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长安阙,金蝉无踪寻旧迹
--
不多时,九灵元圣驮着三人跨越万水千山,遥遥望见了长安城的轮廓。
三人按下云头,落在城外,收了坐骑,变化形容,径直入了长安城。
几人无心观景,直奔皇宫而去。自有神通道术,悄无声息地入了宫,寻到唐王李世民。
唐王见猴子携二人深夜到访,虽惊不乱,屏退左右问道:“神僧归来可是缴了佛旨?怎不见我御弟圣僧?”
猴子闻说,反问道:“我师父没有回朝?”
唐王闻言,面露讶色,亦有忧色:“御弟自那日雁塔传经之后,回西天缴旨,朕与百官相送。缘何神僧反而到此地寻师?”
三人听罢,各弄神通,果不见长安城内有金蝉子的踪迹,遂敷衍几句后,找了个僻静的亭子商议。
猴子挠头道:“金蝉子既未回长安,又带着那许多经卷,他会去了何处?”
吒吒桃沉吟道:“金蝉子心思深沉,他既决意要传下全本真经,定然不会再循常规。
若大张旗鼓地回长安开坛讲法,目标太大,恐即刻便会引来天庭或灵山的注意。
依我之见,他极可能隐匿行藏,仿效上古圣贤,以行脚僧人的模样,一步一印,亲身走遍山河,将真经奥义,口传心授于有缘之人。”
杨戬赞同道:“师妹所言极是。如此一来,既能避开耳目,又能确保经文不被篡改,真正将大道传于凡尘。
只是三界浩渺,众生亿万,要寻一个刻意隐藏行踪的金蝉子,无异于大海捞针。”
猴子道:“那可如何是好?”
杨戬道:“此事急不得。我先回灌江口,调遣帐下草头神并梅山兄弟,遍布眼线于四大部洲,广为查探。若有圣僧消息,即刻来报。”
吒吒桃点头道:“如此甚好。师兄,还有一事相托。”
杨戬道:“师妹但讲无妨。”
吒吒桃道:“我有一旧部,乃是一条九爪黑龙,原被我封于混天绫中。
后我派他巡游四洲水脉,寻访有德水裔,以备将来敕封水神之用。因他不在我身边,故而未同遭黑莲之困。
烦请师兄回转之后,设法寻他下落,告知我如今境况,教他来寻我汇合。”
杨戬应下:“师妹放心,我必将此事办妥。”说罢,与二人作别,化作一道金虹,径往灌江口而去。
亭中只剩下吒吒桃与孙悟空二人。猴子问道:“妹子,如今我等该往何处去寻?”
吒吒桃略一思索,道:“金蝉子虽要避人耳目,但传经总需路径。他自西而来,要入大唐,必经两界山。我们且去那里一行,寻那山中太保刘伯钦问问,或许能有线索。”
猴子点头称是。二人遂驾起云头,认准方向,不多时便回到了两界山。
寻到刘伯钦家,那刘伯钦见是孙大圣与一位仙姑(他认不得是小桃)从天而降,连忙出门迎接,恭敬行礼:“大圣爷爷,仙姑奶奶,不知驾临寒舍,有失远迎!”
猴子笑道:“老刘,不必多礼。俺老孙且问你,近日可曾见过我师父唐三藏路过此地?”
刘伯钦闻言,脸上露出敬仰之色,答道:“回大圣爷爷的话,圣僧正是前往西天取经归来。他老人家慈悲为怀,见小子诚心,还曾在此盘桓半日,传授了几篇经文与我,真乃字字珠玑,蕴含无上妙理!
小子诵读之后,只觉神清气明,往日打猎的杀心都淡了许多。后来圣僧说要往东土传法,便从河州卫方向去了。”
“果然在此!”猴子与吒吒桃对视一眼,心中大定。
辞别了刘伯钦,二人又马不停蹄赶往河州卫。找到镇守总兵府,亮明身份。那总兵得知是护送圣僧取经归来的高徒,亦是恭敬有加,连忙接入府中。
猴子开门见山问道:“总兵大人,我且问你,这几日可有一位法号玄奘者,路过此城?”
总兵答道:“确有此事!前日午时,确有一位圣僧入城,持有大唐皇帝御赐关文,说是西天取经归来。下官验明无误,已放行入关。圣僧气度不凡,令人见之忘俗。”
猴子追问:“可知他往哪个方向去了?”
总兵面露难色:“这个...下官倒未曾留意。”
闻说此言,二人不欲多留,忽闻外头吵嚷声起。那总兵脸色一变,骂道:“这群人!又来了!”
猴子好奇道:“甚么人?”
总兵叹了口气,道:“二位且随我来看。”
他引着二人来到府衙高处,凭栏望去。只见下方街道之上,竟有大批民众,男女老幼皆有,并非僧道打扮,却都盘膝坐在路中央,闭目垂首,口中念念有词,似在打坐诵经。
尤其是在几处售卖肉食的铺子门前,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那些静坐的民众将铺子团团围住,既不喧哗,也不争吵,就是挡在那里,让店家无法做生意,客人也无法靠近。
猴子奇道:“这些人是何道理?为何在此拦路?”
总兵苦笑道:“上仙有所不知。这些人乃是城西南三十里外一个镇子的居民。
也不知从何时起,那镇子的人尽皆戒了荤腥,只吃素食。他们自己吃素也就罢了,偏还容不得旁人吃荤。
隔三差五便会成群结队地进城来,像这般坐在街上,堵住肉铺,阻碍交通,直到搅得大家不得安宁,他们才肯散去。
这些人油盐不进,打不得,骂不得,下官也是束手无策。前日才闹过一场,今日不知为何又来了。”
吒吒桃目光一闪,问道:“总兵大人,那位玄奘圣僧是否知晓此事?”
总兵点头道:“圣僧确听闻此事。前日入城后,他还特意向下官打听了那怪镇的方位,似乎颇感兴趣。”
“哦?”吒吒桃与猴子再次对视,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意动。
金蝉子特意打听了那个怪镇?莫非...
猴子道:“妹子,依老孙看,金蝉子定是去了那个镇子!”
吒吒桃颔首道:“极有可能。那镇子行事古怪,又与佛门戒律隐隐相关,金蝉子前去探查,在那里传经,也未可知。我们且去那镇子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