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团子呀 作品
第176章 梅香浮动论诗魁
林祈安回到林府时,暮色已染透窗棂。
刚踏入书房,便见案头端端正正摆着一张泥金帖子。
他眉头一挑,拾起细看,竟是北静王府的春梅宴请帖,字迹工整如列阵之兵。
“贺伯,这帖子何时送来的?”
贺伯回忆一瞬,回道:“约莫申时,由王府长史送来的。老奴见少爷未归,便搁在案头了。”
看来墨阳黎氏这位嫡系公子,在京城权贵眼中的分量,比他预想的还要重上三分。
要不北静王也不会亲自上门下帖。
“有意思。”他指尖在“恭请林公子”几个字上轻轻摩挲。
梅花位列四君子之首,乃百花之先。东坡居士曾咏“梅花开尽百花开”,道尽此花占得春先的灵韵。
当下,虽腊梅将谢,但是朱砂、绿萼等各色春梅正当盛放。
林祈安刚至梅园门口,便有青衣小厮接过名帖,引着他进了园子。
穿过月洞门,但见满园春色,暗香浮动间,已有三五士子悠闲散步于林中。
正厅内十二扇楠木隔扇尽数打开,将室外满园红梅尽收眼底。
北静王盛水溶端坐主位,一身靛蓝团龙纹锦袍,正含笑望来:“林公子来得正好。”
林祈安躬身行礼,余光扫过全场。
左侧首位坐着黎韫,一袭雪青长衫,见他进来,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右侧首位竟是贾宝玉,项上金螭璎珞圈映着满堂烛火,晃得人眼花,眼中诧异更胜。
更远处坐着些熟面孔,忠靖侯家的嫡子正与缮国公府的公子对弈,神武将军之子冯紫英则在梅窗下与柳湘莲低声交谈
除却王孙公子、清客谋士、京城名角,甚至有江湖奇人也相聚于此。
北静王这贤王雅号,倒非浪得虚名。
其门下食客三百,无论寒门才子还是江湖异士,但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入幕。这般礼贤下士的做派,自然在士林中博得清誉。
林祈安打过招呼后,就自觉顺着指引落座。
待坐定环顾间,发现身侧竟是老熟人。
赵序此刻正皮笑肉不笑的拱手:“林案首今日竟有雅兴赴这风月之会?莫不是走错了地方?”
“不曾想赵兄还是这么关注在下,过奖过奖。”林祈安不甘示弱,笑着拱手,又低声道:“还未恭贺赵兄成功荣登孙山之列,虽说是榜末,到底也算跃过乡试龙门了,此后定当前途无量。”
“你......”赵序面色霎时涨如猪肝。
此前在国子监,他处处都想压林祈安一头,结果临到年末考教之时,人家根本没来参加考试。
这会儿人家拿下小三元,而自己虽以监生之便过了乡试,但却没发挥好,位居末榜。
这黄口小儿竟这般直言嘲讽,简直狂妄自大!
见酒盏都要被赵序捏碎了,林祈安不觉好笑,这孩子一点没长进啊。
“赵兄慎饮。”林祈安虚扶其腕,“这梨花白后劲绵长,易醉。”
“不劳费心!”赵序仰颈饮尽,袖口沾了酒渍也浑然不觉,“你可莫要得意过头,今日群贤毕至,皆为诗词翘楚,并非你逞口舌、论策论之地。腹中若无半点风月,小心贻笑大方。”
“谢赵兄提点。”林祈安毫不在意,继续逗弄道,“待会儿要是有人为难在下,还望赵兄看着同窗之谊......”
话未说完,赵序已啪地放下酒盏,扭身与旁座攀谈,只留给林祈安一个绷紧的后颈。
赵序此人虽过于自负,但也从未私下给人下过绊子,林祈安闲来也乐意与他辩几句。
园中忽起笙箫之声远远,恍若隔雾看花。
案上陈设着梅花攒盒,里头盛着松瓤鹅油卷、藕粉桂糖糕等细点,配着鎏金执壶里的梨花白,倒也风雅。
三三两两的宾客或执卷论诗,或把盏赏梅,倒真应了谈笑有鸿儒的景致。
黎韫此时也明白了,林祈安应是也收到了帖子,不觉对这位北静王的喜好交友能力有了新认知。
特别是无意间瞥见林祈安与身旁之人交谈时的小表情,不觉失笑。
“黎先生可记得在下?”贾宝玉不知何时已立在案前。
盛水溶略感意外:“不想两位贤弟竟是旧识?”
黎韫看了看贾宝玉,忆起什么,淡淡回道:“确有过一面之缘,没想这般巧。”
“哦?”盛水溶手中折扇轻敲掌心,“黎先生太过低调,小王也是近日才得知你早于年前便来了京城,失礼失礼。”
黎韫轻笑举杯致敬:“王爷客气。”
贾宝玉还欲交谈,不曾想黎韫直接起身:“这满园景致不可辜负,在下先失陪了。”
盛水溶朗声笑道:“今日群贤毕至,不若诸位一起移步赏梅。过后有何妙句,且可拿来一观,小王必不为少了彩头。”
话音一落,满座哗然,连称“王爷雅量”。
(好水,在改。)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刚踏入书房,便见案头端端正正摆着一张泥金帖子。
他眉头一挑,拾起细看,竟是北静王府的春梅宴请帖,字迹工整如列阵之兵。
“贺伯,这帖子何时送来的?”
