去,五座巨大的厂房整齐排列,烟囱中喷吐着淡淡的蒸汽,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间。萧河指着前方,语气中带着自豪:“诸位,这里便是思州纺织厂群,也是思州最赚钱的产业之一。”

众人互相确定一番后,纷纷随机走进来了一座厂区的一座厂房,只见厂房内一排排纺织机整齐排列,机器轰鸣声中,女工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梭子在纱线间飞快穿梭,织出一匹匹精美的布料。梁卓如最终还是忍受不了内心的诱惑,伸手摸了摸刚刚织出的布料,触感细腻柔软,不禁赞叹道:“这布料质地竟如此上乘,比我在江南一带见过的还要好!这……这是怎么织出来的啊?”

萧河微微一笑:“诸位可真会挑啊!一来就进了咱们思州最挣钱的厂房里。这里的纺织机是从德意志引进的最新式设备,同时经过我们整体调试与大改造,其不仅仅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生产工艺,同时生产效率提高了三成。我们还凭借这些机器研制出来了一首思州特有布料一种现代工业的杰作——仿蜀锦,这种布料不仅保留了传统蜀锦的华丽纹样,还通过现代工艺提升了耐用性。”

“仿蜀锦?这个老夫也送过得有一件仿蜀锦的马褂……至于这……仿蜀锦之事,老夫倒是有些耳闻……萧先生可为我们稍微解惑一二吗?”辜鸿铭眉头一挑,显然对这项技术颇感兴趣。

“顾先生客气了!”萧河微微拱了拱手,示意工人取来一匹成品的仿蜀锦。众人围上前,只见锦缎上龙凤呈祥的图案栩栩如生,色彩艳丽却不失典雅。迅哥忍不住用烟斗轻轻敲了敲布料,赞叹道:“这手艺,怕是连益州城的老匠人都要自愧不如。”

萧河继续介绍:“这片纺织厂群共有西家大型纺织厂和一家制衣厂。其中,最核心的便是咱们所在的生产仿蜀锦的工厂。这种布料采用了新疆长绒棉与蜀中蚕丝的特殊混纺技术,织法复杂,需要七种不同的织法交替进行。每一名工人只会控制机器让其完成一种织法,而且咱们的机器的指令也是加密的,工人只需要按照咱们给他们的顺序操作,想要获得咱们这里蜀锦的技术,不仅仅需要七个不同织法的工人和七台不同织法的机器,否则根本就无法在摸索出这种复杂织法的工艺的。”(织法是萧河获得的来自22世纪的纺织技术)

他顿了顿,额为满意地看着众人惊讶的神情:“之所以设计出那么多防盗机制,那便是因为它值得,这种仿蜀锦不仅保留了传统蜀锦的华丽,还兼具棉布的舒适与耐用。更重要的是,我们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了许多超越时代的时尚款式。无论是低调奢华的日常服饰,还是华丽夺目的礼服仿蜀锦都能够完美的契合,这也使得其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喜爱。”

胡适之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随后小心地问道:“这个……倒是有所耳闻……只是……萧先生,这种布料的市场反响如何?”

萧河笑了笑,指着厂房外停满的马车和汽车说道:“诸位请看,那些都是来自江浙地区的商人。他们常年驻扎在这里,只为第一时间拿到货,然后运往上海、广州,甚至远销海外。就连代英的乔治五世都以拥有一套仿蜀锦的新款服饰。”

李守常翻开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嘴里喃喃自语:“这么说的话……这种布料的市场潜力,简首不可估量……”

萧河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这西家纺织厂和一家制衣厂,每年能为思州带来超过4000万大洋的收入。这还是在我们大量招收学徒工、培养新人的情况下。要知道,如今的北洋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8900万大洋,而我们一个纺织厂群的收入就几乎占了一半。”

“4000万大洋?!”梁卓如惊讶地重复道,“这可……简首太恐怖了!难怪思州发展的如此迅速啊!”

“那是当然了!”萧河微微点了点头,这些厂可是他花了两亿多大洋给砸出来的,同时还用上了超越这个时代近200多年的技术,自然是全面性的碾压的。

“正是,”萧河点头,“这些收入不仅用于工厂的扩建和技术研发,还大量投入到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比如,我们在这里设立了工人子弟学校,工人们的子女可以免费入学;还建立了员工宿舍。工人们的月薪也比其他地方高出不少,普通女工每月能拿到50块大洋,熟练工更是能拿到90块以上。同时还有五险一金!”

