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最毒植物见血封喉!箭毒木!
新的天幕出现。
画面里出现了一个南方原始森林的场景,一群披坚执锐的士兵在森林里艰难的前进着。
他们虽然不太喜欢这茂密森林的环境。
但看得出,依然士气高昂。
并且很快速的就击败了一些当地的土著士兵。
但就在他们,路过一片更加茂密的森林时。
从旁边的林间阴影处,突然飞出了几只箭头!
嗖嗖嗖的箭头命中了穿着盔甲的士兵。
其中大部分箭头被盔甲挡住,也有少部分的士兵则被稍微的划伤了一下。
毕竟只是土著部落的箭头,确实算不上锋利,威力也不算很大。
士兵们迅速打跑了伏击者。
这些士兵们并没有在乎。
可没走几步。
那些被土著的箭头,给稍微刮伤了的士兵。
就突然露出痛苦的表情。
很快就倒地而亡。
于是人们都知道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箭头,其实隐藏着致命的毒素。
而天幕也正式的开始讲述。
【说到世界上最毒的植物,很多人会想到毒蘑菇或者夹竹桃。】
【但真正能让人“见血封喉”的,其实是它——箭毒木!】
【这种树的名字听起来就杀气腾腾,而它的毒性更是名副其实:】
【只要伤口沾上它的汁液,几分钟内就能让一个成年人心跳骤停。】
【在古代,它被涂在箭头上制成生化武器,让敌人闻风丧胆。】
【到了现代,它依然是热带雨林里最危险的沉默杀手。】
看到天幕第一段的讲述。
以及配合讲述出现的那些见血封喉的画面。
不少古人都是对这种名叫箭毒木,绰号见血封喉的神奇植物产生了兴趣。
或者说是警惕。
秦朝。
嬴政看着天幕上那剧毒的见血封喉木。
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果然,这岭南之地,大军不易行动。”
“遍地瘴气,遍地毒物。”
“就连普通的植物都如此之剧毒!”我大秦的岭南军团在那边开拓土地只怕也是损失不小。
在感慨了岭南军团开拓疆土不容易的同时,嬴政也在思考。
并且说道:“我大秦的秦弩独步天下。”
“特别是在灭了韩国之后,吸收韩国之劲弩菁华,更让大秦弩箭的技术和威力提升了一个档次!”
“如果从岭南那边,引进部分见血封喉,组建一支特殊的见血封喉秦弩军团?”
“在作战的时候,进行高密度的弩矢打击。”
“并不要求每一箭都形成致命杀伤。”
“但如果这见血封喉,真的有那么毒,只要蹭到了一点伤口,就有机会击杀敌人!”
“虽然是雕虫小技,但放在关键的时候使用,也有可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嬴政本身,并不是擅长指挥作战的君王。
但粗略的想了一想,觉得见血封喉的确有引进的价值。
……
天幕继续,也开始正式的介绍。
【箭毒木的学名叫做antiaristoxicaria,属于桑科。】
【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国外则多见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这种高大的乔木,成年后能长到25至40米,相当于10层楼的高度。】
【它树冠庞大,枝叶茂密,叶片呈椭圆形,表面有光泽,四季常绿。】
【从外观上看,箭毒木与普通树木并无太大差异,甚至还有几分优雅。】
【但却被被当地人称为“鬼树”或“死亡之树”。】
【因为箭毒木虽然乍一看和普通乔木没什么区别。】
【但实际上,它的汁液里含有一种剧毒成分。】
【它的毒性主要来自树干和枝条分泌的乳白色毒汁。】
【这些毒汁含有多种有毒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强心苷类化合物,如见血封喉苷、弩箭子苷等。】
【当这些成分进入动物或人体后,会迅速作用于心脏,扰乱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进而使心脏停止跳动。】
