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攒欧气 作品

第261章呆子勇诱门前骂阵圣僧喜脱洞底囚笼

--

却说孙大圣计议已定,对八戒道:“你在此处好生看守,莫让那妖精走了,也莫要打草惊蛇。老孙去去就来!”说罢,捻个诀,念个咒,一个筋斗云,早已不见了踪影,径直投慈云寺而去。

不多时,回至寺中。此时距他寻妖离去已经一个日夜,寺内众僧正自惶恐不安,见大圣独自归来,连忙围拢询问圣僧下落。

猴子无暇多言,径直寻至后院禅房,见法海正在院里坐禅念经,敖艺给白龙马喂草料,两者皆是面带忧色。

独吒吒桃颇有兴致,在亭中吃着元宵、喝着米酒。

猴子赶上前,将先前如何追寻妖踪,如何与那辟寒、辟暑、辟尘三妖恶战一场,如何用紫金铃败退群妖,三个老妖如何闭门不出,以及自家计策,要借九灵元圣擒妖之事,简要述说了一遍。

末了道:“好妹妹,此事还需你出手相助,将那九灵元圣牵来青龙山,助我等一臂之力,救金蝉子出难。”

吒吒桃听罢前因后果,当即应道:“此事不难,我与你同去。”遂到院子角落,把酣睡的九灵元圣喊起,跨上他背,叫声:“走。”驾起云光,与猴子顷刻间又回到了玄英洞外。

八戒正在原地等得心焦,见猴子与跨坐九头狮子的吒吒桃前来,忙上前道:“哥哥,丫头,如何?”

猴子笑道:“妥当,只怕那妖精正惶恐,不敢出门。呆子,如今要用你做个诱饵。”便将计策细细告知:“你且独自一人上前叫阵,务必张狂,将那三个老妖激出洞来。我和丫头隐在云端,只等他们出洞,自有九灵元圣接应,保你无事。”

八戒闻言忘了眼吒吒桃,笑道:“此事还需丫头出马。我老猪嘴虽长,但论说气人,谁能是她祖安王菩萨的对手。”

猴子闻说,怕这呆子惹恼了哪吒,遂扯住他耳朵叫道:“莫说闲话,让你去你就去。”

呆子吃疼,忙说到:“去去去,我去。”

猴子松了手,八戒扛着九齿钉钯,摇摇摆摆,大踏步走到那紧闭的石门前,抡起钉钯,‘哐哐哐’地猛砸起来,口中更是污言秽语,破口大骂:

“呔!那辟寒、辟暑、辟尘的三个偷油贼!你猪爷爷在此,还不快快滚出来受死!莫要关门做龟孙,有本事出来和你猪爷爷大战三百回合!”

“你猪爷爷耐心有限,快把我师父和那几千斤香油还来!若不然,等我打破你这石门,定将你三个剥皮抽筋,掏心挖肝,做成肉酱下饭!”

他这骂声又高又亮,传进洞府深处,直搅得那三个老妖心惊肉跳。

--

那辟寒、辟暑、辟尘三妖自关了洞门,惊魂未定,见门外没有动静,正自庆幸逃得性命。

此刻忽听洞外叫骂声震天,辟寒老妖吓得一个哆嗦:“不好了!那孙行者又打上门来了!!”

辟暑强作镇定:“大哥慌什么!只要我们紧守洞门,量他也攻不进来!”

辟尘则道:“且慢!听这声音,似乎只有那猪八戒一人在外叫骂?怎么没听见孙行者叫喊?”

三妖疑心不定,忙唤来一个小妖,吩咐道:“你快去门缝里悄悄窥看,外面是几个和尚在叫门?”

小妖领命而去,不多时回报:“大王,门外只有一个长嘴大耳朵的胖矮和尚,扛着钉钯,在那里跳脚叫骂,并无他人。”

辟寒大王仍不放心:“再探再报!仔细看看有无猴子躲在何处。”

小妖又去,回报依旧:“小的看得真切,确实只有那猪八戒一人,并无旁人踪迹。”

辟暑大王闻言,胆气顿生,嘿嘿冷笑道:“原来如此!定是那孙行者见我洞府坚固,久攻不下,又怕我等凶猛,自去别处求援,只留下这夯货在此看守!

