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慈云夜话倒乾坤,金灯元夜照妖痕
--
慈云寺里,僧众见有远客到来,又见这几位长老相貌奇特,衣着不凡,都好奇地围拢过来观看。
寺中院主迎上前来,合掌问道:“敢问几位老爷自何方而来?”
唐僧合掌还礼道:“贫僧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拜佛求经者,今日路过宝方,天色已晚,欲在宝刹借宿一晚,打顿斋饭,明日就行,不知可否方便?”
那满院的和尚听闻是大唐的高僧,连同那院主在内,竟齐刷刷地倒身下拜,口称“圣僧”。
慌得唐僧连忙上前搀扶,不解道:“院主,以及诸位师父,何为行此大礼?贫僧愧不敢当!”
那院主被搀起后,依旧合掌躬身,恭敬地说道:“老爷有所不知。我这里凡是向善之人,平日看经念佛,都指望着能修个好来世,托生到你们那中华大唐之地去。
方才得见几位老爷的丰采衣冠,气度不凡,便知定是前生累积了大功德,今生方能得生于上邦中华,受此福报。我等凡僧俗眼,见了上邦高僧,如何能不大礼参拜?”
猴子站在一旁听了,怪声笑道:“怪哉!老和尚,你这话可真是新鲜!”
他上前一步道:“那中华之地的和尚,常说西方灵山圣境,是清净无染极乐世界,一个个都巴望着能修成正果,跳出轮回,好到西天享福。
怎到了你们这灵山脚下,和尚反倒都想着来世要托生东土?这真是奇闻!”
呆子接话笑道:“哥哥你不晓得,这西方极乐世界住久了也觉得腻烦,羡慕起东土的红尘俗世也不稀奇。
又或者经文念来念去,究竟哪边才是真极乐,哪边才是苦海无边,连佛祖自己也不清楚,教他们这些徒子徒孙也跟着糊涂了。”
兄弟俩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被唐僧狠狠一眼瞪住,才止了笑声。
转头看向慈云众僧,道:“惶恐!惶恐!我弟子乃行脚僧,有何受用!若院主在此闲养自在,才是享福哩。”
众僧还在为方才猴猪两人的话惊疑,闻言回过神,忙领众人入正殿参拜。
拜毕,唐僧忍不住问道:“此处至灵山还有许多远近?”
院主道:“我弟子无缘极乐,不知还有多少路,不敢妄答。只晓得到都城有二千里远近。”
正说间,忽见有僧人提着花灯挂到各处,呆子好奇道:“想是甚么庆典,挂这花灯。”
院主笑道:“今日乃正月十四,老爷们且宽住两日,过了元宵,耍耍去不妨。”
唐僧惊问道:“弟子在路,只知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把光阴都错过了,竟不知佳节已近。”
众僧笑道:“老爷拜佛悟禅心重,故不以此为念。今晚试灯,到了明日十五上元,直至十八九,方才谢灯。
我这里人家好事,本府太守老爷爱民,各地方俱高张灯火,彻夜笙箫。还有个金灯桥,乃上古传留,至今丰盛。老爷们宽住数日,我荒山颇管待得起。”
唐僧无奈,遂答应多歇息一夜。
翌日,又是天晚,又都点上灯火。此夜正是十五元宵,众僧道:“上邦老爷,我们前晚只在荒山与关厢看灯。今晚正节,进城里看看金灯如何?”
众人欣然从之,与本寺多僧进城看灯。
行至金平府城门下,饶是见惯了天宫盛景,吒吒桃也不由被眼前的凡俗热闹吸引。
甫一入城,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甜香、香烛的烟火气以及人群聚集的温热气息。
街道两旁,早已是灯火的海洋。各式各样的花灯被高高挂起,或悬于屋檐,或挑于长杆,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有象征吉祥的莲花灯、鲤鱼灯,有活灵活现的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故事栩栩如生;
还有各种飞禽走兽、瓜果蔬菜形状的彩灯,做工虽谈不上巧夺天工,却也匠心独运,充满了朴拙的喜庆意味。
灯火映照下,来往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孩子们举着小巧的兔子灯、元宝灯,在人群中追逐嬉闹。
吒吒桃随着人流缓缓前行,目光掠过那些喜庆的凡人面孔。她见过天河的璀璨,瑶池的华美,比起那些动辄以星辰为饰、仙葩为缀的景象,人间的灯火确实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这无数微弱光芒汇聚而成的温暖与喧腾,却有着一种别样的鲜活生命力。这或许就是凡尘的魅力所在吧?
短暂,却热烈;渺小,却真实。
正行间,前方人群愈发拥挤,欢呼声此起彼伏。只听带路的僧人高声道:“老爷们,前面就是金灯桥了!”
吒吒桃抬眼望去,只见一座石桥横跨河上,桥身两侧乃至桥顶,竟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地挂满了金灿灿的油灯!
成百上千盏灯盏被精心布置成各种图案,有宝塔状,有莲台形,灯油燃烧,火光熊熊,映得半边天幕都泛着温暖的金色光晕。
光芒倒映在桥下的河水中,随波荡漾,仿佛一条流淌的黄金之河,辉煌夺目,气象非凡。难怪称之为“金灯桥”,果然名不虚传。
呆子闻着空气中的香酥味,耸动着长嘴道:“这是甚么香气?”
众僧道:“猪长老不知,这是那金油灯里的油香。此油不是寻常之油,乃是酥合香油。
该油一两值价白银二两,每一斤值三十二两银子。这万千金油灯共计一千五百斤香油,都是供给佛爷爷的。”
众人合计算算,一千五百斤香油,共该四万八千两白银。
饶是唐僧这爱佛之人也惊疑:“供哪个佛爷爷,要花这许多金贵香油。”
然院主也不知供的是谁,只道:“等风一起,佛光天降,那灯里的油就干了。
人俱说是佛祖收了灯油,保此地五谷丰登;若有一年不干,却就年成荒旱,风雨不调。所以得供。”
正说处,只听得半空中呼呼风响,唬得些看灯的人尽皆四散。
众僧喊道:“唐朝老爷,回去罢,风来了。是佛祖降祥,到此看灯也。”
唐僧喜道:“佛祖在哪!佛祖在哪!你怎知是佛祖来看灯?”
院主道:“年年如此,不上三更就有风来,知道是佛祖降祥,所以人皆回避。”
唐僧闻说,哪里肯走:“我弟子原是思佛念佛拜佛的人,今逢佳景,果有佛祖降临,怎能不拜?”
众僧连拉带扯,却就敌不过唐僧拜佛的决心,楞是逆着人流,被他跑到了桥顶,在那倒身下拜,脑门磕得‘砰砰’响。
少时,果见空中佛光大盛,里头现出三个佛身,过去、现在、蔚来。
猴子火眼金睛,着眼一望,急叫道:“师父,不是佛,是妖邪也。”
说不了,见灯光昏暗,呼的一声,一千五百斤酥合香油,外送香喷喷唐僧一个,都被妖精卷走了。
这真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