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邪方索命童心劫,大圣神风救生魂
--
驿丞道:“天无二日,人无二理。养育孩童,父精母血,怀胎十月,待时而生,生下乳哺三年,渐成体相,岂有不知之理!”
唐僧道:“据尊言与敝邦无异。但贫僧进城时,见街坊人家,各设一鹅笼,都藏小儿在内。此事不明,故敢动问。”
驿丞附耳低言道:“长老莫管他,莫问他,也莫理他、说他。请安置,明早走路。”
见驿丞要走,唐僧一把扯住他,定要问个明白。
驿丞摇头摇手只叫:“谨言!”和尚一发不放,执死定要问个详细。
那驿丞无奈,只得屏去在场其余管事,悄悄而言道:“适所问鹅笼之事,乃是当今国主无道之事。你只管问他怎的!”
唐僧一定要问个明白,遂道:“何为无道?必见教明白,我方得放心。”
驿丞这才道:“此国原是比丘国,近有民谣,改作小子城。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做道人模样,携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岁,其女形容娇俊,貌若观音,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色美,宠幸在宫,号为美后。
近来把三宫娘娘,六院妃子,全无正眼相觑,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体尪羸,饮食少进,命在须臾。
太医院检尽良方,不能疗治。那进女子的道人,受我主诰封,称为国丈。
国丈有海外秘方,甚能延寿,前者去十洲、三岛,采将药来,俱已完备。
但只是药引子利害: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
这些鹅笼里的小儿,俱是选就的,养在里面。人家父母,惧怕王法,俱不敢啼哭,遂传播谣言,叫做小儿城。
此非无道而何?长老明早到朝,只去倒换关文,不得言及此事。”言毕抽身而退。
唐僧闻得这般,止不住腮边划泪,失声叫道:“昏君,昏君!为你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
苦哉!苦哉!痛杀我也!”
真个是:邪主无知失正真,贪欢不省暗伤身。因求永寿戕童命,为解天灾杀小民。
僧发慈悲难割舍,官言利害不堪闻。灯前洒泪长吁叹,痛倒参禅向佛人。
八戒近前道:“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
不要烦恼!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
唐僧哭嚎道:“徒弟啊,你是一个不慈悯的!我出家人,积功累行,第一要行方便。
怎么这昏君一味胡行!从来也不见吃人心肝,可以延寿。这都是无道之事,教我怎不伤悲!”
那法海忍不住心中嗔怒,忽起身绰起禅杖:“这般行径,与邪魔无异!贫僧收了他去!”
猴子上前一把扯住,法海叫道:“大圣,你拦作甚?”
猴子笑道:“禅师不要嗔怒,我闻那驿丞所言,病根不在国王,而在国丈。
你把那国王杀了无用,若国丈是个妖邪,等我们走了,他又蛊惑新王。到那时节,孩童一样要死!”
法海恨道:“那就连国丈一起杀了!”
猴子道:“且慢,且慢。杀了国王却是无人与我师父倒换关文,总之那国王也无寿数可活。只等明日我等进朝,看他是怎么模样的一个国丈。
如若是人,只恐他走了旁门,不知正道,吾以采药为真,待老孙将先天之要旨,化他皈正;
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与那国王看看,教他宽欲养身,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
法海道:“若明日见不到国丈如何?若那昏君不分远近,并作谣言见罪,又当如何?”
猴子笑道:“老孙自有法力,如今先将鹅笼小儿摄离此城,教他明日无物取心。官员自然奏表,那昏君必有旨意,或与国丈商量,或者另行选报。
那时节,借此举奏,决不致罪坐于我也。”
法海闻言忙施礼道:“还请大圣施法,救满城小儿性命!”
唐僧亦是喜道:“怎得小儿离城?若果能脱得,真贤徒天大之德!可速为之,略迟缓些,恐无及也。”
好大圣,应了一声,吩咐呆子和敖艺:“同师父坐着,等我施为,你看但有阴风刮动,就是小儿出城了。”
言罢,走出屋去,见夜色深沉,星月无光,正是施法的好时机。
遂掐诀念咒,一跺脚,一股阴风自脚下升起,初时细若游丝,荡荡悠悠,似春风拂柳,悄无声息。
又钻入驿馆外的街巷,顺着城中千门万户流转,绕过酒肆茶肆,穿过彩楼高阁,直奔家家户户门前的鹅笼而去。
风声渐大,满城之中,阴风滚滚,惨雾漫漫,宛如鬼神夜行,又带着一丝慈悲之意。
街头巷尾,鹅笼前的五色彩缎被风吹得微微颤动,笼中孩童似有所感,停止啼哭,睁着乌溜溜的眼珠四下张望,有的抱着果子,茫然抬头,竟不知大难将脱。
猴子一个纵身跃上云头,喝道:“风起!笼动!”话音未落,那风陡然加剧,化作无数无形之手。
起初不过三五笼飘浮,继而十笼、百笼齐动,次第升空,摇摇晃晃,汇成一条长龙,在夜空中蜿蜒盘旋。
猴子脚踏祥云,往前带路。回头一望,见鹅笼已尽数离地,心中大喜,朗声道:“小儿们莫怕,老孙救你们出苦海也!”
城外山坳,一千一百一十一个鹅笼落地无声。
好大圣,又念个拘神咒。那城隍、土地、社令、真官,并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等众,都到空中,对他施礼道:“大圣,夜唤吾等,有何急事?”
猴子道:“今因路过比丘国,那国王无道,听信妖邪,要取小儿心肝做药引子,指望长生。
我等俱是不忍,欲要救生灭怪,故老孙施法,将这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孩童连笼都摄出城。
特请列位在此看守,收藏一二日,与他些果子食用,不得饿损。待我除了邪,治了国,劝正君王,临行时送来还我。”
真个好大圣!毕竟不知明日进朝与那国王、国丈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