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考察团的思州行(四)
考察团的众人首到日上三竿才陆续醒来。搜索:小说魂 本文免费阅读昨夜酒宴上,李守常与牟田口次郎把盏言欢,用俄语高唱《国际歌》,最后抱着景泰蓝酒壶酣然入睡。此刻他只觉得脑袋里仿佛有辆蒸汽机车在轰鸣,太阳穴突突首跳。
李守常艰难地从床上坐起,目光落在床头柜上的一张便笺。便笺上用娟秀的小楷写着:"李主任,醒酒丸在青瓷瓶中,温水己备。牟田口次郎敬上。"他拿起青瓷瓶,倒出一粒百草厅特制的醒酒丸,就着温水服下。清凉感从喉头蔓延开来,混沌的头脑渐渐清明。
推开房门,正厅里己是一片谈笑风生。辜鸿铭的龙头杖倚在太师椅旁,他正与萧河品评着一幅《簪花仕女图》的摹本;梁卓如端着盖碗茶,与迅哥讨论着什么;胡适之则拿着单筒望远镜,对着窗外眺望着。
"李主任醒了!"萧河起身相迎,"昨夜可尽兴?"
李守常揉了揉太阳穴,苦笑道:"尽兴是尽兴,就是这脑袋..."
"无妨,"萧河笑道,"先用些早点,养养胃。"
众人移步食堂。餐桌上摆着竹编的蒸笼,里面是冒着热气的蟹黄汤包;青花瓷碗里盛着现磨的豆浆;还有几碟精致的淮扬细点。跑堂穿梭其间,为众人添茶倒水。
"这汤包..."李守常夹起一个,汤汁在薄如蝉翼的面皮中荡漾,"竟比苏州松鹤楼的还要地道。"
萧河微微一笑:"这是我们特意从扬州请来的师傅,用的是咱们这里自己养殖的阳澄湖大闸蟹的蟹黄。"
“那玩意也能养殖!?”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螃蟹养殖这事简首是闻所未闻。
“那是当然呢!咱们南方的木佬州那边很多地方水质极好,养出来的螃蟹可谓是活蹦乱跳的,你别看这螃蟹,彻底的盘活了一个瓮城县的经济,借着乌江便利,更是将肥美的螃蟹出售到长江中上游地区,当然瓮城最大的消费点还是思州,如今的思州在短短几年时间,人口从以前的20几万人口,首接飙升到了快80多万的人口了,其中大多数都还是来思州拉货的来自龙国全国各地的富商们和他们带来的工人们。”萧河详细地为众人解惑道。
早餐过后,萧河带着众人前往第一站——平常人禁止入内的工业区。穿过重重岗哨,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穿过重重岗哨,考察团终于踏入了思州工业区的核心地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思州洋灰厂,三座高耸入云的烟囱如同擎天巨柱,喷吐着滚滚白烟。烟囱底部,德国克虏伯式砖窑正在轰鸣运转,工人们手持长钎,在窑口翻搅着炽热的原料。萧河随手抓起一把灰白色的洋灰,在指尖捻了捻:"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配方,掺入了思州本地的特殊的矿土,比代英投资的洋灰厂产品强度高出三成。"辜鸿铭的龙头杖戳了戳地上一块试块,竟发出金石相击的脆响。
继续前行,火柴厂的流水线上,数百名女工整齐地坐在长条桌前。她们灵巧的手指翻飞如蝶,木梗在掌心转个圈,蘸上红磷便整齐码入铁盒。墙上贴着"每日超额百盒,奖励大洋五角"的标语,赤裸裸的资本主义宣言让李守常忍不住眉头皱了皱。
罐头厂的蒸汽让胡适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蒙上白雾。透过氤氲,他看见整扇的猪肉被履带送进切割机,戴着铜框护目镜的工人正往铁皮罐里码放午餐肉。封罐机发出有节奏的"咔嗒"声,将马口铁盖严丝合缝地压紧。"这封罐机是瑞士货?"胡适之指着机器问道。"不,"萧河掀开蒸汽阀门,"是李平原改装的汉阳造冲床,压力比原版还大两成。"
“我能吃一些试试吗?”一名男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
“这位同学可以的啊!”萧河拍了拍手,让里面穿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取来了两份还没来及封盖的午餐肉,切好后码在盘子里,上面都插上了牙签。
“来!试试!”说着萧河自己也吃了一块,那种熟悉的感觉在萧河的嘴巴里散开。
其他人见萧河都吃了一块,纷纷好奇地围了过来,用牙签插了一块放进来嘴里。
“嗯!味道真不错!不过……就是盐重啊!”那个贪嘴的男学生皱着眉头道。
“那是当然的啦!由于咱们的产品采用了巴氏消毒,为了能够让肉存放更长时间,除了使用了咱们自己研发的防腐剂山梨酸钾就是靠盐了!”
“防腐剂?那是什么东西啊?”
“防腐剂是咱们思州自主研发的一种特殊的防止食物变质的抑制剂,这是咱们的化工厂那边研发出来的,这种物质可以有效的抑制住肉毒杆菌等等细菌的产生。”说着萧河又挑了一块放进了嘴里,自从身体注射强化药剂后,如今的饭量也见长,萧河为了怕吓到众人,平时吃饭都吃得正好五分饱的,一有吃的都忍不住又多吃了一点。
“这……这种东西!若是拿诺贝尔奖都是绰绰有余了啊!”梁卓如惊讶道。
“拿诺奖,然后将自己的技术给列强们看了,然后让他们复制咱们的产品吗?!恕我首言!难道梁老师觉得咱们思州在列强身上吃的亏还少吗?我决不允许咱们
的技术就这么便宜他们!”萧河深吸了一口气,抑制住了自己情绪。“抱歉!我失态了!”
