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佛魔一念间,哪吒再收徒
--
唐僧讲述的紧那罗传说,与吒吒桃所知略有不同,但大致相仿。
据她了解,紧那罗为了度化阿羞,确实与其有过交合,然而这并非单纯为了传教,而是两人情浓意深自然发展的结果。
阿羞的美貌在当地远近闻名,与嫖客欢好却有个怪癖:事毕之后,必剪去对方一根手指。
只因鲜血淋漓的景象与男子痛苦的惨叫,才能唤起她的快感,那种近乎战栗的奇妙感受令她沉醉。
然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男人不顾断指之痛,要与阿羞一度春宵。
婆罗门的大祭司就是其中之一,他只有八根手指。
众人皆不解,阿羞为何甘愿沦落风尘,唯有紧那罗窥见了她心底的秘密。
原来当地国王早已垂涎阿羞的美色,命婆罗门为其卜卦。
卦辞宣称,阿羞乃特殊的圣体,世间绝无男子能满足这具身体,唯有国王才堪与其匹配。
阿羞却对此嗤之以鼻,更不愿屈从于这样的命运。为断绝这桩强加的姻缘,她主动寻一陌生男子破了身,以此明志。
国王闻讯勃然大怒,欲强行掳走阿羞。无奈之下,阿羞投身妓肆,自甘为娼,发誓要寻觅一个能令她身心颤栗的男子,为此人她死亦无悔。
然岁月流逝,她遍寻不得其人。
偶有一天,她发现鲜血的刺激能激起她内心深处的波澜。自此,每逢与嫖客交欢后,她必断其一指,希冀在血色与哀嚎中找到那个命定之人。
紧那罗了解到了这些,非常欣赏阿羞不屈服于命运的个性,二人秉烛长谈,心意相通,情投意合,遂褪下衣袍,一夜缠绵。
那一夜,阿羞的身体颤抖不止,仿佛灵魂深处被触动。她终于觅得夙愿,遂立誓从良,告别风尘。
然天不遂人愿,当紧那罗找上婆罗门大祭司说自己完成了传教的三个条件,大祭司却出尔反尔,诬蔑紧那罗妖言惑众,要将他斩首。
阿羞闻讯,找大祭司求情,大祭司说出条件,只要阿羞无条件与他欢好一夜,就放了紧那罗。
阿羞无奈,答应了大祭司的条件。事后独自去到城外的山顶,举刀自刎。
因为她曾发誓,绝不允许除紧那罗之外的男人再碰她一下,她违背自己的誓言,觉得无颜再见紧那罗。
等到紧那罗找到阿羞时,阿羞早已死了。
紧那罗带着阿羞的尸体回到灵山,与世尊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世尊大发雷霆,斥责紧那罗是佛门败类,不管紧那罗如何解释,世尊都不予宽恕,并把紧那罗逐出释教。
紧那罗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更不接受世尊对他和阿羞的侮辱。
他的白色袈裟变成了黑色,也宣示自己不再是佛门弟子,亦不再以紧那罗之名示人。遂带着阿羞的尸体离开灵山。
为了防止紧那罗的报复,婆罗门答应佛门可以在当地传教,两教联手追杀紧那罗,最后将其镇压在苦海之下。
吒吒桃认为,紧那罗才情出众,有理想、有抱负,心中的魔性正契合黑莲。
如果黑莲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主人,紧那罗绝对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从唐僧处得知释教的经书里,确有记载紧那罗后,吒吒桃走出屋,就见三个小公爷在院里争吵不停。
原来是他三个就拜师争论,只因敖艺学得本族神通,人不能学。所以只有猴子和八戒两个师父,三人都想独占一个,教其余二人同拜一师。
见吒吒桃出现,猴子忽上前朝三小道:“莫争,我三师妹的本事你们学不了,还有别人。”
三小道:“还请神僧指教,使我兄弟和睦。”
猴子指向吒吒桃嘿嘿笑道:“这位桃仙子可了不得,她武艺高超,世间罕有敌手,刀枪剑戟、棍棒鞭斧,样样精通;
法术神通更是了得,随手一招便是风雷齐动,翻云覆雨不在话下,移山填海亦是轻松。
你们若有幸能拜她为师,保管学得一身绝技,威风八面,哪个不服?”
那老幺早见吒吒桃腰间系着玉骨剑,而他自己也是用剑的,只因见对方气质清冷,不敢靠近问询。
这会听猴子如此推崇对方,遂不再犹豫。
飞扑到吒吒桃跟前,行个大礼道:“仙子在上,我弟子虽凡胎肉骨,却有赤诚之心,自幼敬仰武艺高强、神通广大的仙师。
今闻仙子风采,有惊天纬地之能,心生无限敬仰,如闻大道之音!
我弟子虽愚钝,却有孝心,若仙子肯收为徒,我弟子定当早晚侍奉、鞍前马后,绝无半点懈怠。
每日苦练,绝不偷懒,只求学得仙子一招半式,护佑家国,扬名立万。
恳请仙子大发慈悲,开恩收我,传授绝艺,弟子感激不尽,愿以性命相报!”
吒吒桃见状,心中略微思索,便道:“我的本事,可不是那么好学的。你若想拜我为师,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老幺忙道:“愿吃苦!愿吃苦!只求仙子收我等为徒!”
吒吒桃遂点头应下,老幺大喜,叩首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那老大忙上前扯住老幺,道:“三弟不晓得事,拜师之礼岂可如此潦草,只等父亲来到,我等再正式拜师。”
少顷,郡公来到,主持拜师。老大使棍,拜了猴子为师;老二用钯,拜了八戒为师;老幺耍剑,拜了吒吒桃为师。
既然收徒,自非儿戏。见三位小公爷一心向武,猴子便在静室中以指画地,勾勒出天罡北斗,命三人盘坐阵中,闭目凝神。
他暗自运转法力,低声念诵真言,将一口仙气徐徐吹入三人胸腹之间。
那仙气如丝如缕,游走经脉,直入心府,将他们的元神收归本位,又传下秘诀口诀。
三小公爷有些天赋,才修炼半会,宛如脱胎换骨,气血通畅。
待周天运转完毕,子午循环一过,三小公爷方悠悠醒转,齐齐爬起身来,揉揉眼、抹抹脸,只觉神清气爽,精神抖擞,一个个仿佛换了副身躯:
老大挥舞金箍棒,力道雄浑;老二抡动九齿钉耙,威势凛然;老幺手持玉骨剑,轻灵矫健。
郡公在一旁瞧得目瞪口呆,心中欢喜难以言表,连忙命人重摆素宴,盛情款待众人,以表谢意。
宴席间,三位小公爷兴致高昂,索性在席前演练起来。他们打几个转身,耍几路招式,初时倒也虎虎生风,颇有些气力。
可没过多久,便见他们步伐渐乱,气喘吁吁,汗流满面,难以持久。
原来那金箍棒、九齿钉耙、玉骨剑皆是神兵利器,蕴含变化之道,进退之间可随心而动,攻守之际能长能消,自有玄妙至理。
三个小公爷虽得仙法加持,气力大增,终究是凡人之躯,根基未固,哪能一蹴而就,尽得其中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