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假僧剖腹现佛心真圣腾云追妖踪
--
猴子听到这,忍住一棒打死国丈的冲动,回驿馆对唐僧说道:“师父,祸事了!
老孙回视,那国王朝国丈求救,国丈言天送长生,只要取师父的心肝做药引,可延万年之寿。那昏君听信诬言,所以点精兵来围馆驿,差锦衣官来请师父求心也。”
唐僧闻此言,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烟生,倒在尘埃,浑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
呆子上前搀扶,却就笑道:“我就说莫替他人耽忧,那驿丞也千般嘱咐,教你莫管闲事,师父倒好,偏要救。
好慈悯!救的好小儿!刮的好神风!却就是撞出祸来了!”
真个是:妖诬胜慈善,慈善反招凶。
唐僧战兢兢的爬起来,扯着猴子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好?”
猴子道:“若要好,大做小。”唐僧道:“怎么叫做大做小?”
猴子道:“若要全命,师作徒,徒作师,方可保全。”
唐僧忙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
“既如此,不必迟疑。”言罢,猴子朝他一指,便把个唐僧变作了自己的模样。他自己则摇身一变,变了个唐僧。
忽听得锣鼓齐鸣,又见那枪刀簇拥。原来是羽林卫官,领三千兵把馆驿围了。
一锦衣官走进驿庭问道:“东土唐朝长老在那里?”慌得那驿丞战兢兢的跪下,指道:“在下面客房里。”
那锦衣官即至客房里道:“唐长老,我王有请。”
八戒和敖艺左右护持着‘猴僧’出门,道:“锦衣大人,王上召贫僧,有何话说?”
锦衣官上前一把扯住‘猴僧’:“我与你进朝去,想必有取用也。”
那锦衣卫拉拉扯扯,把个‘猴僧’扯到殿上,‘猴僧’望上喊道:“比丘王,请我贫僧作甚?”
比丘王道:“朕得一疾,缠绵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特请长老求些药引。若得病愈,与长老修建祠堂,四时奉祭,永为传国之香火。”
‘猴僧’回话道:“我是个出家人,只身到此,不知王上所言药引为何?”
比丘王道:“要你的心肝哩!”
‘猴僧’闻言并不惊慌,反问道:“不瞒王上,我是个多心的和尚,你若要心,我予你一颗便是,却是不晓得王上要甚么色样的?”
比丘王闻言一愣,不晓得如何作答。那国丈在旁指定道:“那和尚,要你的黑心。”
‘猴僧’呵呵笑道:“既如此,快取刀来。我和尚剖开胸腹,若有黑心,拿与王上做药。”
比丘王欢喜相谢,即着当驾官取一把牛耳短刀,递与‘猴僧’。
‘猴僧’接刀在手,解开衣服,挺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的响一声,把腹皮剖开,那里头就骨都都的滚出一堆心来。
场面着实刺激,唬得一众文官失色,武将身麻。
‘猴僧’低身把那些个血淋淋的心一个个捡起,捧给众人观看,这里有红心、爱心、善心、热心、诚心、恒心、耐心、真心、慧心、雄心、仁心,又有万众一心、碧血丹心、刻骨铭心、清夜扪心。
却就无一个黑心。
那比丘王被唬得呆呆怔怔,口不能言,战兢兢的教:“收了去!收了去!”
‘猴僧’把这些个心又一个个塞回腹皮,把脸一抹,现出本相。
“你这痴王,全无一点眼力。我和尚家都是一片好心,唯你这国丈是个黑心,好做药引。你不信,等我替你取他的出来看看。”
再去望,殿里哪还有国丈的身影。
原来国丈有眼力,见了猴子的本相,一眼认得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却就抽身而退,腾云纵出殿去。
猴子大喝一声:“呔!哪里走!吃吾一棒!”
国丈回望,就见猴子持铁棒打来,忙使蟠龙杖来迎。他两个在半空中这一场好杀:
如意棒,蟠龙拐,虚空一片云叆叆。
原来这国丈真是个妖精,他把个怪女称作娇色,献与比丘王。设计三年,只为今朝取小儿心肝炼药,却被大圣搅合了好事,怎能不恨?
然他那条蟠龙杖初时尚能勉强招架,渐渐显得左支右绌。
但听‘duang~’一声巨响,蟠龙杖上青鳞迸裂,震得国丈虎口崩血,脚下祥云险些溃散。
猴子追上又打,身子却似陀螺凌空翻身,棒随身转,化作千百道金光。
那妖道苦苦挣扎七八回合,只觉骨软筋麻。猴子抓准机会,棍头穿过杖拦,正中他右肩。
妖道痛呼一声,肩骨尽碎,身子如断线风筝般坠落,重重砸在皇宫屋顶之上,瓦片碎裂,尘土飞扬。
猴子按下云头,却不见妖怪踪迹,遂去殿上,把躲在桌下的比丘王扯出。
问道:“可知那怪来自何方?等老孙去与你一并擒来,剪除后患。”
比丘王慌慌张张道:“神僧饶我性命!孤曾问他家住何方,他说离城不远,只在向南去七十里路,有一座柳林坡湾华庄上。
他年老无儿,止后妻生一女,年方十六,不曾配人,愿进与孤。
只因那女貌娉婷,遂纳了,宠幸在宫。不期得疾,太医屡药无功。
他说有仙方,止用小儿心煎汤为引。是孤王不才,轻信其言,遂选民间小儿,选定今日午时开刀取心。
不料神僧下降,恰恰又遇笼儿都不见了。他就说神僧十世修真,元阳未泄,得其心,比小儿心更加万倍。
一时误犯,不知神僧识透妖魔。万望神僧饶命!孤王愿以倾国之资酬谢!”
猴子闻言放下比丘王,回驿站找了八戒和小桃丫头,三人一同往南去七十里,但只见一股清溪,两边夹岸,岸上有千千万万的杨柳,更不知清华庄在于何处。
遂叫出土地问话,土地道:“那南岸九叉头一棵杨树根下,左转三转,右转三转,用两手齐扑树上,连叫三声开门,即现清华洞府。”
三人闻言,来到溪水南岸,果见一棵九叉头杨柳。猴子朝呆子吩咐道:“待叫开门,我与丫头进去,你在外面,只等我寻到怪,将他赶出,你照头就是一耙!”
呆子闻言拍胸道:“猴哥放心,我看着门,管教他伸出头来就筑九个窟窿!”
猴子点头,依土地之言,绕树根,左转三转,右转三转,双手齐扑其树,叫:“开门!开门!”
青烟缭绕,树影随烟雾没了踪迹,却就现出两扇门来。
一声响,两扇门打开,那里边光明霞彩,亦无人烟。
猴子带头撞将进去,小桃紧随其后。
但见那里好个去处:烟霞幌亮,日月偷明。
白云常出洞,翠藓乱漫庭。一径奇花争艳丽,遍阶瑶草斗芳荣。
温暖气,景常春,浑如阆苑,不亚蓬瀛。
滑凳攀长蔓,平桥挂乱藤。蜂衔红蕊来岩窟,蝶戏幽兰过石屏。
着眼一望,石屏上有四个大字:“清华仙府”。
小桃两眼放光,心道:果然是老牌神仙家的坐骑,审美比其他的妖怪强一万倍。
这仙府,她小桃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