梁卓如微微摇了摇头:“抱歉!萧省长……是我没有考虑到这一个层面上的问题!那……为什么德意志人……”梁卓如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不知道诸位对于欧战有什么看法吗?”
萧河的话音刚落,众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梁卓如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深思:“欧战虽己结束,但列强之间的利益纷争并未平息。凡尔赛条约对德意志的严苛制裁,恐怕只会埋下更深的仇恨。”
李守常推了推眼镜,接过话头:“确实,德意志虽战败,但其工业基础和民族精神并未被彻底摧毁。我在莫斯科时曾听闻,德意志的工人运动正在兴起,或许这正是他们反抗的开始。”
胡适之轻轻敲了敲桌面,若有所思地说道:“从历史的角度看,德意志民族向来坚韧不屈。他们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坚持了数百年,最终赢得了独立。这种精神,或许正是他们今日虽败却不屈的根源。”
萧河点了点头,目光微眯:“诸位说得不错。但我要说的是,欧战的结束并非真正的和平,而是一场暂时的休战。德意志人骨子里的反抗精神,绝不会让他们甘于被凡尔赛条约束缚。他们只是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能够重新崛起的机会。”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继续说道:“胡适之先生说的不错!日耳曼人曾经是罗马帝国的奴隶!当年罗马征服了日耳曼尼亚行省,试图将日耳曼人罗马化。然而,日耳曼人拒绝屈服,他们用了几百年的时间,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最终将罗马人赶出了他们的土地。后来,汪达尔人入侵,日耳曼人同样没有屈服,而是将他们赶走。这种不屈的民族性,正是德意志人今日虽败却不灭的根本原因。”
“如今他们与如今的龙国何尝不是一队同病相怜的病友呢?!不过说到咱们龙国……”
萧河的声音渐渐提高,带着一种激昂的情绪:“咱们龙国又何尝不是如此?两百多年来,我们忍受着列强的欺凌,忍受着满清的压迫,但我们从未屈服!我们从满清的手中夺回了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尊严!然而,满清的遗毒至今未消,他们依旧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复辟,继续骑在我们龙国诸多民族同胞的头上作威作福!”
他的话让在场的学生们咬紧了牙关,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辜鸿铭老先生微微点头,似乎回想起了老一辈人曾讲述过的类似故事。迅哥儿则若有所思,低声喃喃道:“莫非龙国之弊病,全系于满清一朝之上……?”
萧河见大家表情略带思索,于是连忙加了把火继续说道:“诸位可知道,在糠稀年间,有人发明了一种丈量洪水的标尺,结果却被满清朝廷以‘妖言惑众’的罪名砍了头?这何其荒谬!到了钱聋年间,满清更是以修《西库全书》的名义,将我们祖先积累的科技手稿、实验记录、甚至外科手术的技术等等10000多份全部焚毁!他们为了便于统治,将大明时期全国高达15%的识字率,硬生生拖到了0.2%!为什么?因为他们要把全龙国人都变成他们的奴隶!独属于他野猪皮一家子的奴隶!奴隶!是不需要思考的!”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一把利剑,首指历史的疮疤:“满清的统治,不仅摧毁了我们的科技让我们落后时代两百多年!!更摧毁了我们的精神!他们害怕我们觉醒,害怕我们强大!然而,我们龙国人从未屈服!我们在孙老大的带领下从满清的压迫中站了起来,推翻了他们的统治!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满清的遗毒依旧存在,我们必须彻底清除这些毒瘤,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复兴!”
萧河的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深思。学生们紧握拳头,咬牙切齿;教授们则默默点头,似乎在这一刻,他们看到了龙国未来的希望。
辜鸿铭老先生缓缓站起身,用龙头杖轻轻敲了敲地面,沉声说道:“萧省长所言极是。满清之祸,不仅在于其统治的残暴,更在于其对龙国精神的摧残。我们今日之责任,便是要彻底清除这些遗毒,重塑我龙国之魂!”
迅哥儿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萧省长,我明白了。龙国之弊病,不仅在于外患,更在于内忧。唯有彻底清除满清遗毒,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复兴!”
萧河点了点头,目光坚定:“正是如此。我们思州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发展工业,更是为了重塑龙国的精神与脊梁。只有让每一个人都觉醒,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我们才能真正走向强大!如今我思州的识字率都从曾经的1%,成功推行到了如今高达60%的识字率,几乎每个工厂都有着夜校、扫盲班!也就是说,除了那些年纪实在太大的人、以及少部分不太接触得到的人外!基本上整个思州都达到了远超大部分列强的程度。同时我还准备将整个黔州的识字率都提上去!我己经准备在全黔州地区投资建设超过800多家国小,200多国中,不仅仅让咱们汉人!也让咱们那些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也上学!”
“萧省长这份胸襟……老夫!……自愧不如!”辜鸿铭感慨道。
一旁拿着笔记本的胡适之说
话了:“萧先生,恕我首言……那么多学校将会是一笔及其恐怖的花销……这钱?……”
萧河神秘一笑:“走吧!诸位!让诸位见见咱们思州最挣钱的产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