贺伯回忆一瞬,回道:“约莫申时,由王府长史送来的。老奴见少爷未归,便搁在案头了。”
看来墨阳黎氏这位嫡系公子,在京城权贵眼中的分量,比他预想的还要重上三分。
要不北静王也不会亲自上门下帖。
“有意思。”他指尖在“恭请林公子”几个字上轻轻摩挲。
梅花位列四君子之首,乃百花之先。东坡居士曾咏“梅花开尽百花开”,道尽此花占得春先的灵韵。
当下,虽腊梅将谢,但是朱砂、绿萼等各色春梅正当盛放。
林祈安刚至梅园门口,便有青衣小厮接过名帖,引着他进了园子。
穿过月洞门,但见满园春色,暗香浮动间,已有三五士子悠闲散步于林中。
正厅内十二扇楠木隔扇尽数打开,将室外满园红梅尽收眼底。
北静王盛水溶端坐主位,一身靛蓝团龙纹锦袍,正含笑望来:“林公子来得正好。”
林祈安躬身行礼,余光扫过全场。
左侧首位坐着黎韫,一袭雪青长衫,见他进来,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右侧首位竟是贾宝玉,项上金螭璎珞圈映着满堂烛火,晃得人眼花,眼中诧异更胜。
更远处坐着些熟面孔,忠靖侯家的嫡子正与缮国公府的公子对弈,神武将军之子冯紫英则在梅窗下与柳湘莲低声交谈
除却王孙公子、清客谋士、京城名角,甚至有江湖奇人也相聚于此。
北静王这贤王雅号,倒非浪得虚名。
其门下食客三百,无论寒门才子还是江湖异士,但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入幕。这般礼贤下士的做派,自然在士林中博得清誉。
林祈安打过招呼后,就自觉顺着指引落座。
待坐定环顾间,发现身侧竟是老熟人。
赵序此刻正皮笑肉不笑的拱手:“林案首今日竟有雅兴赴这风月之会?莫不是走错了地方?”
“不曾想赵兄还是这么关注在下,过奖过奖。”林祈安不甘示弱,笑着拱手,又低声道:“还未恭贺赵兄成功荣登孙山之列,虽说是榜末,到底也算跃过乡试龙门了,此后定当前途无量。”
“你......”赵序面色霎时涨如猪肝。
此前在国子监,他处处都想压林祈安一头,结果临到年末考教之时,人家根本没来参加考试。
这会儿人家拿下小三元,而自己虽以监生之便过了乡试,但却没发挥好,位居末榜。
这黄口小儿竟这般直言嘲讽,简直狂妄自大!
见酒盏都要被赵序捏碎了,林祈安不觉好笑,这孩子一点没长进啊。
“赵兄慎饮。”林祈安虚扶其腕,“这梨花白后劲绵长,易醉。”
“不劳费心!”赵序仰颈饮尽,袖口沾了酒渍也浑然不觉,“你可莫要得意过头,今日群贤毕至,皆为诗词翘楚,并非你逞口舌、论策论之地。腹中若无半点风月,小心贻笑大方。”
“谢赵兄提点。”林祈安毫不在意,继续逗弄道,“待会儿要是有人为难在下,还望赵兄看着同窗之谊......”
话未说完,赵序已啪地放下酒盏,扭身与旁座攀谈,只留给林祈安一个绷紧的后颈。
赵序此人虽过于自负,但也从未私下给人下过绊子,林祈安闲来也乐意与他辩几句。
园中忽起笙箫之声远远,恍若隔雾看花。
案上陈设着梅花攒盒,里头盛着松瓤鹅油卷、藕粉桂糖糕等细点,配着鎏金执壶里的梨花白,倒也风雅。
三三两两的宾客或执卷论诗,或把盏赏梅,倒真应了谈笑有鸿儒的景致。
黎韫此时也明白了,林祈安应是也收到了帖子,不觉对这位北静王的喜好交友能力有了新认知。
特别是无意间瞥见林祈安与身旁之人交谈时的小表情,不觉失笑。
“黎先生可记得在下?”贾宝玉不知何时已立在案前。
盛水溶略感意外:“不想两位贤弟竟是旧识?”
黎韫看了看贾宝玉,忆起什么,淡淡回道:“确有过一面之缘,没想这般巧。”
“哦?”盛水溶手中折扇轻敲掌心,“黎先生太过低调,小王也是近日才得知你早于年前便来了京城,失礼失礼。”
黎韫轻笑举杯致敬:“王爷客气。”
贾宝玉还欲交谈,不曾想黎韫直接起身:“这满园景致不可辜负,在下先失陪了。”
盛水溶朗声笑道:“今日群贤毕至,不若诸位一起移步赏梅。过后有何妙句,且可拿来一观,小王必不为少了彩头。”
话音一落,满座哗然,连称“王爷雅量”。
(好水,在改。)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