这猪头,一身蛮力,脑子却不灵光,正是我等擒他的好机会!”

辟尘大王也道:“不错!趁他落单,我兄弟三人齐出,使个雷霆手段,定能将他生擒活捉!到时剥了他,也是一道好下水!”

辟寒大王见两个兄弟都如此说,心中虽还有些惴惴,但想着三人合力对付一个猪八戒,料也无妨,便点头道:“既如此,便依二位贤弟之言!小的们,抄家伙,随我等出去拿那猪头!”

一声令下,洞内群妖呐喊响应。只听一声巨响,两扇沉重的石门猛然向外打开。

辟寒、辟暑、辟尘三个老妖王,各持兵器,领着一众残存的小妖,如狼似虎地从洞内冲杀出来,直奔猪八戒而去:“那猪头!休得猖狂!拿命来!”

八戒见妖精果然被激出洞来,心中暗喜,却也吓了一跳,假意抵挡了几下,便佯装不敌,拖着钉钯转身就跑,口中还喊着:“哎呀!打不过!打不过!太牛逼了!”

那三妖哪里肯放,紧追不舍。忽听半空中一声断喝:“孽畜!哪里走!”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云端之上,孙行者与吒吒桃现出身形,身侧还有一头威风凛凛、身形庞大的九头雄狮!正是那九灵元圣!

未等三妖反应过来,九灵元圣已然张开九张巨口,猛地向下一吸!

那辟寒、辟暑、辟尘三妖未及反应,只觉身不由己,就各自被一个狮子头噙在口里。

吒吒桃趁机拿出红葫芦,拔下塞子,拿口对着三只犀牛精,问道:“那妖怪,认得我吗?想要活命,就得求我。”

三妖闻言,忙不迭求饶道:“仙姑饶命!仙姑饶...”话未说完,三妖怪嗖的一声,被吸进了葫芦里。

猴子与八戒见状,抚掌大笑。“成了!快进洞救师父!”

二人各持兵器,将一众小妖打杀干净。寻到后洞,果然见唐僧赤条条地被捆在一根石柱之上,面色憔悴,口不能言,眼中却满是惊恐与期盼。

八戒上前,几下扯断绳索,叫道:“师父莫怕,我来救你!”

唐僧脱困,惊魂甫定,看着徒弟们,悲喜交加,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猴子笑道:“师父快穿好衣服,此地不是说话之所,且随我等出去,回寺里再做计较。”

这正是:妖魔计败掳空去,圣僧幸脱苦难来。

--

且说那慈云寺众僧将前事原委细细述说,一传十,十传百,顷刻间阖城皆知。

金平府百姓闻言,无不惊骇,继而又是庆幸,纷纷感念圣僧恩德。

太守与合衙文武官员,听闻此事,亦是后怕不已,连忙将唐僧师徒挽留在府中,大设素功筵宴,遍请郡内有名望的乡绅耆老作陪,隆重酬谢。

一壁厢,拟定告示,张贴于四城各处,晓谕合郡军民人等:“查明往年金灯盛会,实乃妖魔作祟,假佛索油,劳民伤财。

今幸得圣僧除害,为免后患,自明年起,废止此例,永不复设金灯,阖郡百姓亦免除采办酥合香油之苦役。”

告示一出,满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感恩戴德,对唐僧师徒更是敬若神明。

此后两三日,城中富户、良民争相迎请,这家酬金,那家献礼,络绎不绝。

然唐三藏心爱如来,时刻不敢忘怀,婉拒许多盛情。捱到第三日,天色未明,便悄悄唤醒徒弟,收拾停当,一行人趁着晨曦微露,静静出了金平府,复踏上西行征途,一路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