【仅仅几毫升的毒汁。】
【就能让一头健壮的野牛在短短几分钟内窒息而亡。】【正是因为其强大的毒性,在古代,当地居民就懂得利用箭毒木的毒汁制作毒箭。】
【在东南亚,土著部落会采集箭毒木的树汁,涂抹在箭头上,制成毒箭。】
【一旦射中敌人或猎物,毒素会迅速进入血液。】
【被这种毒箭射中的猎物,往往还没跑出多远就会倒地身亡。】
【大大提高了狩猎的成功率。】
【由于毒性极强,中箭者往往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得名“见血封喉”。】
【这种毒箭在部落战争和狩猎中威力巨大,甚至能放倒大象、老虎这样的猛兽。】
【传说中,某些部落的猎人会在射中猎物后立刻砍断箭杆,防止猎物挣扎时毒箭反弹伤到自己,可见其危险性。】
【除了作为武器,箭毒木的毒性也让它在医学史上留下了诡异的一笔。】
【19世纪,欧洲殖民者在东南亚探险时,曾记录过当地土著用箭毒木的汁液执行死刑。】
【受刑者只要皮肤上有伤口,沾上毒液就会迅速死亡,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这种毒素没有解药。】
【现代医学也只能通过心肺复苏和药物维持来争取时间,等待毒素代谢。】
【但有趣的是,箭毒木虽然剧毒,却并非“触之即死”。】
【它的毒素必须通过血液进入体内才会致命,所以单纯触摸树干或树叶并不会中毒。】
【甚至它的果实还能被某些鸟类食用,种子也能通过动物传播。】
【这种“选择性毒性”是自然界里一种奇特的生存策略。】
【既能让天敌敬而远之,又不影响自己的繁殖。】
【到了现代,科学家对箭毒木的研究有了新发现。】
【它的毒素虽然致命,但在微量情况下,却可能对心脏病治疗有帮助。】
【类似以毒攻毒的原理。】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利用它的抗凝血特性开发新型药物。】
【不过,目前这项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普通人还是离它远点为妙。】
【如果你在热带雨林探险,怎么识别箭毒木呢?】
【首先,它的树干通常笔直,树皮有纵向裂纹。】
【其次,它的叶子呈椭圆形,叶脉清晰。】
【最重要的是,如果折断它的树枝或树皮,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
【而这就是剧毒的来源!】
【记住,千万不要让这种汁液接触伤口,甚至不要用手直接触碰。】
【如果你在雨林中见到它,不妨远远观察。】
【但千万别轻易靠近——毕竟,它可是名副其实的“见血封喉”!】
天幕视频结束。
网友们的弹幕纷纷出现。
《华南植物园里有见血封喉树,我去看过。》
《我也记得,就叫见血封喉,我当时就被这粗暴直接的名字给震惊了。》
《这玩意给武器淬毒可最合适不过了。》
《你猜它为什么叫箭毒木?》
《黄蓉的软猬甲,是不是用这个做的?》
《箭毒木甚至会毒死自己……》
《箭毒木是不是箭毒蛙的亲戚?》
《身为海南人表示见过三人环抱的箭毒木,但不要轻易尝试,树外面有小刺,扎伤就凉了。》
《箭毒木的果子能吃吗?》
《应该能,但没人敢去试……》
……
三国。
诸葛亮手持羽扇,目光紧锁天幕中箭毒木的介绍。
当看到视频中演示涂抹箭毒木汁液的箭矢可瞬间致人死地时,他微微皱眉,羽扇轻挥的节奏也缓了下来。
“南中竟有此等凶险之物。”
王平说道:“丞相,无当飞军中有人提过,此树在滇南密林中常见,当地土人常以之涂箭。”
诸葛亮点了点头,稍显犹豫的思考。
“此等剧毒之木,若能善加利用,或可成为克敌制胜的利器。”
“但此毒虽强,却太过凶险。”
“若贸然使用,稍有不慎,恐会伤及无辜……”
“不过,这等毒物,可暗中派人记录其特性与使用之法,以备不时之需。”
诸葛亮不想主动使用。
但保留使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