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团子呀 作品

第182章 御前巧献济民策 2

  “学生不敢。”少年耳根微红,露出符合年龄的窘态,“只是......上月礼部王大人为老夫人祝寿,特意寻了方‘仁寿’墨......”

  昭明帝眸光微动,他当然知道,那方墨定最终以百金成交,只因刻了太后赐的“福”字。

  “再者......”林祈安声音渐起,“稀罕之物固然可贵,荣耀与噱头更令人趋之若鹜。若给珍稀之物挂上‘慈善’的标签,设拍卖场明码竞价,所得银钱赋予‘专款专用’的使命,既可显圣上仁德,又能备不时之需。”

  “届时,阁老家用的不是贡墨,而是‘固我边疆’的功勋!”

  “神京城诸位侯爵夫人戴的不仅是金簪,更是‘活人无数’的善名!”

  “那些权贵们挥金如土换来的......”林祈安俯身行礼,神色恭谨,“将不仅仅是不是物件本身的稀缺,更是让天下人都看见的仁德之心。”

  昭明帝手中茶盏“砰”地置于案上,缓缓起身,龙袍下摆扫过案几,带起一阵弥散着龙涎香的风。

  “你可知光去年,扬州盐商为求御赐花了多少......”

  林祈安立即俯首:“是学生浅薄了。”顿了顿,又小心补充:“只是想着......既能充实国库,又能......”

  德忠公公忙补充道:“奴才记得,单程家就花了五万两!”

  昭明帝凝视着少年发间玉簪,好像还是兄妹二人初到京城时,他让皇后随意挑选的赏赐之物。

  忽然叹道:“如海真是生了个好儿子。”

  鎏金烛台的光晕里,昭明帝凝视着眼前少年单薄的肩膀。

  每逢黄河决堤、旱魃为虐,那些朱门大户捐出的银两,还不够他们后院豢养的孔雀一日吃食。而神京城的拍卖行里,前朝字画、古玩珍奇,哪件不是拍出天价?

  却从未有人想过,让这些金玉其外的物件,真正造福黎民。

  眼前少年的“专款专用”,彻底烙在了昭明帝心中。

  现下,正巧有件棘手事,或许可以让几个孩子一试?

  昭明帝缓缓上前,将林祈安扶起,轻拍少年肩膀。

  “德忠。”

  “奴才在。”

  “传善,就让这小子陪朕一同用膳吧。”

  东暖阁内,两张紫檀食案相隔三丈,静置在鎏金地衣上。

  昭明帝独据北案,却并未动筷,林祈安也恭谨的坐于西侧小案前,敛声屏气。

  上方之人忽而笑问身侧的德忠公公:“这小子,三言两语就要动朕的税制?该让你去文渊阁,跟那群老学究辩个明白。”

  “学生不敢。”林祈安恭敬回话,又继续道,“是圣上说了,让学生大胆说的......且,税收之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更改,倒是这慈善拍卖可解燃眉之急。”

  昭明帝夹起德忠公公布好的菜肴:“边吃边说。”

  “学生拙见。”林祈安拿起筷子,“现只为盐铁等物设置专税,犹显疏漏,未臻完备。需统筹周祥,多设‘价内税’,征税于价中,润物无声。如此,既可抑止奢靡之风,又能广增国库之财。”

  没错,这便是林祈安依着后世见识,所了解的“价内税”,以及“奢侈品税”。既不会影响底层百姓利益,也可抑制权贵积财。

  虽大雍朝已有这个概念,但并无准确说法,且不全面。

  目前只针对盐、茶、酒、部分珠宝等设置了专税。

  “价内税......”昭明帝沉吟片刻,笑着点头赞道:“有点意思。以慈善的名头,专款专用?你倒是连政策执行的由头都给朕想好了。”

  少年被夸赞后唇角微扬,眼中闪过狡黠:“圣上圣明,新政施行必然阻挠重重,那便只有用道德来绑架人心,顺应民意,让那些人无话可说。”

  “哈哈哈!”昭明帝爽朗大笑,“德忠,朕今日心情好,去把几个皇子也叫来,陪朕一起用饭。”

  德忠公公见昭明帝胃口大好,也喜上眉梢,忙朝殿外打了个手势。

  小内侍们立刻碎步退下。

  昭明帝深觉此法可行,只待明日将此事扔给那帮内阁大臣,让他们自己好好去吵一架。

  看到下手少年不疾不徐的用膳,丝毫没有拘谨之态,心下更是赞赏。

  “除了这长远之计,还帮朕想到了个来钱快的法子?”

  “学生在国子监上学,博士们偶尔也会与我们谈谈时政,现下,监生们都在忧心蓟州城春旱之事。”

  蓟州城是九边重镇之一,更是神京城的咽喉之地,今年春季少雨,严重影响百姓春季播种。

  若不提前储备赈灾粮加以防护,等到颗粒无收之时,边关将士们没有军备粮储,仓促筹备就怕变故丛生。

  而今,诸位皇子皆奉昭明帝诏命协理此事,怕也是圣上对几位皇子的考校。

  待二皇子康王、三皇子睿王、四皇子怀王及年方十岁尚未封王的六皇子盛玚齐至偏殿时,但见殿内君臣相谈甚欢,昭明帝正与林祈安把盏言笑,共进御膳。

  四位皇子整肃衣冠,齐向圣驾行礼问安。其中唯有见过林祈安的睿王,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林祈安亦从容起身,向诸位皇子执礼。

  “都坐下一起用膳吧。”

  昭明帝金口一开,众人依序入席。

  饭后,侍女们撤下餐盘,奉上清茶鲜果。

  昭明帝开口问道:“交代你们的事,想好如何施为了?”

  康王似早有谋略,抢先道:“儿臣请求父王准许,命儿臣亲去蓟州城督办水利,修挖水渠,引水灌溉。”

  睿王冷然道:“儿臣已与户部拟定章程,召集富商筹谋善款,以做储备。”

  怀王虽与睿王同岁,但生母是舞姬出身,又被比较着长大,一向最没存在感。

  开口之时,气势明显弱于两位兄长。

  “儿臣觉得,两位皇兄皆深谋远虑,若有需要儿臣帮忙之处,必当竭力。”

  最小的六皇子如今还在读书,虽于两年前被正宫皇后教养,但并未正式过继。

  他看了看昭明帝,不知该怎么作答。

  “但说无妨”

  “父皇,儿臣的月例银子也能捐吗?”

  昭明帝目光微柔,笑道:“你呀,还是先好好做好课业吧。”

  盛玚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便恭敬领命。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