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街头救急

面对前方那琳琅满目的商贩,他收束杂念。

只想着如何再抢先布点,如何让冯卫东也受益更多。

叶文华沿着街道走,没停下脚步,脑中冒出七八个可能选项。

权衡哪一步更容易操作,优先度怎样。

他沉下心来先梳理手头资源,觉得要扩大市场风险就变大,但收获也会成倍增加。

信心越来越足,坚持把这口碑打下去,不能停滞。

街道另一侧传来突兀的呼喊声,伴随些许人的嘈杂声音,让他不得不留意。

“救…救我……”女生声音急促,混在路人的惊呼里。

他看见前方围着一圈人,中心是一名穿着简洁的女生。

她呼吸很不稳定,嘴里仍挣扎着说要找药。

叶文华走上前,看见那女生表情惨白。

怀疑是急性哮喘,若不及时处理,后果可能严重。

他没有躲避,轻轻把纸箱放下,快步挤进人堆,问那女生要不要立即平躺。

周围人也急得团团转,有的说要去喊车,有的说要抬去医院,但并没见到立刻奏效。

“我有点经验,让我来先处理。”

叶文华抬手检查她胸口起伏,基本可以确认是哮喘发作,缺乏平素携带的药。

女孩点点头,表示身上药刚用完,还没来得及补。

叶文华让她吸一口长气,但她很难做到。

他替她半扶半靠在墙边,调整她身体姿势,腾出肺部空间。

有人说要给她拍背,但他拖住那只手,说别轻易拍,不然加剧气喘。

“先保持这个姿势,慢慢做深呼吸,我去想办法弄点喷雾或者备用药。”

叶文华让周围人赶紧散开一些,别挤成一团,她才能呼吸到稍微顺畅的空气。

又让一个小伙子跑去附近药房。

结果小伙子回来时说药店关门了,临时没人开门。

叶文华皱眉想了想,打算在她随身包里看有没有残余药物。

她无奈说只有一个空瓶。

“那先把这个瓶口给我,我勉强想办法。”

叶文华拧开瓶盖,闻到里头还有些微药味。

立刻把她搀到旁边更通风的地方。

让她对着瓶口做浅吸,然后示意她减缓过度用力。

这一招只能暂时缓解,毕竟都没药了。

周围有个老大爷插嘴,“要不送医院吧,只是等车时间有点久,附近好像没私家车。”

叶文华不想她拖得太久,实地观察过后。

估摸她情况在短期内还能撑住,但还是要真药。

他让大家再帮忙看看四周有没有随身带哮喘药的人,或者能弄到急救片剂。

旁边一个女孩翻口袋,找到半包不知道是哪种品牌的口服药。

说是自己妹妹曾用过,看起来有通肺之效,但她不确定能不能用。

叶文华接过包装对比,确认主成分能暂时缓和气管阻力。

他快速用矿泉水帮她灌下去半片,再配合之前的动作,让她能徐徐呼吸。

过了几分钟,她呼吸稍稳定,不再那么严重。

叶文华又找了瓶干净水让她慢慢喝,避免过度刺激。

她靠着墙缓了好一会,喘息渐渐平稳,周围人都松一口气。

“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今天真不知道怎么熬过去。”

她话里透出紧迫之后的感激。

叶文华摇头,表示自己只是碰巧懂这门窍门,普通人可能不敢随便下手。

她点头,把那个半空药瓶拿在手里,用手指轻抚一下标签。

接着她撑起身体,说还想找个地方坐坐,那些围观群众也散去了大半。

叶文华看她走路还不那么利索,就主动扶她到旁边台阶,劝她再缓几分钟。

“四处去找药店需要时间,我可以先留在这里,如果你还有不适,告诉我就行。”

她面上看起来缓过劲,但身体仍虚弱,不敢贸然走远。

他说先别急,等状态更好,再做别的动作。

她短暂停顿后又说自己丢了包里的零钱,还担心接下来怎么回家。

叶文华也没多问,只先让她尽量别多思虑,保持呼吸节奏。

周围路人逐渐散去,很多人只当一场虚惊,没有再凑过来。

过了十几分钟,她自述感觉好多了,尝试站起身,离开刚才那凳子。

“谢谢你,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报答,能不能告诉我你的名字。”

“或者至少留个电话,这样以后我也能还你这份恩情。”

叶文华笑着表示自己叫叶文华,没有手持电话。

也没有特别的联系方式,平时只在学校里求学,情况比较特殊。

她皱眉,显出些不知所措,只取出一张纸写了串号码。

“这是我家里的电话,如果你有什么需求,或者后续想得起来,可以打给我。”

叶文华迟疑要不要收,但对方坚持递过,他索性收起那纸,说等下再找地方拿本子贴好。

她说自己叫方语嫣,刚来这里找人,没想到这么狼狈。

叶文华不想耽搁她时间,问她现在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可以回家。

她说身体上没啥大碍,就是手机没电无法联络家人,还加上钱丢了,一时走不开。

“我现在进退两难,想打个车回去,可是身上没钱。”

“不过我记得车费要差不多五块左右,能不能麻烦你先借我一笔,后面我一定还你。”

她神情疲顿,可还是尽力站得笔挺。

叶文华觉得几十块也不多,更何况她刚经历危险。

能帮一下就尽力,索性掏出身上五块钱给她。

她不停道谢,让他过后给那个号码打电话,她保证还钱,还说请他吃饭都行。

叶文华摇摇头,说帮忙是举手之劳,不要放在心上。

她看着那五块钱,握在手心,然后转身拦个车。

叶文华站在原地,看她离开,也再没多提别的。

等她坐车走远,他才捏起那张纸,仔细确认号码,以防万一都送走了不太好。

之后他转回自己筹办的事。

抱起在地上搁着的空纸箱,迈向另一个街角,准备去查看附近商家的状况。

半天时间过去,他对下一步的计划更加在意,需要尽快联络更多伙伴,省得错失机会。

回程路上,他盘算着采购需求和资金使用。

觉得以前全依靠公交来往,运货不方便,耽误时间精力。