“这……这……这……如此之高的工资萧先生难道不会担心亏本吗?”胡适之有些吃惊这里的福利如此之高,简首就连欧美都赶超不了这里薪资待遇。

“这里我拥有着4000多名员工,这些员工一年下来都才432万大洋的薪资费用,加上五险一金、机械维护加起来也都才不到800万,我不还是挣了3000多万了吗?当然这只是诸多工厂中的一部分,如果将整个工业区全部算进去话,所挣之钱何止千万?这些便是我发展思州之底气!”

辜鸿铭老先生缓缓站起身,用龙头杖轻轻敲了敲地面,感慨道:“萧省长此举,可谓是以

工养教,以教兴国。思州之发展,不仅在于工业之兴盛,更在于民生之改善。此乃真正之经世致用!”

“是呀!萧先生之所想……胡某拍马不能及也!”胡适之感慨道。

萧河看着感慨万千的众人,知道现在是时候了。于是询问道:“诸君如今都见识到了我思州之实力!觉得思州是否能够建立京师大学堂和五道口大学的分校之实力呢?”

京师大学堂的带头人辜鸿铭辜老忍不住地点了点头,“以思州的财力物力……我京师大学堂决定在思州建分校!”随后辜鸿铭看向了梁卓如:“不知道卓如你们五道口大学的看法呢?”

梁卓如微微点了点头,“我五道口大学也决定在思州建校!我寻思着如此繁荣之地,不修个大学着实可惜了!”

“哈哈!”你看我,我看你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

萧河带着考察团坐着汽车穿过一座座群山和茂密的森林,终于众人的眼前豁然开朗,远处隐约可见几座巨大的机库和三条长长的跑道。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青草的气息,偶尔还能听到引擎的轰鸣声。待到众人坐车靠近之时,只见几架各式各样的飞机整齐地停放在跑道上,一架飞机旁地勤人员和戴着耳罩护目镜的飞行员正在争论着什么。

“诸位,这里便是思州飞行俱乐部。”萧河微笑着介绍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神秘,“虽然名为俱乐部,但实际上是我们思州培养飞行人才的重要基地,我称这里为思州空军学校。”

“空?空军学校?”胡适之停住了手中的笔有些疑惑地打量着萧河的表情,试图在萧河的脸上发现什么。

“没错!我就是空军学校的校长。那位便是空军学校的副校长,来自德意志的王牌飞行员格林先生。”萧河说着指了指背对着众人正在与地勤谈论问题的身影。

“那……那加入军校有什么要求吗?学校还招人吗?”一名男学生兴奋地询问道。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我吗?我叫林兴民……额,家住福建闽侯……”

“等等!莫非闽侯林家?”萧河有些疑问道。

“对的!萧先生莫非知道我家?”

“广州七十二烈士当中那几位莫非是?”

“正是家父与家叔……”林兴民有些微微低下了头。

萧河想了想,最后拍了拍林兴民的肩膀“想要加入咱们思州空军学校,我们随时欢迎你!只是你得先把学业完成了再说……”

一旁的胡适之左摸摸右看看,整个飞机上下的配件、金属板等等组成部件上不是德文就是龙国文,这在他的脑子里产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荒缪无比的结论,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萧省长,这些飞机……莫不是咱们思州自己造的?”

萧河点了点头,走到了一架银隼旁边,拍了拍银隼的螺旋桨,语气中带着自豪:“正是。就像这架,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银隼’战斗机;那边边那几架体型大体型的,是‘玄鸟’中型战斗机,那边三个螺旋桨的是咱们的‘玄鸟’二型载人运输机。”

迅哥儿叼着烟斗,忍不住插话道:“萧省长,这些飞机……真是咱们自己造的?不是从国外买的?”迅哥有些难以置信自己的耳朵,再次问道。

萧河笑了笑,又拍了拍银隼战斗机的机翼:“迅哥儿,您摸摸看,这机身上的每一颗铆钉,都是咱们思州的工人亲手打上去的。这些飞机,从设计到制造,全部是我们自己的技术。从研发到投入实践都是咱们思州自己弄出来的,而且,飞机的发动机设计师和玄鸟的总设计师都是咱们五道口大学的学生!”说着萧河看向梁卓如。

“这……这……这是何等!等等?有咱们五道口大学学生?……”梁卓如从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自己的学生什么事。

“就是我之前从五道口大学雇走的那批学生当中的几人,当然辅助设计的也有咱们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和德意志人!”萧河继续道。

“萧先生……这大喘气……着实让我等……”胡适之脸上有些哭笑不得。

“好了!话不多说了!去吧!诸位都去看看咱们思州的工业杰作吧!”

众人闻言,纷纷围上前,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飞机的机身。梁卓如推了推眼镜,仔细端详着机翼上的铆钉,喃喃道:“这工艺……简首比我在德意志见过的还要精细。”

胡适之则指着机身上的“思州制造”字样,感叹道:“萧省长,思州的工业实力,己经恐怖如斯了吗?”

“胡老师!你这句恐怖如斯在哪里学的啊?”萧河有些意外地看着胡适之。

“这不是思州街头那些孩子口中念叨的吗?”胡适之有些疑惑萧河问这个。

“哦这样啊!没什么,就是想起了一位故人了!”萧河摇了摇头说道。

“这位故人?莫不会是一个美丽的女子?”胡适之一脸八卦的看着萧河。

“嗯哼!”辜鸿铭忍不住咳了一声。

胡适之给了萧河一个我都懂的表情。

萧河露出一丝苦笑,总不可能说是他还以为又来其他穿越者了吧!

换了一下思维后的萧河,而是转身对众人说道:“诸位,今天带大家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看飞机,还想请大家帮个忙。我们准备在思州建立一座大学城,目前选定了三处位置,想请诸位在空中看看,哪一处最适合。”

“大学城?”胡适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追问道,“萧省长,您的意思是,要建立一个像思州工业园区那样的教育园区?”

萧河点了点头,目光坚定:“正是如此。我们计划将京师大学堂和五道口大学的分校,以及其他几所高等学府,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一个集教育、科研、生活于一体的大学城。这样不仅可以资源共享,还能促进学术交流。”

迅哥儿忍不住拍手叫好:“妙啊!如此一来,思州岂不是要成为龙国的学术中心了?”

辜鸿铭老先生也点头赞许:“萧省长此举,可谓高瞻远瞩。若能建成,必将是龙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壮举,试想一下这是何等壮哉啊。”

萧河笑了笑,抬手示意众人登机:“诸位,请随我一起上天,看看我们为大学城选定的三处位置。”

众人怀着激动的心情,跟随萧河登上了那架三引擎的玄鸟2型中型战斗机。机舱内宽敞明亮,两侧的玻璃窗让视野格外开阔。学生们兴奋地挤在窗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外面的景色。

随着引擎的轰鸣声逐渐加大,飞机缓缓滑行,随后腾空而起。地面上的建筑和人群逐渐变小,最终化作一片模糊的轮廓。辜鸿铭老先生紧紧握住龙头杖,虽然面色平静,但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梁卓如则掏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所见所感。

萧河坐在驾驶舱内,通过耳机向众人介绍道:“诸位,我们现在飞往第一处选址,位于思州城西三十里的青龙山脚下。那里地势开阔,环境清幽,在那里建校必将不被外界所打扰。看!就在辜先生所在的左侧方向那里!右边的人也不要急后续咱们会让你们看见位置的。”

随着飞机缓缓降低高度,众人透过窗户,看到一片开阔的平原,远处青山环绕,近处河流蜿蜒,景色宜人。胡适之忍不住赞叹道:“此地确实不错,既有山水之胜,又离城区不算太远,那条白色的带子莫不是道路。”

“胡先生好眼力!那是我在思州实行的乡镇通公路计划所修的道路。”

“那就是说交通也是极为便利。这里说不定还真是一处好的校址啊!”

随后,飞机在空中盘旋了一圈,让两侧之人都看见了下面的景色之后,于是又飞往第二处选址,位于思州城南的百花湖畔。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湖畔绿树成荫,令人心旷神怡。迅哥儿叼着烟斗,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连忙收起了烟斗,眼睛微眯说道:“此地风景绝佳,若是建校,学生们定能心旷神怡,专心治学。靠城区也近……”

最后,飞机飞往第三处选址,位于思州城东的工业区边缘。这里虽然不如前两处风景优美,但紧邻西门山工业区,左侧是思州最大的汞矿山,这里倒是便于产学研结合。李守常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地说道:“此地虽无山水之胜,但胜在实用。若能在此建校,必能与工业区形成良性互动。”

飞机缓缓降落,众人意犹未尽地走下舷梯。萧河笑着问道:“诸位,觉得哪一处最适合建校?”

辜鸿铭老先生捋了捋胡须,沉吟道:“老夫以为,青龙山脚下最为合适。既有山水之胜,又离城区不算远,额有深山之书院的风格。”

梁卓如则持不同意见:“我倒觉得百花湖畔更好。风景优美,能让学生们心旷神怡,专心读书。”

胡适之则支持第三处选址:“虽然风景稍逊,但紧邻工业区,便于产学研结合,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一时间众人纷纷热议了起来。

“诸位,为何鱼和熊掌不将二者一起兼得呢?”萧河见众人争论不休,缓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